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山水
黄宾虹享年九旬,六七岁时已涉染丹青、叩问画理,直至卧病临终之际,仍以手指画被不已,所遗存的画作当在万数以上。但展读其各个时期的作品,将他的创作历程作一分期时,我们会把1925年黄宾虹62岁,在安徽贵池作短暂居留后又返回上海的这个事件、这个时间来作为早、中期之间的分界点,因为在这之前的作品,以研习古人为主旨,尚未有自己的风格语言。
在这60年间,还可以把1909年离开故乡安徽歙县定居上海的前后看作两个阶段。1909前即黄宾虹46岁前的作品并不多见。从黄宾虹自己的叙述中,我们可得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线索:在他七岁时,尚在父亲的经商地也是自己的出生地金华,父亲拿出家藏的安徽宣城老画师沈廷瑞的山水画让他临摹,这位晚清的被画史记载的画家“笔意疏落似法沈周”;日后,父亲又拿出家藏的沈周山水册,黄宾虹竟“学之数年不间断”;其间,一倪姓老画师授予“作画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的画理要诀;十岁那年,随父亲在杭州的亲戚家中又“细细临摹”了元人王蒙的山水画。从清末沈廷瑞、明沈周到元王蒙,黄宾虹十岁前后似乎在不经意间,与这段不论疏落还是绵密但皆以线条骨格为强调的画史“片断”相遇,且伴有对书法入画“笔笔宜分明”这一画理的最初认识与实践,这无疑影响着他一生的笔墨历程。
从十三岁始,黄宾虹每年从金华返回歙县参加科考或省亲;二十岁后往返扬州、南京、芜湖游学近十年,少年、青年时期有更多机会在故里和淮扬一带的族亲家中,观摩、临习他们收藏的古代画迹。我们知道,明、清两代,微州商人活跃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的文人画家的圈子里,资助创作、收藏作品,甚至抑扬画风。徽商的这一段历史及收藏积累,正好成了黄宾虹上窥画史传统和临习古人画迹的现成课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即我们称之为早期阶段的画作里,从吴门画风的王绂、徐贲、沈周到金陵龚贤、石溪,新安程嘉燧、渐江、查士标、戴本孝,再有华亭董其昌等,整个明代中后期的山水画坛,差不多都在黄宾虹临习的视野中。
1889年,黄宾虹全家由父亲的经商地金华返回原籍歙县,1898年将原租住的“怀德堂”买下后易名为“虹庐”,“石芝阁”即在“虹庐”内。《丹崖翠碧图》,款署“朴居士写于石芝阁”,当是来上海前的作品。简笔淡墨,画境清寂,应是对查士标简淡平易一路画风的临习之作。《夏木重泉图》也只是龚贤所拟意的北宋深厚之境的再追摹。
作于1919年黄宾虹56岁时的四条设色山水屏,应该是早期的后一阶段即到上海以后的典型作品,也是人们所说的“白宾虹”时期的典型作品。有认为黄宾虹早期山水画也受清“四王”的影响,当然,作为画坛主流的“四王”的笔墨程式,及至清末民国初仍难免流风所及。但从这样典型的作品里,我们更多地看到,黄宾虹或许更在意于坚守明人即从吴门画派到新安画派的立场,而着意规避“四王”的笼罩。这其中只需抓住一个基本点来观察:用笔。明人用笔松,“四王”用笔紧。松生灵劲,保有丰富性;紧易僵,易走向刻露或板结。
