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美术理论与技法两者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美术理论与技法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实施。实际上,在美术教学中理论与技法对美术教学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相关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在美术教学中美术理论与技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术理论;美术技法;美术鉴赏;美术教学
一.美术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美术理论对美术教学起着重要的实践作用,可以说美术理论在美术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艺术人才,是在美术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美术理论是对绘画技法的总结和概括。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陈传席说:“只有技能学习,没有理论学科的学习,不能叫美术教育。文化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技能则不行。”此观点充分的阐明出美术理论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美术的发展是要经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在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留给人们几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幾件优秀的雕塑作品,而是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种艺术精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这里所说的艺术精神就是:首先,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道;其次,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气;然后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心,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舞;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悟;还有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和。正是这种艺术精神才会使艺术的审美意蕴得到实现。当然这种“精神”所体现出的就是被美术理论充实所得到的“精神”。
在传统观念下,人们认为美术就是画画。其实则不然,我们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来充实头脑,其次才是运用所学技法来完成美术的创作工作。我认为,美术教师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美术理论修养。美术教师的理论修养更能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往往通过教师讲解一节精彩的美术理论课,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有关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再指导其技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领略到宗炳的《画山水序》中谈及到的“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六法论”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等理论知识,才会使学生对所学之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只有加强美术理论方面的素养才可进一步提升美术技法的良好实现。一种美术理论可以对几个甚至多个美术技法的实践得到指导作用。学习美术理论是美术教学之基础,学生通过美术理论的知识武装,才会使美术技法得到实现,同样才会使美术教学得到实践。
二.美术技法与美术理论的关系
美术技法是美术创作活动中不同于其他活动的独特活动。美术技法也是对美术语言的识别与掌握。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美术技法就称不上为美术创作,美术技法是美术创作所必须的条件。所以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靠,并肩前进,才会使美术创作得到真正的实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学习中国画,如果不懂中国画的用笔用墨,不知道什么是中锋、侧锋与逆锋,不清楚什么是五墨六彩,不了解勾、皴、点等的中国画笔墨技巧,那么就会很难领略到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与审美意味。再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时,教师不仅要讲解作品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讲授吴道子在创作此作品时在用笔技法上所创造的这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描摹对象的分量感与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的“吴带当风”的绘画技法。再者教师讲授篆刻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篆刻,而且更要让学生学会篆刻中刀法和刻法的基本技法。不论是酣畅淋漓,劲挺明快的冲刀法、稳健凝重,俊俏苍润的切刀法;还是有双刀法、单刀法的刻法。只有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将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同时得到加强,才会使美术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美术鉴赏在美术理论与技法中的体现
美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我们之所以美术鉴赏力得到加强与提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得到了提升,共同促进艺术的审美再创造。何为审美再创造?就是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观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借艺术作品展开的,所以被称为审美的再创造。
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的水平越高,美术鉴赏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美术鉴赏力这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不论是一件绘画作品还是一件书法作品,人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审美认知。“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艺术作品丰富、复杂的内涵,人们所具备的美术理论与技法的学习所致,更重要的是在于美术鉴赏的多样性。所以我认为艺术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例如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只是一叠没有用处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就变为无生命的石块儿。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鉴赏主体在美术欣赏的活动中,总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不管表现的如何全面与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这就需要美术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第三,我认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美术鉴赏同美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美术鉴赏在美术理论与技法中的体现说明,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相应的条件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理论与技法还有美术的鉴赏能力。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技法还有鉴赏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的结果。所以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第一,学生的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例如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画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通过大量的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直接有助于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第二,通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样也可以提升美术鉴赏能力。第三,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一点就充分说明美术理论在美术实践当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美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美术鉴赏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学生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美术作品的。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就会越有助于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得到不同于其他人的审美感受。美术鉴赏在美术理论与技法中的体现,说明了正是因为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会促进美术鉴赏力的提高。这在美术教学的实施中无疑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美术理论与技法相结合促进美术教学的提高
