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再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37例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儿30例痊愈、7例好转、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84.1%。两组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功能性便秘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剂量易掌握,患儿依从性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患儿 酪酸梭菌活菌散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47-01
在儿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则是便秘[1],根据便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器质性便秘以及功能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小儿便秘的90%以上,占小儿胃肠门诊的20%[2]。长时间的小儿便秘会对患儿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若是情况严重甚至会对患儿今后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后果。我院对8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中的44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男22例,女22例,年龄3-8个月,平均(6.3±1.2)个月;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男20例,女24例,年龄4-10个月,平均(6.8±1.6)个月。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均出现了腹胀、哭闹以及拒食等症状。两组患儿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均采用开塞露等物理疗法帮助患儿排出宿便,首先解决患儿临床症状,再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1岁以下的患儿剂量为500mg/次;1岁以上的患儿使用剂量500mg/次,口服,3次/d。两組患儿同时治疗4w后,对排便时间以及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根据《西医内科学》中小儿便秘疗效评价标准。将治疗标准分为三个级别,即:治愈:排便通畅不费力,短期内没有复发,便质转润,2d以内排便。好转:在排便过程中需要费力,便质转润,治疗3d后排便。无效:接受治疗后仍然出现便秘情况,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排便。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37例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儿30例痊愈、7例好转、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84.1%。两组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较久,是儿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其病因多样,若是患儿未能及时得到治疗,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指便秘不是由器质性因素引起。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粪滞留较难区分,两者统称为功能性便秘。现如今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功能性便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儿童心理、生长发育的根本问题。
儿童功能性便秘中较为常见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1)饮食不足。患儿进食太少,液体被吸收,余渣少从而导致大便变稠,奶中糖量不足会使大便干燥。肠肌张力以及腹肌萎缩,加重便秘。(2)食物成分不当。患儿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有不能溶解钙皂,导致粪便增多,容易出现便秘。同时患儿食物中纤维太少以及液体摄入量不足同样容易产生便秘。(3)肠道功能失常。由于患儿生活不规律以及缺少训练和按时排便的习惯,导致肠肌松弛出现便秘。缺乏体力活动或患有慢性病,营养不良使肠壁肌肉乏力等。
患儿便秘的临床表现通常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难以排出体外。在排便过程中有痛感,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肛裂、直肠脱垂以及痔疮,有时会因为粪便擦伤肠黏膜,从而使粪块表面出现少量血液[3]。患儿长时间便秘会出现食欲不振、摄食不足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进一步发展成恶性循环。由于粪便中含有胺类、酚类以及吲哚等各种有毒物质,长期便秘同样会导致患儿出现口腔溃疡、口苦口臭、烦躁以及腹部胀痛等不适症状。儿童便秘引起坚硬的便块形成,从而导致直肠扩张,最后因液体绕过粪块流出导致大便失禁,此时容易被诊断腹泻。 本次研究我院对8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中的44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其具备以下优点:可以促进患儿肠黏膜的分泌功能以及吸收功能。同时能够清除患儿肠道内的毒素,抑制有害菌产生,将多糖分解为低聚糖,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4]。观察组患儿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后37例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儿30例痊愈、7例好转、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84.1%。两组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功能性便秘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剂量易掌握,患儿依从性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戴建国.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21:182. 148-152
[2]卢立伟. 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与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23-126
[3]欧秋平. 消积导滞健脾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18-132
[4]李娟.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综合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3:3481-3482.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患儿 酪酸梭菌活菌散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47-01
在儿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则是便秘[1],根据便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器质性便秘以及功能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小儿便秘的90%以上,占小儿胃肠门诊的20%[2]。长时间的小儿便秘会对患儿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若是情况严重甚至会对患儿今后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后果。我院对8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中的44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男22例,女22例,年龄3-8个月,平均(6.3±1.2)个月;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男20例,女24例,年龄4-10个月,平均(6.8±1.6)个月。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均出现了腹胀、哭闹以及拒食等症状。两组患儿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均采用开塞露等物理疗法帮助患儿排出宿便,首先解决患儿临床症状,再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1岁以下的患儿剂量为500mg/次;1岁以上的患儿使用剂量500mg/次,口服,3次/d。两組患儿同时治疗4w后,对排便时间以及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根据《西医内科学》中小儿便秘疗效评价标准。将治疗标准分为三个级别,即:治愈:排便通畅不费力,短期内没有复发,便质转润,2d以内排便。好转:在排便过程中需要费力,便质转润,治疗3d后排便。无效:接受治疗后仍然出现便秘情况,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排便。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37例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儿30例痊愈、7例好转、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84.1%。两组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较久,是儿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其病因多样,若是患儿未能及时得到治疗,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指便秘不是由器质性因素引起。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粪滞留较难区分,两者统称为功能性便秘。现如今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功能性便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儿童心理、生长发育的根本问题。
儿童功能性便秘中较为常见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1)饮食不足。患儿进食太少,液体被吸收,余渣少从而导致大便变稠,奶中糖量不足会使大便干燥。肠肌张力以及腹肌萎缩,加重便秘。(2)食物成分不当。患儿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有不能溶解钙皂,导致粪便增多,容易出现便秘。同时患儿食物中纤维太少以及液体摄入量不足同样容易产生便秘。(3)肠道功能失常。由于患儿生活不规律以及缺少训练和按时排便的习惯,导致肠肌松弛出现便秘。缺乏体力活动或患有慢性病,营养不良使肠壁肌肉乏力等。
患儿便秘的临床表现通常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难以排出体外。在排便过程中有痛感,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肛裂、直肠脱垂以及痔疮,有时会因为粪便擦伤肠黏膜,从而使粪块表面出现少量血液[3]。患儿长时间便秘会出现食欲不振、摄食不足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进一步发展成恶性循环。由于粪便中含有胺类、酚类以及吲哚等各种有毒物质,长期便秘同样会导致患儿出现口腔溃疡、口苦口臭、烦躁以及腹部胀痛等不适症状。儿童便秘引起坚硬的便块形成,从而导致直肠扩张,最后因液体绕过粪块流出导致大便失禁,此时容易被诊断腹泻。 本次研究我院对8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中的44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其具备以下优点:可以促进患儿肠黏膜的分泌功能以及吸收功能。同时能够清除患儿肠道内的毒素,抑制有害菌产生,将多糖分解为低聚糖,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4]。观察组患儿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后37例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儿30例痊愈、7例好转、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84.1%。两组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功能性便秘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剂量易掌握,患儿依从性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戴建国.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21:182. 148-152
[2]卢立伟. 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与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23-126
[3]欧秋平. 消积导滞健脾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18-132
[4]李娟.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综合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3:3481-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