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3例多重耐药感染病人的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分析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制订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加强病人管理。结果:多重耐药菌病人的干预管理主要包括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基础护理、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结论: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实施护理和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扩散。
关键词: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60-01
多重耐药菌(MDR)主要指细菌培养鉴定后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脑外科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接受损伤性及侵入性操作多,使其成为院内耐药菌感染的易感者。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制度,提高感染控制措施执行力,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1]。现对神经外科3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治疗和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病区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3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2例,女1例。X光片提示肺部感染,体温在38℃以上,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为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例。
2护理方法
2.1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①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②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2]。
2.2加强基础护理 ①气管导管的病人。气管切开病人使用气切式医用雾化器,保持气道长期湿化,防止痰痂形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吸痰要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先吸气道更换吸痰管后再吸口腔鼻咽,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道降低气道抵抗力]。使用呼吸机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呼吸机管路集水瓶放置在管路最低位,及时倾倒管路水,呼吸机连接管道、湿化器、接头每1 d或2 d更换消毒。湿化罐内的无菌水每日更换。②导尿的病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导尿管大小与尿路感染发生有关。导尿管和尿袋不高于膀胱的水平,且导尿管应始终高于引流袋的水平高度,防止逆流。中心静脉置管每日观察,碘伏消毒置管皮肤及出入口处,更换贴膜。病情允许及时拔管。长时间置管病人、定期做血培养,警惕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发生。 一旦高度怀疑导管感染,应立即拔管,并取导管尖端和血液做培养。③鼻饲营养液的病人。头部抬高30°,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50ml,鼻饲后头部抬高1h,30min内避免吸痰;营养液配置后及时使用,注意输注温度及速度。每日口腔护理2次或3 次,使用pH值试纸测定口腔酸碱度选用口腔液,用纱布擦洗。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震颤,使痰液及时充分排出。
2.3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①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②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③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专人诊疗护理④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 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 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⑤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处理 (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⑥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检查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⑦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置入转运 箱中,集中收集后送固废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⑧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2.4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3]。
2.5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由保洁员用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3讨论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多危重,复合伤多,并发症多,昏迷时间长,机体消耗大,机体免疫力低,住院时间长,接受损伤性及侵入性操作多,是多重耐药菌的易感对象。感染后常联用多种广谱抗生素,疗程长,也易出现二重感染,诱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出现交叉感染。所以加强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规范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次对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 除1例死于中枢呼吸循环衰竭,治愈2例,无其它交叉感染患者出现。
参考文献:
[1]崔嫣,董振红.医院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2009,19(1):82.
[2]宋立红,贾会学,贾建侠,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3]戴自英.多重耐药菌感染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103.
关键词: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60-01
多重耐药菌(MDR)主要指细菌培养鉴定后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脑外科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接受损伤性及侵入性操作多,使其成为院内耐药菌感染的易感者。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制度,提高感染控制措施执行力,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1]。现对神经外科3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治疗和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病区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3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2例,女1例。X光片提示肺部感染,体温在38℃以上,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为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例。
2护理方法
2.1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①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②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2]。
2.2加强基础护理 ①气管导管的病人。气管切开病人使用气切式医用雾化器,保持气道长期湿化,防止痰痂形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吸痰要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先吸气道更换吸痰管后再吸口腔鼻咽,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道降低气道抵抗力]。使用呼吸机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呼吸机管路集水瓶放置在管路最低位,及时倾倒管路水,呼吸机连接管道、湿化器、接头每1 d或2 d更换消毒。湿化罐内的无菌水每日更换。②导尿的病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导尿管大小与尿路感染发生有关。导尿管和尿袋不高于膀胱的水平,且导尿管应始终高于引流袋的水平高度,防止逆流。中心静脉置管每日观察,碘伏消毒置管皮肤及出入口处,更换贴膜。病情允许及时拔管。长时间置管病人、定期做血培养,警惕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发生。 一旦高度怀疑导管感染,应立即拔管,并取导管尖端和血液做培养。③鼻饲营养液的病人。头部抬高30°,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50ml,鼻饲后头部抬高1h,30min内避免吸痰;营养液配置后及时使用,注意输注温度及速度。每日口腔护理2次或3 次,使用pH值试纸测定口腔酸碱度选用口腔液,用纱布擦洗。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震颤,使痰液及时充分排出。
2.3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①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②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③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专人诊疗护理④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 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 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⑤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处理 (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⑥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检查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⑦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置入转运 箱中,集中收集后送固废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⑧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2.4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3]。
2.5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由保洁员用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3讨论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多危重,复合伤多,并发症多,昏迷时间长,机体消耗大,机体免疫力低,住院时间长,接受损伤性及侵入性操作多,是多重耐药菌的易感对象。感染后常联用多种广谱抗生素,疗程长,也易出现二重感染,诱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出现交叉感染。所以加强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规范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次对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 除1例死于中枢呼吸循环衰竭,治愈2例,无其它交叉感染患者出现。
参考文献:
[1]崔嫣,董振红.医院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2009,19(1):82.
[2]宋立红,贾会学,贾建侠,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3]戴自英.多重耐药菌感染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