这样的选择也体现在款署“仿宋人画意”一类的作品中。临拟、阐释传统经典,是历代画家的学问修炼和创作的必经之路,但明末董其昌倡“南北宗”学说,至“四王”已趋向刻意和极端,反形成弊障。黄宾虹认为,明人由元人上溯唐宋,清人及元而止。所以,他上窥宋、元的途径,仍是以明人的立场和方法。如《拟宋人画意图》,拟写宋人“云中山顶”的四面峻厚和烟林清旷,但分明是吴门沈周、文徵明的格局和笔墨气息。黄宾虹长时间地在明人松活、丰富的笔墨和画境园地里深耕细作,而似乎有意在避开某些过于强烈的或过于个人化的风格特征,比如他临仿倪云林的作品,并不一味地用宿墨枯笔营造幽淡;曾见过藏于歙县博物馆的仿渐江画稿,用中锋勾勒而不是侧笔折带皴等典型的渐江风格。这种弱化“风格”、不刻意于“个性”的追求,也不急于自创面目的早期山水画特点,或许正体现了黄宾虹学习传统的聪明之处,看似平庸,却为日后奋身一搏,既保证了方向路子的纯正,也练就了灵活多变的身手,更留出了腾挪的空间。
中期山水
1925年前后,年过花甲的黄宾虹曾结束掉报馆、书局的编辑出版事务,在安徽贵池买下田舍渔湖,期望能从此过一种朝夕点染、优游林下的生活。不料遭遇洪涝,湖田尽毁,不得已重回上海。但这以后,黄宾虹的生活有了新的方向:进入新式美术院校任教,多次被邀外出讲学,创办专门的画学刊物;1937年,古稀之年应聘北平故宫鉴审南迁书画,直至1948年南返杭州,二十三年间,黄宾虹作为一个画家、一个画史研究学者的身份更纯粹了,其所谓“墨密厚重”、“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也开始显现出来。我们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他的“中期阶段”,而1937年赴北平也作为一个大略的前后区分点。
迁居贵池湖舍,虽因那场豪雨连天的水灾只在一年间,但却成了黄宾虹日后创作的一个常见题材。重要的是,从那以后多了游历山水的机缘,而笔下墨色明显地丰厚淋漓起来。
有诗文记录的游黄山两次,游桂林、广州、香港两次,居游四川历一年;有写生纪游的更多,福建武夷山、浙江江郎山、雁荡山等。虽说黄宾虹从少年时即已携纸笔游历写生,多年临习古人画境,也早已深谙中国画特有的观察与表达自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但在阅历深厚、早年过古稀时的大量游历和写生,更足以一种求道的姿态,“澄怀味象”、“静参内美”,期望在与自然参悟对话的过程中,来破解何以“四王”穷究笔墨却只能是“纸上山水”的原由,以及探求新的笔墨语言的各种可能性。
以黄宾虹的看法,“北宋多画阴面山,如夜行岩壑间”,而米芾云山是“虚中取气,如有呼吸”。黄宾虹从贴近自然生命的现象入手,去体悟古人画理与自然生命的规律及本质之间的关系,所以在他的游记诗文里就有很多“尝于深宵人静启户独立领其趣”的记录:居游雁荡山时,常于入夜携笔游走山间,感受四围山峦起伏如虎豹般或盘踞或奔跑,体验“什么叫万壑奔腾”;在四川瞿塘的江岸,仰望群峰在月光照映下的光影变幻,他悟到了光影如何表现空间虚实关系的微妙;在一场突来的暴雨中,他坐看青城山的风雨喧嚣和石梁飞瀑,体会天地间自然生命狂放的力量,体会“雨点”与“米点”之间相通于怎样的一种自然理趣。
确定为中期山水的特征是:笔墨画境中,来自自然生命的信息渐趋取代他所谙熟的明、清以来的旧有模式;早期由明人上窥宋、元的立场方法,也由以自然生命的真实感悟和老庄哲学的立场方法所取代。在技法上,开始自主、自信地选择范宽、李唐等质实、刚性的用笔,用宋人层层积染的方法,着力构筑浑穆深邃、滋润淋漓的风格基调。当然,擅用墨法的元人如“水墨渊劲障犹湿”的吴镇,给黄宾虹的启示是“笔隐墨 中”、“以墨代皴”;取法被称为“放逸”的方从义的是,绵韧且有运动感的线条,用以表现自然生命的律动,而明末石谿,奥境奇辟、缅邈幽深的构图布局正契合黄寅虹此时的胸襟怀抱。
