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的艺术。所谓的音乐教育一般是指学校音乐教育。而学校音乐教育又分为专门教育和普通教育,专门教育一般就是指在音乐学院学习和钻研音乐的高等学校或者职业学校。普通教育就是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开设的音乐教学课程。但不管是专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鼓励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
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专门教育中,教师追求唱法和专业性,对学生要求严格化,标准化,但却缺少对学生的鼓励,慰勉,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开始厌恶自己所学的音乐专业。另一方面是在普通教育中,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认为对于文化课同学来说,音乐教学并不重要,因此,有好多热爱音乐的文化课学生,教师也很少给予鼓励和指导。殊不知,鼓励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有效的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鼓励能让学生处于一种快乐,兴奋,自信的情绪状态,而批评则会让学生的情绪变得焦躁,痛苦,恐惧,多次或者经常性地批评,呵斥,就会让学生怀疑自己,对自己不够自信,甚至不敢表现自己,害怕将自己的“缺点”暴露给别人。而这里的“缺点”,则是他们自己在多次听到消极评价时对自己做出的一种评判,或许并不是他们自己最客观的状态。所以,这种不自信就会导致他们沉默,回避,因为他们主观地认为,若将自己处于“短板”的这一面表现给别人,外界很有可能再一次回馈给他们负面信息,从而给他们造成新的负面情绪。
特别是在音乐教育当中,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一门艺术,它可以是欢快的,可以使抒情的,可以是忧伤的,可以是抚慰的,等等。所以,教师再实施音乐教育当中,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的上,首先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好比我们经常所说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今天所要学习的弹奏曲或歌曲的一种情绪状态,这样的话,音乐才能更本真地走近学生,学生才能更实在地感受音乐。从而可以达到尽量避免批评,变相鼓励的教学境界。相反,如果一味的不为学生做情绪铺垫,开门见山学习唱法,过于追求严格的专业性表演,不时地以一种较高的标准化要求学生,在学生情绪还没有调动起来之前,积极地情绪就被打压了下去,那么,不管是什么风格的音乐,学会都以一颗低落、沉闷和缺乏自信的心去演奏,去歌唱。忧伤的曲风也需要演奏者积极的表演态度,悲哀的音乐也离不开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为学生创造出和谐而正能量的学习氛围,保护好学生对音乐的炽热之心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和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不论是吟唱周围的世界,还是去谱写自己伟大的国家。音乐始终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积极音符。而在现代音乐专业教育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有一次,去一所音乐学院去调研,和一个学声乐的学生聊了很多,后来开玩笑说让她唱两句来听听,结果她竟然说她不会唱歌。当时有点诧异,学声乐的大四学生说自己不会唱歌难免令人不可思议。后来才得知,她的老师每次只是以专业唱法和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唱一句,打断一句,纠正一句,有时还时不时地数落好几回。上课只说自己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优点从来不提,让学生觉得自己唱歌好像没有优点,每次一张口发声就好像要暴漏自己的缺点了。于是渐渐的,时间一长,这位学生就不敢唱歌了。“大一至少能唱,大四都不敢唱”的这种现象,在他们班,还不在少数。
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除了缺失专业教师之外,在职音乐教师对文化课学生的鼓励也是不够的。
今年4月份,我去陕北的一所贫困山区小学上模拟试验课,学生们都热情高涨,毕竟这里常年缺乏专业音乐教师授课,所以他们听说要上音乐课都很开心。通过一个星期我对学生的了解,发现有的学生喜欢朗诵歌词,有的学生喜欢唱歌,有的喜欢改编歌词,有的喜欢打击乐。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在音乐中的擅长点是不一样的。蒙台梭利说,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要顺应孩子内在的精神驱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理解孩子。音乐教育也一样。其实,顺应就是一种鼓励。顺应孩子的个性,理解和尊重孩子在音乐选擇,音乐表现中的主动性,就是隐性地鼓励孩子。因此,我就从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点和兴趣点去引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前期,让他们从自己的特长入手,提升他们自己所擅长点的音乐水平,让他们在这里获得信心,得到鼓励。后期,彼此交换学习,试着去尝试别人特长的音乐点,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水平。音乐可以分为很多的兴趣点,学生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那个点出发,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信心十足地去攻克其他的点。每攻克一个点,学生就会获得一个新的兴趣点,取到一种新的自信。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素养就会得到很快的提升。如果在攻克第二点有难度或者太吃力时,马上换成第三个点或者第四个点来进行,而“以点攻点,多点攻面”的音乐教师方法就是基于鼓励。这种教学方法是利用最初的特长点去获得兴趣点,尽量避开打击点,征服难点,获得成就感。通过获得的成就感自发鼓励自己,攻克难点,获得兴趣点。本质上就是鼓励自发扩大的作用。 事实上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在贫困山区学校的音乐教育模拟试验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非常需要鼓励的,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潜在性,教师一句小小的鼓励和信任,就可能会让他们充满信心,让孩子们在这一方面产生兴趣。我们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时候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拓宽孩子人生道路的选择,丰富孩子的生活世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说,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他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让他们班学生写作文,主题是自己的远大理想,郑渊洁就写了《我长大了当掏粪工》。结果,他的班主任将其推荐到校刊上发表了。自那以后,郑渊洁就自己想充满了信心,认为他自己写的最好。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童话大王。
