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模式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的幸福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预防员”,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的中坚力量。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65-04
  一、研训结合,锻造一支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
  要想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拥有一支品格与专业同时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支持班主任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定期邀请专家名师来校培训指导,通过团队熔炼、沙龙研讨、经验交流、赠阅书籍等序列化活动、点面结合的方法在全校形成辐射带动,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施、学生个案的交流与辅导等方面促进班主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提升及教育方法的变革,让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辅导技能在班级管理上、课堂教育上,乃至自我调节等方面发挥更灵活专业的引导作用,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做到科学育人。其中班级心理辅导课的实施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以一帶面”,即组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给全体班主任上示范课、做讲解;二是“师徒结对”,即挑选心育组长,分配到各级部,进行引领和示范,共同提高教育能力。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地为班主任提供心灵发展空间,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目前,我校的班主任每年在接手新的班级时通过组织不同的体验活动使师生间、生生间互相增进沟通,加深了解,尽快融入班集体;根据活动中学生所投射出的不同性格特点、特长能力等,合理选拔班级干部及安排岗位职务,做到人尽其用;同时通过活动更可以熔炼团队,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现在遇到问题生,班主任知道首先分辨学生是“心困”还是“学困”,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等角度帮助归因,找到科学的转化方法;碰到交往困扰,班主任会用“黄金法则”来帮助其调适行为和心态;遭到情绪困扰,团队成员会运用“ABC”理论来帮学生找出扰乱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从而转变看法,保持愉悦心情。
  二、精深加工,打造一块正能量的班级小阵地
  每一个班集体都有它自己的心理特征,如班级凝聚力、学习风气、交往风格、合作与竞争、挫折应对方式等。学生身处其中,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打上或深或浅的班级“心理印记”。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级环境这本隐性、无声的育人教科书的作用,让班级成为“正能量”的存储地,让班级的每名学生都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一)班级名片,凝聚力量
  每学年,我们以“幸福在哪里”为关键问题,将班级文化的设计主权交给班主任,吸纳全体学生、科任教师、热心家长三方的意愿,希望通过这样的主权参与能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具实用性、激励性。经历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正是彼此间的碰撞、交融,从而更是起到了文化凝聚人心、文化彰显魅力的终极目标。一张张经过师生精心设计,突显人文精神的我校各个班级的“班级名片”,给各班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
  在教室里设立“光荣榜”“评比栏”“作品展”“个人之最”“图书角”“名人名言”“师生沟通本”等,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塑造自我、表现自我、描绘自我,相互观摩、相互激励、放松自己、宣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怀。如又可以布置“我的风采”板块,配合各科教学,如写作、美术等,将学生的作品加以整理,布置在“我的风采”栏,并随时更换,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欣赏他人成就的情怀,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在这个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小阵地里,凝聚了正能量,激发了新活力,构筑起班组精神高地。
  (二)班级口号,积极浸染
  我校各班都设计了积极暗示语。“我学习、我健康、我快乐”“一年二班,非同一般”“我成长、我快乐、我自信、我阳光”“喜欢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等,课堂中、赛场上、活动中,时时能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呐喊,他们在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中悦纳自己,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达成目标的信心。
  三、多维联动,构建一个系统的心育课程体系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要把班队活动当成训练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阵地。
  (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我喜欢
  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确保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专业的、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每周一课时。我们根据学校目标体系,创建了富有特色的“5 35 X”心育课堂教学模式,即“5”为每节课前的5分钟暖身训练,“35”为每节课35分钟的主体辅导活动,“X”即多元化的校本课程搭建的能力发展平台。具体解析:
  5分钟暖身活动——在心育团队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心理游戏100例》,设计了100种有趣的心理游戏,涵盖了学校适应、亲子关系、人际沟通、学习动机、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等主题。现正在出版中。心理训练营通过体验、感悟、规约、展示等形式,健全了学生的人格,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5”——课堂的主体时间,心理健康课以积极团体心理辅导为主,注重学生当下的心灵体验。构建“六步程式”即“在活动中互动—在互动中产生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建立或调整认知—在认知引导下实践训练—在训练中培养良好行为”。师生在体验互动中寻找学生的成长点,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体验自我心境、情绪,引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X——是我们的课堂外延。一年一度的班级、年级、校级“幸福小主人”评选、六一期间全员参与的“才艺展”、各个学科的单项“小达人赛”等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我展示的平台,在活动中得到承认和尊重,在参与中优化心理品质;适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天我当家”“我做爸妈小棉袄”等孝心感恩主题活动;走进法院当小法官,深入农场体验田间劳动,来到污水处理厂感受生态环境,参观军营感受红色教育等等,培养了孩子自立、自强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每学期的心理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展示了自我,又挖掘个人潜质,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在“X”丰富载体中得到释放和培养。   班级心理团体活动课以活动为基础,引发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班级心理主题班会:我参与