黄宾虹1934年著《画法要旨》中所提出的五字笔法:平、留、圆、重、变,此时已从早期着力于“平、留”走向着力于“重、圆”,而 “变”法尚未圆熟;七字墨法:浓、淡、破、泼、积、焦、宿中,精湛如小儿目睛的浓墨法,渲淡润泽的淡墨法,自淡增浓、墨气爽朗的积墨法,以浓破淡得鲜而灵的破墨法,已功力深厚且有自己的特色,“焦、宿”墨法亦尚未精到,用于远山云气、近水浅渚的泼墨法,则一直持非常谨慎控制的态度。
1937年,年高74岁的黄宾虹,原本期望有机会踏访北地边塞,体会五代北宋间北方画派的“四面峻厚”、“势壮雄强”等审美境地,不料时局突变,北平沦陷日寇之手,且南返无望,只能沉下心来居北平胡同十年之久。这十年竟也成为黄宾虹艺术历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给傅雷等朋友的信中提到,十年间,相伴他的是历年积累起来的写生、临古画槁。今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这上千页的画稿,如他自己所说:“临古,勾其丘壑轮廓,不作设色皴染”写生也只是“以勾古画为之”,且“因悟古人之法以写实而得实中之虚”。并透露道:“古人名世皆有补偏救弊之功,今拟将写生与古迹融合一片,以自立异,不蹈临摹守旧之弊”这“三担画稿”和“融合一片”的参悟、磨砺,就是北平期间面壁求破的十年功。
对照早期临仿、拟意古人的作品,对照笔墨、构图完整的作品,这些画稿寥寥数笔的几根线,蕴藏着融合之功非常丰富的信息。这里要融合的是对古人画境的理解与在自然山水中的体验,是金石书法的点画用笔与勾山勒水的绘画语言,甚至还有西方绘画所讲求的“线条美”、“三角构图”与中国画精义的书法用笔及“不齐之齐为美”的异同求索。时势给了黄宾虹近十年的不自由和郁闷,虽很无奈,但黄宾虹却用这十年时间融合几十年来的思考与积累,又很从容,而最终成为画界所期待的新的时代标志人物,这十年意义非凡。
晚期山水
我们把1948年黄宾虹85岁从北平应聘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至1955年92岁谢世,这七年间看作是他的晚期创作阶段。不必奇怪他最重要的创作阶段竟是这短短的老迈之年,因为正是在这最后的七年间,他的创作不仅与自己此前的高度拉开了距离,也拉开了与同时辈也致力于山水画新创的如余绍宋、吴湖帆等人在观念上、技法上的距离,重要的是他的新创,具有了近代史的特征和意义,称黄宾虹为中国画近代史的“里程碑”,正是这最后阶段的所谓“衰年变法”而名归实至的。
虽然仅七年,我们仍能分出三个递进的过程。前三年刚到杭州,眼睛已患有白内障但尚未有大碍,黄宾虹情绪高涨,精力饱满,其笔下黑密浑厚、润泽华滋的风格更趋纯粹,技法精进圆熟。如《深山古寺图》,虽未署年款,但无疑是这期间的典范之作,一面山麓几乎占满书面,浓墨、设色,层层积染至碑椎般黝黑,但光润如玉、浑然如雕塑般具有撼人心魄的体量感,虽“千笔万笔无笔不简”,画境单纯而丰富,密实中隐约的虚白处,天然而通透,观者能感受到山体内的呼吸与天外云气共吞吐。
到了89岁至90岁的六月间,黄宾虹一侧的眼睛完全失视,一侧模糊不清,这样的状况非但未使他意气消沉,反被激发出更加激昂的创作欲望。在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五千幅作品里,这一时间段的作品占很大比重,可以说是完整地保存了这一特殊的创作状态。对这一阶段的创作,我们尤其看重的是,黄宾虹在双目几乎失明的状况下,放开胆魄尝试笔、墨、色、水各种表现力的可能性和极限性。这种实验性和极限性也正是他的“五字笔法”最后一法“变”的最高体现。在前四法“平、留、重、圆”即线条质量的保证下,笔线运动进入到不粘不脱、不执不离、融会通变的炉火纯青之境,且在点、线表现的多样性和笔线运动的韵律上尝试新的节奏和方向感。比如《水墨山水图轴》、《焦墨山水图轴》,不再以具象的林壑和晴雨为描绘对象,而是组合起密集的线或点,随着一种莫名的韵律在舞动,让我们透过韵律去感受大自然本有的性情,同时去感受笔墨本身如此绝妙的表现力。这是黄宾虹超出画史、超出时辈的创造。
