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奇特的梦》教学设计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奇特的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浙美版)第四册,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型。教材内容安排丰富,有大画家画的梦幻作品,也有充满想象力、以飞翔为主题的学生优秀作品,他们快乐地乘着纸飞机、坐在大鸟上飞,或者自己飞,作品形式多样。同时安排了以冷色调为背景的、表现神秘或有些恐怖的未知世界的电脑绘画作品,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伴随着童话和动画故事快乐地成长着。不受时空约束的梦想,在他们心中像欢快的小溪不停地流淌。教师只要爱倾听,他们就会融入梦中,滔滔不绝向你讲述种种奇遇;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一幅幅或缘于真实、或来自梦境的充满奇特想象的作品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奇特的梦》这一课,就是要满足学生这种表达的心理需要,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让他们自由、大胆、快乐、不受约束地把奇特的梦表现出来,以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生态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极力弘扬知觉的意义,《奇特的梦》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进行教学活动。以往的教师们主要围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梦的奇特性进行引导,学生们则天马行空的想象,讲述梦的神奇之处,但最终很难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梦的意境。所以,我们通过梦境的创设,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体验,形成“生成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意愿和情感得以呈现和发展。
  教学围绕着学生体验梦的奇特和感受梦的色彩情感的多样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拓展学生创作思维,并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学生对梦的感悟和表现得以生成和整合,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难点: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课前准备】
  学生回忆自己做过的美梦,准备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准备有关梦的图片、故事等资料、课件。
  【教学流程】1课时
  1.创境激趣
  (1)将教室的窗帘拉上,在黑暗中请学生闭上眼睛遐想: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神秘的梦幻世界。突然,传来了奇特的声音,这是谁发出的?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播放各种声响)
  (2)提问:你想到了什么奇妙的事情?
  2.畅谈梦想
  (1)我们平时常常会去想各种奇怪的事,因而也就会做各种各样的梦。你做过什么样的梦?你的梦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对于学生的叙述,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个梦真棒,亏你想得出来!”“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让学生把梦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
  3.欣赏评析
  (1)课件播放夏加尔的《梦》,让学生解析这幅作品的含义。
  (2)课件播放书中的电脑绘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件播放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表现“飞”这一主题的三幅画,并谈谈梦想的“飞”应该是怎样的。
  4.引导创作
  (1)梦,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都是有主题的。你想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2)梦,色彩瑰丽神奇,但都有一个主色调。你的梦有什么样的主色调?
  (3)让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
  (4)动手画一个自己曾经做过的、印象最深的、最奇特的梦。
  5.交流评价
  (1)以买“美梦”的形式实施评价。学生把自己描绘的梦编好故事,向同组同学述说。每组选出最佳“美梦”上台讲述,然后进行拍卖。
  (2)请学生课后分组完成以“我的梦”为主题的小报一份,要求图文并茂,并在班里展示、评比。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通过讲述自己的梦境奇遇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课题,课的开头导入部分还是算比较成功的,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了。但接下来让学生靠在桌子上睡一觉做一个奇特的梦或是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奇特的梦这一环节就稍显乱了,这很出乎我的意料。而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过的奇特的梦,可能对于梦这个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话茬子一打开学生就有点很难收住了,更有些学生不停地在底下跟别人聊天。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就有些乱哄哄了。我觉得以后上课关键是自己不能乱了阵脚,适当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一些课堂机智可以更好地保证课堂正常进行。
  在接下来用画表现梦境的环节,我先让画出梦境中最奇特的部分,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用什么颜色来表现自己的梦?”“如果你的梦是美好的用什么颜色?”“如果你的梦是恐怖的用什么颜色?”从欣赏画家的画,同龄人的画,再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做梦,最后谈谈,教师示范创作。这一阶段的设计十分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效果非常好。从学生的感受美再到学生想表现美,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它的出现,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对于“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亲自动手、亲自参与、亲自实践的机会,毫无疑问,综
期刊
[摘 要] 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一文中的“大事渲染”一词的用法不当,该用“大肆渲染”才对。“肆”字的意思与“事”字有区别。拿“事”的“从事”与课文里的解释“作”对照,可以看出:“事”的这个意思不能代替“肆”的“不顾一切,任意妄为”;“大事”更不能代替“大肆”的“无顾忌地(多指做坏事)”;诸如大肆吹嘘、大肆挥霍、大肆活动、大肆攻击、大肆渲染等。  [关键词] 大事 大肆 肆意 渲染    
期刊
[摘 要]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导入得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我们要精研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 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  [关键词] 导课 方法 兴趣 求知欲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
期刊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永恒而又质朴的主题。在新课改浪潮席卷的今天,我们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得以落实,人文性倍受关注;课堂上既有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宁静,又有师生、生生互动时的热闹……但在这“合作”与“交流”的背后,在这“宁静”与“热闹”之中,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下:孩子们真的都学懂了?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并不是指教师有没
期刊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创新,是每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轨道上,根据应试要求教师可以不顾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从教学目的、内容和评价上综合考虑自己的教学策略,造成教师长期被束缚于凯洛夫思想框架中的“教学环节”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教师的教学应当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也就是要
期刊
试题评讲课是高考复习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指在考完或练习后对试卷和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上好评讲课,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评讲课的质量,增强评讲课的目的性和高效性?本文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备课     试题评讲课也是课,只有精心备课才可能上好课,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备好试题评讲课呢?首先,认真批改试卷,
期刊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科学学习的习惯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现笔者就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良好观察品质的养成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
期刊
曾几何时,语文课成了枯燥的代名词,在学生眼里,语文就是无休无止的满堂灌和头晕脑涨的死记硬背,毫无兴趣可言。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并乐此不疲呢?    一、精彩纷呈的想象力    缺乏想象力的世界是苍白无力的,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有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我在语文课上有意设计锻炼想象力的实践活动,解放了孩子的头脑。如在《最后一头战象》中,我引导学生从“战
期刊
“好的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对任教低年级的老师来说应该是影响很大的。小朋友上一年级,可以说他们是踏上人生旅途的第一步,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向良好的习惯过渡呢?我觉得,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以爱心、耐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认真做课前准备、认真倾听课、认真观察、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以及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2.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方法。  3.通过对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的讨论,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与存在问题,探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天然水过滤等实验操作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保护水资源。     三、教学过程    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