在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发挥鼓励的作用,鼓励是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第二任教师,发挥好鼓励的作用,能提高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觉性,保护专业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性,激发专业学生对音乐创作的挑战性,增强文化课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性。促进专门教育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和普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专门教育中,教师追求唱法和专业性,对学生要求严格化,标准化,但却缺少对学生的鼓励,慰勉,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开始厌恶自己所学的音乐专业。另一方面是在普通教育中,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认为对于文化课同学来说,音乐教学并不重要,因此,有好多热爱音乐的文化课学生,教师也很少给予鼓励和指导。殊不知,鼓励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有效的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鼓励能让学生处于一种快乐,兴奋,自信的情绪状态,而批评则会让学生的情绪变得焦躁,痛苦,恐惧,多次或者经常性地批评,呵斥,就会让学生怀疑自己,对自己不够自信,甚至不敢表现自己,害怕将自己的“缺点”暴露给别人。而这里的“缺点”,则是他们自己在多次听到消极评价时对自己做出的一种评判,或许并不是他们自己最客观的状态。所以,这种不自信就会导致他们沉默,回避,因为他们主观地认为,若将自己处于“短板”的这一面表现给别人,外界很有可能再一次回馈给他们负面信息,从而给他们造成新的负面情绪。
特别是在音乐教育当中,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一门艺术,它可以是欢快的,可以使抒情的,可以是忧伤的,可以是抚慰的,等等。所以,教师再实施音乐教育当中,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的上,首先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好比我们经常所说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今天所要学习的弹奏曲或歌曲的一种情绪状态,这样的话,音乐才能更本真地走近学生,学生才能更实在地感受音乐。从而可以达到尽量避免批评,变相鼓励的教学境界。相反,如果一味的不为学生做情绪铺垫,开门见山学习唱法,过于追求严格的专业性表演,不时地以一种较高的标准化要求学生,在学生情绪还没有调动起来之前,积极地情绪就被打压了下去,那么,不管是什么风格的音乐,学会都以一颗低落、沉闷和缺乏自信的心去演奏,去歌唱。忧伤的曲风也需要演奏者积极的表演态度,悲哀的音乐也离不开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为学生创造出和谐而正能量的学习氛围,保护好学生对音乐的炽热之心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和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不论是吟唱周围的世界,还是去谱写自己伟大的国家。音乐始终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积极音符。而在现代音乐专业教育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有一次,去一所音乐学院去调研,和一个学声乐的学生聊了很多,后来开玩笑说让她唱两句来听听,结果她竟然说她不会唱歌。当时有点诧异,学声乐的大四学生说自己不会唱歌难免令人不可思议。后来才得知,她的老师每次只是以专业唱法和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唱一句,打断一句,纠正一句,有时还时不时地数落好几回。上课只说自己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优点从来不提,让学生觉得自己唱歌好像没有优点,每次一张口发声就好像要暴漏自己的缺点了。于是渐渐的,时间一长,这位学生就不敢唱歌了。“大一至少能唱,大四都不敢唱”的这种现象,在他们班,还不在少数。
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除了缺失专业教师之外,在职音乐教师对文化课学生的鼓励也是不够的。
今年4月份,我去陕北的一所贫困山区小学上模拟试验课,学生们都热情高涨,毕竟这里常年缺乏专业音乐教师授课,所以他们听说要上音乐课都很开心。通过一个星期我对学生的了解,发现有的学生喜欢朗诵歌词,有的学生喜欢唱歌,有的喜欢改编歌词,有的喜欢打击乐。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在音乐中的擅长点是不一样的。蒙台梭利说,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要顺应孩子内在的精神驱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理解孩子。音乐教育也一样。其实,顺应就是一种鼓励。顺应孩子的个性,理解和尊重孩子在音乐选擇,音乐表现中的主动性,就是隐性地鼓励孩子。因此,我就从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点和兴趣点去引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前期,让他们从自己的特长入手,提升他们自己所擅长点的音乐水平,让他们在这里获得信心,得到鼓励。后期,彼此交换学习,试着去尝试别人特长的音乐点,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水平。音乐可以分为很多的兴趣点,学生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那个点出发,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信心十足地去攻克其他的点。每攻克一个点,学生就会获得一个新的兴趣点,取到一种新的自信。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素养就会得到很快的提升。如果在攻克第二点有难度或者太吃力时,马上换成第三个点或者第四个点来进行,而“以点攻点,多点攻面”的音乐教师方法就是基于鼓励。这种教学方法是利用最初的特长点去获得兴趣点,尽量避开打击点,征服难点,获得成就感。通过获得的成就感自发鼓励自己,攻克难点,获得兴趣点。本质上就是鼓励自发扩大的作用。 事实上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在贫困山区学校的音乐教育模拟试验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非常需要鼓励的,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潜在性,教师一句小小的鼓励和信任,就可能会让他们充满信心,让孩子们在这一方面产生兴趣。我们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时候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拓宽孩子人生道路的选择,丰富孩子的生活世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说,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他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让他们班学生写作文,主题是自己的远大理想,郑渊洁就写了《我长大了当掏粪工》。结果,他的班主任将其推荐到校刊上发表了。自那以后,郑渊洁就自己想充满了信心,认为他自己写的最好。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童话大王。
在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发挥鼓励的作用,鼓励是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第二任教师,发挥好鼓励的作用,能提高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觉性,保护专业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性,激发专业学生对音乐创作的挑战性,增强文化课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性。促进专门教育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和普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