这种成竹在胸的实验也指向色彩,以“写”的立场即水墨的方式来设色布彩,色彩表现力便有了新的可能和高度。《设色山水图轴》(一)(二),将已提高了纯度的一种青绿、一种赭色,在浓重的焦墨点线的基础上潇洒铺陈,浓墨,丹青相互映发,画面响亮而磊落。《设色山水图轴》(三),也是将高纯度的色彩,率然洒落在浓墨的基底上,既有中国京剧脸谱般的强烈夸张,也似有欧洲野兽派的朴野恣肆,更有夏山之葱翠欲滴,扑入眼帘。
另一种实验是突破自己既有的所谓“黑宾虹”风格,出现一些酝酿已久的“简单画法”,如所见一件《简笔山水图》,似脱胎于此前的临古画稿,几笔勾勒全如锥画沙、折钗股,淡墨仅一染而过,山廓林峦已兀自挺立,苍茫、伟岸,一种气质和力量把笔之简、意之繁都推向了极致。另一种“简单画法”是“以点代皴”,通幅焦墨点子,略分阴阳向背,而山石岩壑、草木翠微,全凭你任意想像神往,你在这样的神往中,会遇见明人程邃、宋人范宽。黄宾虹把范宽“枪笔”攒簇的“雨点皴”和程邃涩笔逆行且有强烈顿挫感的焦墨点线,抽象为更纯粹的点,这是不同于米芾湿笔点的乾笔点,但在巧妙的组合安排下,同样可获得实中求虚、虚中求气的境界。
黄宾虹还尝试将一种不齐之齐、乱而治之的矛盾过程推向极端,然后举重若轻化解之。如《雨景山水图轴》,点画披离,墨渖渍化,就如大雨滂沱,观者似透过雨帘看水墨化为的水气在蒸腾,看坡石、树、屋在雨水(笔墨)的左冲右突下,一片狼藉,欹侧欲摧,但是这一切又似乎都被山体呈一股神秘而郁勃的内力牢牢地吸引。构筑这种矛盾极限中的大平衡,是大心力、大腕力的结果。而《蜀中山水图轴》,黄宾虹落笔如重锤,尤其那最后一遍焦墨点子,斩钉截铁般砸向画面,无论气势还是质感都给人前所未有的声色激荡的震撼,但黄宾虹只在山脚下似随手点染成的一轩然茅屋,便化解了可能的沉重逼仄。这样的作品在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中有数百幅,这种一次次冲击极限的激情和努力,顽强而自信。即使在手术期间双目完全失明时的作品如《雁荡诸峰图轴》,信笔纵横,一团点线,密密匝匝,不辨物象,但我们仍能清晰地扪及黄宾虹心中那个圆融无碍的太极世界。
90岁那年的六月,手术成功,目力基本恢复,此后一年多的最后时刻,黄宾虹的创作状况又从激昂奔放走向了沉静、从容和安详,以整饬、谨严的笔调着意创作了一批凝重浑穆、意蕴博大、开合大气的作品。如《设色山水图轴》(四),正是他自己所崇尚的境界:“士夫之画,浑厚华滋,秀润天成,展观之余,自有静穆之致,扑人眉目,能令睹者矜平躁释,意气全消。”这是绚烂归于平淡的境界,静穆之致,能给俗世以定力。用作品来作画史思考,是黄宾虹晚年创作又一种特有的方式和状态,一操笔作画便进入对画史进而对民族精神史的沉思冥想。91岁所作的十六页山水册,差不多就是一部山水画史的沉思录。黄宾虹一生作画大多尺幅不大,但在生命最后时刻,却有不少大幅作品,如172cm×121cm的《行松盘岭图轴》,崇山峻岭松涛起伏,九旬高龄的黄宾虹,经营如此大作,想要传达出的,有对宋元经典的追摹心得,有对祖国高山巨川,华滋草木的敬意和怀恋,有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期待……(作者为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