  我校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主要通过绘本心理故事、校园心理剧、心理小游戏等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真切的体验,促使学生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心灵成长。如心理班会“我为父母做了什么”中,教师以生活中该班学生与父母的冲突为塑材,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在表演时,请学生首先扮演生活中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情景,然后请现场家长和孩子分别谈谈处在这个情景中家长和孩子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思考后重新表演。观摩和表演的人都感悟颇深,现摘取一二:
  “我为父母考虑得太少了,从来未想过父母是很关心我的,总觉得他们太烦,现在才知道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以前总是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这次心理班会我感受很深。在心理剧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孩子的表现使自己失望的时候,过激的话语和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而这些也仅仅是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对孩子的改变不会起任何作用,反而带来彼此难以弥补的伤痛。”
  班级心理主题班会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充分发挥着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
  (三)个案研究:我改变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個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在抓好整体的同时,我们十分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一是学期初,以班主任为主,通过平时观察、个别谈话、走访前任教师、进行家访等途径,详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背景、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建立电子心理健康档案;二是坚持“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教育策略,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个别案例,采取面对面交流、书信往来和电话联系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干预、行为矫正、情感干预。如今年的四年级就遇到一位对学校、对学习有畏惧心理的学生,目前,通过班主任、家长、科任教师、专业心理教师、相关领导等多次“会诊”,帮助这位学生找到了症结所在,经过一次次的疏导,正在逐渐消除他的心理障碍,期待他最后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接下来,我们还将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力争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常态化。
  (四)人本化班级管理:我能行
  心理学研究表明,角色定位会导致性格定位、能力定位,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此,我校各班班主任把班干部“终身制”改为轮换制,建立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让每个人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学生人人是主人,个个是管理者,都能得到领导能力的锻炼,而且又可以使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体会班干部的甜酸苦辣,从而增强其集体观念,充分体现了相信学生具有向上向善的潜能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各位班主任能够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视学生为班级主人,与学生共谋班级发展大计,有成绩大家分享,有问题大家分忧,共同克服。树立“班兴我荣,班差我耻”“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强烈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把自己的责任和集体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场。
  (五)积极参加学校主题活动:我成长
  开学之初,学生都会遇到角色转变期,就是从假期的自由、轻松状态转变到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厌学等不适心理,以至于一段时间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有的学生玩心太重,整天提不起精神,进而学习态度变得消极……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在开学初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月”,在学期末设立“指导周”。一是进行现场心理咨询,通过为孩子们现场解答疑惑,及时纠正孩子们存在的隐性消极因素;二是观看各种与心理相关的视频展播,让学生在观看中自我调整,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进行手抄报比赛,在查询知识、书写内容的过程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四是团体辅导讲座,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增强其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其自身心理调节的基本技能;五是进行沙盘体验,让孩子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体悟,在体悟中收获健康的心理……
  同时各班级以学校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前面说的X课堂外延)。通过系列活动,既达到了心理训练的目的,同时又使孩子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了美好的品质。
  四、携手同行,夯实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成长路上最重要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家庭的氛围、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班主任一定要与家长加强沟通、有机配合。因此,各班级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家教普及,承担责任
  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信》,向家长阐明家庭中辅导孩子心理的必要,引导家长采取积极的态度,发展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优势发展;建立班级QQ群,定期交流学生情况,既能及时发现问题,也能及时肯定其成绩和进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心育实效;利用家长网校平台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征询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家教讲坛,通过邀请专家讲座或请具有“参教员”与“家长”双重身份的有识家长做报告,从而整体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例如“如何让孩子从幼儿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帮助孩子出色完成人生第一跃”“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等“心灵之约”系列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二)挖掘资源,建立网点
