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师如云先生曾告诫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不研究叶圣陶。”于是,我将其著作悉数买来研究,《怎样写作》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代表作,它是叶圣陶先生有关写作的文章专集,共收录了二十一篇长短文字。他集数十年写作经验,多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写作成功的诀窍和失败的根源,精义迭出。阅读之余,联系平日教学与近日所听报告,体验有三: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时下较多专家提出阅读与写作是两码事,阅读就是为了建构自我的阅读,而不是为了写作的阅读,对此,笔者深表赞同。同时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观点,笔者也深有体会。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写作,然而阅读确是写作的基础。两者的观点并不矛盾且都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作文抓不住中心思想,源于我们的阅读课出了问题。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叶老的观点真是深中肯綮,给我们时下忙忙碌碌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剂清醒剂。一节阅读指导课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写作时就有意识地注意一个问题。如写作时怎样抓住中心思想可作如是观,并可推一及三。
因此,功夫还在教师。笔者于7月11至15日到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江苏省2016年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第四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庆玉教授的讲座《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让人眼界大开。无论是听其报告,还是事后购其专著阅读,深感其说文、作文的精到、精当与精练,而这与他平时的阅读是分不开的,其著作附录的众多参考文献已能说明问题。如果把教学设计视为一次教学写作,那么文本解读则是一次教学阅读。潘教授举应邀教授《背影》的例子,走进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描写片段,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学生找来找去找不到,于是引出白描的写作手法。这就很自然地强化了白描这种写作手法,并让学生恰到好处地感受朱自清异常真挚与至诚的情感。
教师通过阅读课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在怎样写作方面也会有学得与习得的新进步。
二、锻炼写作语言习惯
如果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锻炼写作语言习惯则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
叶老认为,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锻炼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在锻炼写作语言习惯。要想写出好文章,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锻炼语言习惯,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我们还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乱用一个连词,不多用或者少用一个助词。
锻炼写作语言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在培养我们的语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由此写作时便会中心突出、言简意赅,写的文章不但通顺,而且是完整无可指摘的。
的确,锻炼语言习惯是好好写作的核心处。省培第五讲贡如云教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搞科研》中也多次提及这些语言大师,并从语用的角度阐述语言习惯在科研论文行文及成文中的重要性。
三、作自己要作的題目
如何写好作文,实际在题目。有人认为,写作高手无论面对怎样的题目,都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对此,我不敢认同,更遑论我们普通的大众学生了。要想有真正的好作文大量出世,与实际的作文题有莫大的联系。
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一书的二十一篇长短文章中多次谈及命题的重要眭,他主张学生作自己要作的题目,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因此我们教师要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也即是代学生标示了想法情感的中心。
正好省培的最后一讲,上海市静安区教研员冯渊先生谈高考写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主要谈命题。他认为,好的作文题目应体现客观性与思辨性而不应是文艺气息很浓的。因此,他很客观地批判了江苏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品味时尚》《绿色生活》,称赏了今年的《说话:个性与创新》。且不说他的观点是否存在争议,至少在我们看来,高考作文题目确实不宜出文艺气息过浓的,因为高考的对象是数十万考生,而不是少数文艺青年,文艺气息过浓与广大学生内心的意思情感就不太相符。
总之,作自己要作的题目,出符合学生认知并在其经验范围内的题目,确实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叶老《怎样写作》一书,语言平易晓畅却一语中的,对中学一线的写作爱好者及语文教师有很大的启发。笔者就写作的三个维度选取其中的三篇文章在泛读的基础上精读并结合叶老其余篇章的论述,旨在说明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写作的核心在锻炼语言习惯、写作的关键在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时下较多专家提出阅读与写作是两码事,阅读就是为了建构自我的阅读,而不是为了写作的阅读,对此,笔者深表赞同。同时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观点,笔者也深有体会。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写作,然而阅读确是写作的基础。两者的观点并不矛盾且都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作文抓不住中心思想,源于我们的阅读课出了问题。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叶老的观点真是深中肯綮,给我们时下忙忙碌碌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剂清醒剂。一节阅读指导课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写作时就有意识地注意一个问题。如写作时怎样抓住中心思想可作如是观,并可推一及三。
因此,功夫还在教师。笔者于7月11至15日到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江苏省2016年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第四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庆玉教授的讲座《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让人眼界大开。无论是听其报告,还是事后购其专著阅读,深感其说文、作文的精到、精当与精练,而这与他平时的阅读是分不开的,其著作附录的众多参考文献已能说明问题。如果把教学设计视为一次教学写作,那么文本解读则是一次教学阅读。潘教授举应邀教授《背影》的例子,走进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描写片段,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学生找来找去找不到,于是引出白描的写作手法。这就很自然地强化了白描这种写作手法,并让学生恰到好处地感受朱自清异常真挚与至诚的情感。
教师通过阅读课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在怎样写作方面也会有学得与习得的新进步。
二、锻炼写作语言习惯
如果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锻炼写作语言习惯则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
叶老认为,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锻炼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在锻炼写作语言习惯。要想写出好文章,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锻炼语言习惯,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我们还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乱用一个连词,不多用或者少用一个助词。
锻炼写作语言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在培养我们的语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由此写作时便会中心突出、言简意赅,写的文章不但通顺,而且是完整无可指摘的。
的确,锻炼语言习惯是好好写作的核心处。省培第五讲贡如云教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搞科研》中也多次提及这些语言大师,并从语用的角度阐述语言习惯在科研论文行文及成文中的重要性。
三、作自己要作的題目
如何写好作文,实际在题目。有人认为,写作高手无论面对怎样的题目,都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对此,我不敢认同,更遑论我们普通的大众学生了。要想有真正的好作文大量出世,与实际的作文题有莫大的联系。
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一书的二十一篇长短文章中多次谈及命题的重要眭,他主张学生作自己要作的题目,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因此我们教师要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也即是代学生标示了想法情感的中心。
正好省培的最后一讲,上海市静安区教研员冯渊先生谈高考写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主要谈命题。他认为,好的作文题目应体现客观性与思辨性而不应是文艺气息很浓的。因此,他很客观地批判了江苏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品味时尚》《绿色生活》,称赏了今年的《说话:个性与创新》。且不说他的观点是否存在争议,至少在我们看来,高考作文题目确实不宜出文艺气息过浓的,因为高考的对象是数十万考生,而不是少数文艺青年,文艺气息过浓与广大学生内心的意思情感就不太相符。
总之,作自己要作的题目,出符合学生认知并在其经验范围内的题目,确实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叶老《怎样写作》一书,语言平易晓畅却一语中的,对中学一线的写作爱好者及语文教师有很大的启发。笔者就写作的三个维度选取其中的三篇文章在泛读的基础上精读并结合叶老其余篇章的论述,旨在说明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写作的核心在锻炼语言习惯、写作的关键在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