黄宾虹享年九旬,六七岁时已涉染丹青、叩问画理,直至卧病临终之际,仍以手指画被不已,所遗存的画作当在万数以上。但展读其各个时期的作品,将他的创作历程作一分期时,我们会把1925年黄宾虹62岁,在安徽贵池作短暂居留后又返回上海的这个事件、这个时间来作为早、中期之间的分界点,因为在这之前的作品,以研习古人为主旨,尚未有自己的风格语言。
在这60年间,还可以把1909年离开故乡安徽歙县定居上海的前后看作两个阶段。1909前即黄宾虹46岁前的作品并不多见。从黄宾虹自己的叙述中,我们可得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线索:在他七岁时,尚在父亲的经商地也是自己的出生地金华,父亲拿出家藏的安徽宣城老画师沈廷瑞的山水画让他临摹,这位晚清的被画史记载的画家“笔意疏落似法沈周”;日后,父亲又拿出家藏的沈周山水册,黄宾虹竟“学之数年不间断”;其间,一倪姓老画师授予“作画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的画理要诀;十岁那年,随父亲在杭州的亲戚家中又“细细临摹”了元人王蒙的山水画。从清末沈廷瑞、明沈周到元王蒙,黄宾虹十岁前后似乎在不经意间,与这段不论疏落还是绵密但皆以线条骨格为强调的画史“片断”相遇,且伴有对书法入画“笔笔宜分明”这一画理的最初认识与实践,这无疑影响着他一生的笔墨历程。
从十三岁始,黄宾虹每年从金华返回歙县参加科考或省亲;二十岁后往返扬州、南京、芜湖游学近十年,少年、青年时期有更多机会在故里和淮扬一带的族亲家中,观摩、临习他们收藏的古代画迹。我们知道,明、清两代,微州商人活跃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的文人画家的圈子里,资助创作、收藏作品,甚至抑扬画风。徽商的这一段历史及收藏积累,正好成了黄宾虹上窥画史传统和临习古人画迹的现成课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即我们称之为早期阶段的画作里,从吴门画风的王绂、徐贲、沈周到金陵龚贤、石溪,新安程嘉燧、渐江、查士标、戴本孝,再有华亭董其昌等,整个明代中后期的山水画坛,差不多都在黄宾虹临习的视野中。
1889年,黄宾虹全家由父亲的经商地金华返回原籍歙县,1898年将原租住的“怀德堂”买下后易名为“虹庐”,“石芝阁”即在“虹庐”内。《丹崖翠碧图》,款署“朴居士写于石芝阁”,当是来上海前的作品。简笔淡墨,画境清寂,应是对查士标简淡平易一路画风的临习之作。《夏木重泉图》也只是龚贤所拟意的北宋深厚之境的再追摹。
作于1919年黄宾虹56岁时的四条设色山水屏,应该是早期的后一阶段即到上海以后的典型作品,也是人们所说的“白宾虹”时期的典型作品。有认为黄宾虹早期山水画也受清“四王”的影响,当然,作为画坛主流的“四王”的笔墨程式,及至清末民国初仍难免流风所及。但从这样典型的作品里,我们更多地看到,黄宾虹或许更在意于坚守明人即从吴门画派到新安画派的立场,而着意规避“四王”的笼罩。这其中只需抓住一个基本点来观察:用笔。明人用笔松,“四王”用笔紧。松生灵劲,保有丰富性;紧易僵,易走向刻露或板结。