美术教学中,理论的传授与技法的训练两者紧密的结合,才可以使美术教学得到有效的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有知识理论的传授也要开展美术技法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美术教育。教师讲授的美术理论知识多为重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更好的理解有关美术的现象与学科的特点,同时对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美术技法的训练起到基础优化的作用;美术技巧的提高不仅是为了使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得到加强,而且也为了是美术技法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感受力与鉴赏力。
如前边所论述,美术教学中,美术理论与技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并不能说美术理论的作用永远就是第一位的,也不能说美术技法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两者都是相辅相成。只不过是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活动过程中,首先具备一些美术理论知识才会更加容易的进行美术技法的训练,从而使美术实践得以良好的实现。我们既不能脱离实际的美术技法训练去空谈理论知识,也不能无视美术理论知识,使美术教学处于盲目的技法训练。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促进美术教学的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在美术教学中同样是这个道理。美术理论是对美术技法的概括和总结,教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克服操作训练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技法也为新的理论创造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美术技法的学习与训练也会为美术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促进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
总而言之,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有了更高的期待,在此过程中,美术教育也随之有了与此相应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出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的重要性。值得注意我的就是在教学实施中,我们更要通过科学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手段、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得以使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相结合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与实践。美术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美术理论与技法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得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与技法训练的技巧,这样才会是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好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真善美的事物,打开认识艺术真正的世界。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应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与探索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会使美术理论与技法在教学中得到巩固。美术理论与技法的相辅相成,促进美术教学的实施。为我们认识美术,学习美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去遨游,去想象,去创造。
参考文献:
[1]黄经庭.先进艺术理论与美术创作的理论融合[J].美与时代(中),2018(06):26-28.
[2]李丽华.浅谈美术理论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地位[J].大众文艺,2018(09):184.
[3]类维顺,刘天明.当代美术理论研究方式思考[J].文艺争鸣,2018(02):202-204.
[4]陈健毛.高校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及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7(06):111-113.
[5]安喆.“技法理论”:美术教育现代形态之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11):129-131.
[6]张莉.美术技法课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8(01):173.
作者簡介:何心愿,女,1994年2月,民族:汉,内蒙古人,硕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关键词:美术理论;美术技法;美术鉴赏;美术教学
一.美术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美术理论对美术教学起着重要的实践作用,可以说美术理论在美术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艺术人才,是在美术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美术理论是对绘画技法的总结和概括。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陈传席说:“只有技能学习,没有理论学科的学习,不能叫美术教育。文化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技能则不行。”此观点充分的阐明出美术理论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美术的发展是要经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在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留给人们几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幾件优秀的雕塑作品,而是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种艺术精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这里所说的艺术精神就是:首先,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道;其次,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气;然后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心,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舞;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悟;还有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和。正是这种艺术精神才会使艺术的审美意蕴得到实现。当然这种“精神”所体现出的就是被美术理论充实所得到的“精神”。
在传统观念下,人们认为美术就是画画。其实则不然,我们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来充实头脑,其次才是运用所学技法来完成美术的创作工作。我认为,美术教师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美术理论修养。美术教师的理论修养更能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往往通过教师讲解一节精彩的美术理论课,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有关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再指导其技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领略到宗炳的《画山水序》中谈及到的“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六法论”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等理论知识,才会使学生对所学之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只有加强美术理论方面的素养才可进一步提升美术技法的良好实现。一种美术理论可以对几个甚至多个美术技法的实践得到指导作用。学习美术理论是美术教学之基础,学生通过美术理论的知识武装,才会使美术技法得到实现,同样才会使美术教学得到实践。
二.美术技法与美术理论的关系
美术技法是美术创作活动中不同于其他活动的独特活动。美术技法也是对美术语言的识别与掌握。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美术技法就称不上为美术创作,美术技法是美术创作所必须的条件。所以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靠,并肩前进,才会使美术创作得到真正的实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学习中国画,如果不懂中国画的用笔用墨,不知道什么是中锋、侧锋与逆锋,不清楚什么是五墨六彩,不了解勾、皴、点等的中国画笔墨技巧,那么就会很难领略到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与审美意味。再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时,教师不仅要讲解作品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讲授吴道子在创作此作品时在用笔技法上所创造的这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描摹对象的分量感与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的“吴带当风”的绘画技法。再者教师讲授篆刻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篆刻,而且更要让学生学会篆刻中刀法和刻法的基本技法。不论是酣畅淋漓,劲挺明快的冲刀法、稳健凝重,俊俏苍润的切刀法;还是有双刀法、单刀法的刻法。只有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将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同时得到加强,才会使美术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美术鉴赏在美术理论与技法中的体现