  在家委会的密切配合下,进一步扩大“家长学校”的引领作用,通过设立“家长进课堂”“邀请义工助教”“校园开放周”,开展亲子同读共写、亲子同赏共做等活动,建立沟通,达成共识,让幸福教育惠及家庭,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实现教育的分享、扩展与深化。校外教育不再游离于学生课程学习之外,而是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
  有这样一句话:聪明者会选择种植牵牛花,经年即开,是希望看到那一瞬间的耀眼;智慧者却选择栽下银杏树,百年方成,哪怕他们自己看不到那一天。担负基础教育的责任,我们深切地明白:心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的、浸润的过程。我们坚信:基于人,为了人,发展人!展望未来,在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下,我们将且行且思、深入推进、稳步实施,促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走向自己的幸福彼岸。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作者单位: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第二实验小学,威海,264400;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中心完小,威海,2644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过度倾诉;元认知干预技术;新潜意识观  一、问题提出  如何排解心中的苦闷或伤痛?在元认知干预技术普遍应用以前,无论是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还是从心理调适方法的角度,都会提倡找个合适的人来倾诉一下。在适当条件下的适当倾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调适消极情绪的作用。当接受倾诉者本身的特征导致倾诉者在倾诉时的消极情绪变成积极情绪的情况下,这种倾诉有治疗消极情绪的作用。例如,一名男大学生在苦闷时,一见到热
〔摘要〕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推动下,生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而各学校也在试行校本生涯教育。本文是基于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以本地(广东省佛山市)经济、文化特色为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培养怀有浓厚的爱国情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校本生涯教育的整体思路与内容框架。内容框架是将佛山本地岭南文化、制造业发展、科技运用作为生涯教育的案例资源,
〔摘要〕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学校、教师、父母以及学生本人十分关注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家庭教育的效果、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对个体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有环境因素、智力因素、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诸多因素。本研究从心理卫生和健全人格培养的角度,以普通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绩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相互之间的关系,验证三个变量
〔摘要〕一个12岁的女孩因持续失眠并多次出现幻听,且有服药经历,被带到心理辅导室。经过多次会谈,咨询师采用放松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并调动班主任、家庭资源等,最终帮助其消除幻听,改善睡眠,摆脱药物,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留守儿童;初中生;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7-0049-03  一、个案背景  怡怡(化名
〔关键词〕阿德勒;家庭教育;启示;合作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幸福的、有意义的生活,可是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如父母所愿。总有一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入错误之途,以至自己过着不幸的生活,也给他人带来不幸。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后果呢?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我们也许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自卑与超越》是他的代表作。在书中,阿
摘要: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业任务的一种主观判断和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会受到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本文从体验成功、用同伴的成功经验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及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中学生  中图分类
〔摘要〕本研究通过课堂教学、专业体验、生涯辅导对学生实现“面—线—点”三级分层模式的生涯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窗口,全面透视心理学专业。这一模式的生涯指导,普及了心理学专业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自我分析和专业探索能力。“面—线—点”三级分层生涯指导模式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全面普及与深度指导有机结合,对于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次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
提 要:恺撒任独裁官后在海外广泛建立殖民城安置老兵,西班牙南部的乌尔索即为其中之一。《尤利乌斯-母神殖民城法令》由恺撒生前起草、后经安东尼提交罗马元老院通过,是建立该殖民城时颁布的管理条令。该法令涉及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经济行为、宗教习俗等,是研究罗马海外殖民城和恺撒施政思想的重要史料。本文选取的是与罗马城建制相关的条款,旨在探究罗马与罗马殖民城在管理上的因袭。  关键词:法令;殖民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的快速发展阶段,迈入青春期的他们迎来了各种变化,特别是在情绪方面。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热血沸腾,展现了青少年独有的成长魅力。同时,他们在碰到问题时又容易产生情绪,冲动、愤怒、难以自控。本案例的来访者就碰到了类似的问题,情绪非常不稳定,动不动就生气、愤怒。咨询师通过绘画游戏、空椅子技术等帮助他理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借助认知疗法让他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关
〔关键词〕亲子沟通;内心需求;接纳;鼓励;尊重  在微信推送上看到这样一道选择题:有几个孩子,他们各有特长,如果让你以喜欢的程度排列,你会怎么排?  A男生,生于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