这样的选择也体现在款署“仿宋人画意”一类的作品中。临拟、阐释传统经典,是历代画家的学问修炼和创作的必经之路,但明末董其昌倡“南北宗”学说,至“四王”已趋向刻意和极端,反形成弊障。黄宾虹认为,明人由元人上溯唐宋,清人及元而止。所以,他上窥宋、元的途径,仍是以明人的立场和方法。如《拟宋人画意图》,拟写宋人“云中山顶”的四面峻厚和烟林清旷,但分明是吴门沈周、文徵明的格局和笔墨气息。黄宾虹长时间地在明人松活、丰富的笔墨和画境园地里深耕细作,而似乎有意在避开某些过于强烈的或过于个人化的风格特征,比如他临仿倪云林的作品,并不一味地用宿墨枯笔营造幽淡;曾见过藏于歙县博物馆的仿渐江画稿,用中锋勾勒而不是侧笔折带皴等典型的渐江风格。这种弱化“风格”、不刻意于“个性”的追求,也不急于自创面目的早期山水画特点,或许正体现了黄宾虹学习传统的聪明之处,看似平庸,却为日后奋身一搏,既保证了方向路子的纯正,也练就了灵活多变的身手,更留出了腾挪的空间。
中期山水
1925年前后,年过花甲的黄宾虹曾结束掉报馆、书局的编辑出版事务,在安徽贵池买下田舍渔湖,期望能从此过一种朝夕点染、优游林下的生活。不料遭遇洪涝,湖田尽毁,不得已重回上海。但这以后,黄宾虹的生活有了新的方向:进入新式美术院校任教,多次被邀外出讲学,创办专门的画学刊物;1937年,古稀之年应聘北平故宫鉴审南迁书画,直至1948年南返杭州,二十三年间,黄宾虹作为一个画家、一个画史研究学者的身份更纯粹了,其所谓“墨密厚重”、“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也开始显现出来。我们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他的“中期阶段”,而1937年赴北平也作为一个大略的前后区分点。
迁居贵池湖舍,虽因那场豪雨连天的水灾只在一年间,但却成了黄宾虹日后创作的一个常见题材。重要的是,从那以后多了游历山水的机缘,而笔下墨色明显地丰厚淋漓起来。
有诗文记录的游黄山两次,游桂林、广州、香港两次,居游四川历一年;有写生纪游的更多,福建武夷山、浙江江郎山、雁荡山等。虽说黄宾虹从少年时即已携纸笔游历写生,多年临习古人画境,也早已深谙中国画特有的观察与表达自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但在阅历深厚、早年过古稀时的大量游历和写生,更足以一种求道的姿态,“澄怀味象”、“静参内美”,期望在与自然参悟对话的过程中,来破解何以“四王”穷究笔墨却只能是“纸上山水”的原由,以及探求新的笔墨语言的各种可能性。
以黄宾虹的看法,“北宋多画阴面山,如夜行岩壑间”,而米芾云山是“虚中取气,如有呼吸”。黄宾虹从贴近自然生命的现象入手,去体悟古人画理与自然生命的规律及本质之间的关系,所以在他的游记诗文里就有很多“尝于深宵人静启户独立领其趣”的记录:居游雁荡山时,常于入夜携笔游走山间,感受四围山峦起伏如虎豹般或盘踞或奔跑,体验“什么叫万壑奔腾”;在四川瞿塘的江岸,仰望群峰在月光照映下的光影变幻,他悟到了光影如何表现空间虚实关系的微妙;在一场突来的暴雨中,他坐看青城山的风雨喧嚣和石梁飞瀑,体会天地间自然生命狂放的力量,体会“雨点”与“米点”之间相通于怎样的一种自然理趣。
确定为中期山水的特征是:笔墨画境中,来自自然生命的信息渐趋取代他所谙熟的明、清以来的旧有模式;早期由明人上窥宋、元的立场方法,也由以自然生命的真实感悟和老庄哲学的立场方法所取代。在技法上,开始自主、自信地选择范宽、李唐等质实、刚性的用笔,用宋人层层积染的方法,着力构筑浑穆深邃、滋润淋漓的风格基调。当然,擅用墨法的元人如“水墨渊劲障犹湿”的吴镇,给黄宾虹的启示是“笔隐墨 中”、“以墨代皴”;取法被称为“放逸”的方从义的是,绵韧且有运动感的线条,用以表现自然生命的律动,而明末石谿,奥境奇辟、缅邈幽深的构图布局正契合黄寅虹此时的胸襟怀抱。