美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我们之所以美术鉴赏力得到加强与提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得到了提升,共同促进艺术的审美再创造。何为审美再创造?就是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观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借艺术作品展开的,所以被称为审美的再创造。
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的水平越高,美术鉴赏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美术鉴赏力这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不论是一件绘画作品还是一件书法作品,人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审美认知。“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艺术作品丰富、复杂的内涵,人们所具备的美术理论与技法的学习所致,更重要的是在于美术鉴赏的多样性。所以我认为艺术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例如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只是一叠没有用处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就变为无生命的石块儿。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鉴赏主体在美术欣赏的活动中,总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不管表现的如何全面与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这就需要美术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第三,我认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美术鉴赏同美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美术鉴赏在美术理论与技法中的体现说明,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相应的条件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理论与技法还有美术的鉴赏能力。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技法还有鉴赏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的结果。所以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第一,学生的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例如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画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通过大量的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直接有助于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第二,通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样也可以提升美术鉴赏能力。第三,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一点就充分说明美术理论在美术实践当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美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美术鉴赏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学生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美术作品的。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就会越有助于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得到不同于其他人的审美感受。美术鉴赏在美术理论与技法中的体现,说明了正是因为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会促进美术鉴赏力的提高。这在美术教学的实施中无疑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美术理论与技法相结合促进美术教学的提高
美术教学中,理论的传授与技法的训练两者紧密的结合,才可以使美术教学得到有效的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有知识理论的传授也要开展美术技法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美术教育。教师讲授的美术理论知识多为重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更好的理解有关美术的现象与学科的特点,同时对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美术技法的训练起到基础优化的作用;美术技巧的提高不仅是为了使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得到加强,而且也为了是美术技法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感受力与鉴赏力。
如前边所论述,美术教学中,美术理论与技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并不能说美术理论的作用永远就是第一位的,也不能说美术技法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两者都是相辅相成。只不过是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活动过程中,首先具备一些美术理论知识才会更加容易的进行美术技法的训练,从而使美术实践得以良好的实现。我们既不能脱离实际的美术技法训练去空谈理论知识,也不能无视美术理论知识,使美术教学处于盲目的技法训练。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促进美术教学的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在美术教学中同样是这个道理。美术理论是对美术技法的概括和总结,教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克服操作训练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技法也为新的理论创造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美术技法的学习与训练也会为美术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促进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
总而言之,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有了更高的期待,在此过程中,美术教育也随之有了与此相应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出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的重要性。值得注意我的就是在教学实施中,我们更要通过科学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手段、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得以使美术理论与美术技法相结合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与实践。美术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美术理论与技法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得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与技法训练的技巧,这样才会是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好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真善美的事物,打开认识艺术真正的世界。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应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与探索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会使美术理论与技法在教学中得到巩固。美术理论与技法的相辅相成,促进美术教学的实施。为我们认识美术,学习美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去遨游,去想象,去创造。
参考文献:
[1]黄经庭.先进艺术理论与美术创作的理论融合[J].美与时代(中),2018(06):26-28.
[2]李丽华.浅谈美术理论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地位[J].大众文艺,2018(09):184.
[3]类维顺,刘天明.当代美术理论研究方式思考[J].文艺争鸣,2018(02):202-204.
[4]陈健毛.高校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及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7(06):111-113.
[5]安喆.“技法理论”:美术教育现代形态之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11):129-131.
[6]张莉.美术技法课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8(01):173.
作者簡介:何心愿,女,1994年2月,民族:汉,内蒙古人,硕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