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不深,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意象。”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人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一、抓住“诗象”,在融情想像中入境悟情
古诗词教学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笔者认为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唤起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引起联想,由此及彼来再现、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学生才能投身其中。这样,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
如我在一次经典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聆听了《虞美人》一课,令我仿佛走进了那个充满沧桑的历史年代,看到了那忧愁憔悴的李煜,听到了他那一声声长叹,勾起了我心头的别是一番滋味。能达到如此教学效果,这与教师善于抓住“春花秋月”这一诗象,让孩子在想象中悟境人情分不开的。
二、抓住“共性”,在以诗解诗中入境悟情
诗词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意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情感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人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体验古诗的意境并非易事,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其生硬地解说、灌输,不如引入相近或相关诗句,进行内容重组,比较阅读,体会意境,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时,诗中没有一句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有的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所产生的一些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呢?我首先让学生想象泅水河边有哪些景物,然后让学生用课外积累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说到山时,学生引入“东风何时时至,已绿湖上山”;说到水时,学生不禁吟出“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说到花时,学生想到了“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说到树时,学生引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让学生把想到的景物整合起来,感受这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样,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春的意境。
三、抓住“疑惑”,在介绍背景中入境悟情
许多杰出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深沉情感的外在寄托隐射,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善于抓住古诗词中的疑惑处,让学生自己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诗人,了解作诗背景,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让诗人情、学生情水乳交融。这样才能走进诗人的心里,走进诗境。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一课时,学生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中读懂了杜牧对周瑜的胜利持否定态度,讥讽了周瑜成功的侥幸。教师并来到此结束,而又进一步作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出示了我们熟悉的但观点与《赤壁》截然不同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读后又马上抓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关键词句,读出了苏轼对周瑜雄才大略的赞美。此时,学生心中陡然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诗人会出现不同的观点?这时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出示了杜牧简介,介绍了诗人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有了背景铺垫,在对比、诵读中,学生不仅明白了作者的心境,还提高了古诗词鉴赏能力,懂得了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情怀下,就会有不同的诗作。因此,在读诗时,不但要读懂诗的意思,还要了解作诗的背景,感受诗人的人生经历。
四、抓住“兴趣”,在角色体验中入境悟情
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在理解之后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角色体验方法,把常规的“读诗”“背诗”变成了“吟诗”“赏诗”,变成学生自由想象、主动体验与独立创造的过程,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表演后,教师如果切合时机。启迪学生由内而外的感悟言说,便会使学生对角色体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笔者教学《登鹳雀楼》一课时,前20分钟是要求学生读诗文、提问题、理解重点词。待说完诗意后,就基本完成了“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就让学生跨越时空,把自己当作王之涣。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写《登鹳雀楼》的全部过程。“诗人”吟完了诗,我又不失时机地采访起了他:“请问诗人,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么样?“王之涣”说:“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落下去了,黄河向着大海奔腾不息,真是壮丽雄伟!”我又问:“你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他说:“我想看到更美的风景,因为站得高,才看得远嘛。”看得出,学生已经跳出了书本,真正走进了王之涣,以至于表演结束,大家还沉浸在那深深的古诗神韵之中。
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种策略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主动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它的美。
一、抓住“诗象”,在融情想像中入境悟情
古诗词教学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笔者认为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唤起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引起联想,由此及彼来再现、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学生才能投身其中。这样,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
如我在一次经典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聆听了《虞美人》一课,令我仿佛走进了那个充满沧桑的历史年代,看到了那忧愁憔悴的李煜,听到了他那一声声长叹,勾起了我心头的别是一番滋味。能达到如此教学效果,这与教师善于抓住“春花秋月”这一诗象,让孩子在想象中悟境人情分不开的。
二、抓住“共性”,在以诗解诗中入境悟情
诗词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意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情感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人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体验古诗的意境并非易事,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其生硬地解说、灌输,不如引入相近或相关诗句,进行内容重组,比较阅读,体会意境,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时,诗中没有一句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有的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所产生的一些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呢?我首先让学生想象泅水河边有哪些景物,然后让学生用课外积累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说到山时,学生引入“东风何时时至,已绿湖上山”;说到水时,学生不禁吟出“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说到花时,学生想到了“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说到树时,学生引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让学生把想到的景物整合起来,感受这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样,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春的意境。
三、抓住“疑惑”,在介绍背景中入境悟情
许多杰出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深沉情感的外在寄托隐射,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善于抓住古诗词中的疑惑处,让学生自己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诗人,了解作诗背景,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让诗人情、学生情水乳交融。这样才能走进诗人的心里,走进诗境。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一课时,学生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中读懂了杜牧对周瑜的胜利持否定态度,讥讽了周瑜成功的侥幸。教师并来到此结束,而又进一步作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出示了我们熟悉的但观点与《赤壁》截然不同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读后又马上抓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关键词句,读出了苏轼对周瑜雄才大略的赞美。此时,学生心中陡然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诗人会出现不同的观点?这时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出示了杜牧简介,介绍了诗人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有了背景铺垫,在对比、诵读中,学生不仅明白了作者的心境,还提高了古诗词鉴赏能力,懂得了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情怀下,就会有不同的诗作。因此,在读诗时,不但要读懂诗的意思,还要了解作诗的背景,感受诗人的人生经历。
四、抓住“兴趣”,在角色体验中入境悟情
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在理解之后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角色体验方法,把常规的“读诗”“背诗”变成了“吟诗”“赏诗”,变成学生自由想象、主动体验与独立创造的过程,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表演后,教师如果切合时机。启迪学生由内而外的感悟言说,便会使学生对角色体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笔者教学《登鹳雀楼》一课时,前20分钟是要求学生读诗文、提问题、理解重点词。待说完诗意后,就基本完成了“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就让学生跨越时空,把自己当作王之涣。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写《登鹳雀楼》的全部过程。“诗人”吟完了诗,我又不失时机地采访起了他:“请问诗人,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么样?“王之涣”说:“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落下去了,黄河向着大海奔腾不息,真是壮丽雄伟!”我又问:“你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他说:“我想看到更美的风景,因为站得高,才看得远嘛。”看得出,学生已经跳出了书本,真正走进了王之涣,以至于表演结束,大家还沉浸在那深深的古诗神韵之中。
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种策略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主动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