黄宾虹1934年著《画法要旨》中所提出的五字笔法:平、留、圆、重、变,此时已从早期着力于“平、留”走向着力于“重、圆”,而 “变”法尚未圆熟;七字墨法:浓、淡、破、泼、积、焦、宿中,精湛如小儿目睛的浓墨法,渲淡润泽的淡墨法,自淡增浓、墨气爽朗的积墨法,以浓破淡得鲜而灵的破墨法,已功力深厚且有自己的特色,“焦、宿”墨法亦尚未精到,用于远山云气、近水浅渚的泼墨法,则一直持非常谨慎控制的态度。
1937年,年高74岁的黄宾虹,原本期望有机会踏访北地边塞,体会五代北宋间北方画派的“四面峻厚”、“势壮雄强”等审美境地,不料时局突变,北平沦陷日寇之手,且南返无望,只能沉下心来居北平胡同十年之久。这十年竟也成为黄宾虹艺术历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给傅雷等朋友的信中提到,十年间,相伴他的是历年积累起来的写生、临古画槁。今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这上千页的画稿,如他自己所说:“临古,勾其丘壑轮廓,不作设色皴染”写生也只是“以勾古画为之”,且“因悟古人之法以写实而得实中之虚”。并透露道:“古人名世皆有补偏救弊之功,今拟将写生与古迹融合一片,以自立异,不蹈临摹守旧之弊”这“三担画稿”和“融合一片”的参悟、磨砺,就是北平期间面壁求破的十年功。
对照早期临仿、拟意古人的作品,对照笔墨、构图完整的作品,这些画稿寥寥数笔的几根线,蕴藏着融合之功非常丰富的信息。这里要融合的是对古人画境的理解与在自然山水中的体验,是金石书法的点画用笔与勾山勒水的绘画语言,甚至还有西方绘画所讲求的“线条美”、“三角构图”与中国画精义的书法用笔及“不齐之齐为美”的异同求索。时势给了黄宾虹近十年的不自由和郁闷,虽很无奈,但黄宾虹却用这十年时间融合几十年来的思考与积累,又很从容,而最终成为画界所期待的新的时代标志人物,这十年意义非凡。
晚期山水
我们把1948年黄宾虹85岁从北平应聘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至1955年92岁谢世,这七年间看作是他的晚期创作阶段。不必奇怪他最重要的创作阶段竟是这短短的老迈之年,因为正是在这最后的七年间,他的创作不仅与自己此前的高度拉开了距离,也拉开了与同时辈也致力于山水画新创的如余绍宋、吴湖帆等人在观念上、技法上的距离,重要的是他的新创,具有了近代史的特征和意义,称黄宾虹为中国画近代史的“里程碑”,正是这最后阶段的所谓“衰年变法”而名归实至的。
虽然仅七年,我们仍能分出三个递进的过程。前三年刚到杭州,眼睛已患有白内障但尚未有大碍,黄宾虹情绪高涨,精力饱满,其笔下黑密浑厚、润泽华滋的风格更趋纯粹,技法精进圆熟。如《深山古寺图》,虽未署年款,但无疑是这期间的典范之作,一面山麓几乎占满书面,浓墨、设色,层层积染至碑椎般黝黑,但光润如玉、浑然如雕塑般具有撼人心魄的体量感,虽“千笔万笔无笔不简”,画境单纯而丰富,密实中隐约的虚白处,天然而通透,观者能感受到山体内的呼吸与天外云气共吞吐。
到了89岁至90岁的六月间,黄宾虹一侧的眼睛完全失视,一侧模糊不清,这样的状况非但未使他意气消沉,反被激发出更加激昂的创作欲望。在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五千幅作品里,这一时间段的作品占很大比重,可以说是完整地保存了这一特殊的创作状态。对这一阶段的创作,我们尤其看重的是,黄宾虹在双目几乎失明的状况下,放开胆魄尝试笔、墨、色、水各种表现力的可能性和极限性。这种实验性和极限性也正是他的“五字笔法”最后一法“变”的最高体现。在前四法“平、留、重、圆”即线条质量的保证下,笔线运动进入到不粘不脱、不执不离、融会通变的炉火纯青之境,且在点、线表现的多样性和笔线运动的韵律上尝试新的节奏和方向感。比如《水墨山水图轴》、《焦墨山水图轴》,不再以具象的林壑和晴雨为描绘对象,而是组合起密集的线或点,随着一种莫名的韵律在舞动,让我们透过韵律去感受大自然本有的性情,同时去感受笔墨本身如此绝妙的表现力。这是黄宾虹超出画史、超出时辈的创造。
这种成竹在胸的实验也指向色彩,以“写”的立场即水墨的方式来设色布彩,色彩表现力便有了新的可能和高度。《设色山水图轴》(一)(二),将已提高了纯度的一种青绿、一种赭色,在浓重的焦墨点线的基础上潇洒铺陈,浓墨,丹青相互映发,画面响亮而磊落。《设色山水图轴》(三),也是将高纯度的色彩,率然洒落在浓墨的基底上,既有中国京剧脸谱般的强烈夸张,也似有欧洲野兽派的朴野恣肆,更有夏山之葱翠欲滴,扑入眼帘。
另一种实验是突破自己既有的所谓“黑宾虹”风格,出现一些酝酿已久的“简单画法”,如所见一件《简笔山水图》,似脱胎于此前的临古画稿,几笔勾勒全如锥画沙、折钗股,淡墨仅一染而过,山廓林峦已兀自挺立,苍茫、伟岸,一种气质和力量把笔之简、意之繁都推向了极致。另一种“简单画法”是“以点代皴”,通幅焦墨点子,略分阴阳向背,而山石岩壑、草木翠微,全凭你任意想像神往,你在这样的神往中,会遇见明人程邃、宋人范宽。黄宾虹把范宽“枪笔”攒簇的“雨点皴”和程邃涩笔逆行且有强烈顿挫感的焦墨点线,抽象为更纯粹的点,这是不同于米芾湿笔点的乾笔点,但在巧妙的组合安排下,同样可获得实中求虚、虚中求气的境界。
黄宾虹还尝试将一种不齐之齐、乱而治之的矛盾过程推向极端,然后举重若轻化解之。如《雨景山水图轴》,点画披离,墨渖渍化,就如大雨滂沱,观者似透过雨帘看水墨化为的水气在蒸腾,看坡石、树、屋在雨水(笔墨)的左冲右突下,一片狼藉,欹侧欲摧,但是这一切又似乎都被山体呈一股神秘而郁勃的内力牢牢地吸引。构筑这种矛盾极限中的大平衡,是大心力、大腕力的结果。而《蜀中山水图轴》,黄宾虹落笔如重锤,尤其那最后一遍焦墨点子,斩钉截铁般砸向画面,无论气势还是质感都给人前所未有的声色激荡的震撼,但黄宾虹只在山脚下似随手点染成的一轩然茅屋,便化解了可能的沉重逼仄。这样的作品在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中有数百幅,这种一次次冲击极限的激情和努力,顽强而自信。即使在手术期间双目完全失明时的作品如《雁荡诸峰图轴》,信笔纵横,一团点线,密密匝匝,不辨物象,但我们仍能清晰地扪及黄宾虹心中那个圆融无碍的太极世界。
90岁那年的六月,手术成功,目力基本恢复,此后一年多的最后时刻,黄宾虹的创作状况又从激昂奔放走向了沉静、从容和安详,以整饬、谨严的笔调着意创作了一批凝重浑穆、意蕴博大、开合大气的作品。如《设色山水图轴》(四),正是他自己所崇尚的境界:“士夫之画,浑厚华滋,秀润天成,展观之余,自有静穆之致,扑人眉目,能令睹者矜平躁释,意气全消。”这是绚烂归于平淡的境界,静穆之致,能给俗世以定力。用作品来作画史思考,是黄宾虹晚年创作又一种特有的方式和状态,一操笔作画便进入对画史进而对民族精神史的沉思冥想。91岁所作的十六页山水册,差不多就是一部山水画史的沉思录。黄宾虹一生作画大多尺幅不大,但在生命最后时刻,却有不少大幅作品,如172cm×121cm的《行松盘岭图轴》,崇山峻岭松涛起伏,九旬高龄的黄宾虹,经营如此大作,想要传达出的,有对宋元经典的追摹心得,有对祖国高山巨川,华滋草木的敬意和怀恋,有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期待……(作者为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