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切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重点,为践行这一理念,幼儿园教育逐渐得到重视,由于幼儿年纪较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则影响幼儿一生,因此,怎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章将从教学理念、幼儿心理、实践体验以及家园共育四方面提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园;教学策略
前言:
现代幼儿教育不仅要重视幼儿思维能力培养,还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培养是新课改后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幼儿园从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成长。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教师是否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传统幼儿教学中只注重识字教学,缺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代幼儿教育注重幼兒全面发展,幼儿园教学中心也转变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开发幼儿潜能以及各种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行为习惯培养。由于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意识,教师又是他们接触较多的对象,所以很多幼儿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主动承担起教育责任,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与教育幼儿[1]。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幼儿坐端正,不说脏话,礼貌待人等,那么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要求幼儿学用礼貌用语的过程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做到这一点,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先经过对方的同意并说“谢谢”,在不小心碰到他人的时候说“对不起”,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说“请”,在幼儿用到这些词语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并表扬他们学会了礼貌用语,也可奖励小红花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印刻在幼儿意识中,不需要刻意强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二、关注幼儿心理创设情境,融入行为习惯培养
对于幼儿来说,趣味性越强越新奇,他们越感兴趣,所以,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心理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无形中完成行为习惯培养。由于幼儿注意力时间有限,记忆有限,若让幼儿死记硬背行为习惯知识很容易引起幼儿厌恶,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多数幼儿喜欢童谣或儿歌,在帮助幼儿记忆行为习惯知识时,可以将这些知识改编成儿歌,让幼儿通过场儿歌的方式记忆[2]。如在特殊时期,需要幼儿保持手部干净,防止病从口入,教师可以将正确的洗手方法改编成儿歌让幼儿边洗手边唱:“小朋友,来洗手,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擦一擦,搓搓手心和手背,小手轻轻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净。”这样便可以让幼儿记住完成的洗手过程,由于幼儿园每天需要带幼儿洗很多次手,每次洗手的时候都教幼儿唱一遍,便可逐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教师也可以将绘本引入其中,由于绘本内容丰富,色彩多样,与幼儿心理相吻合,所以他们也十分喜欢看绘本,教师便可将具有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绘本作为教学内容,并为他们讲授绘本故事,鼓励他们学习故事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三、重视实践体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实践体验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体验能够让幼儿产生更加真实的感受,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如为培养幼儿不随意丢垃圾、不随意挪动物品的习惯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到垃圾收集与物品整理中,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收集垃圾与整理物品的辛苦,并教导幼儿尽量不给他人带来麻烦。由于幼儿年纪较小,需要教师多次反复教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3]。同时,在实践体验教学中,为增强幼儿主动性,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其中,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如为帮助幼儿养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引入其中,在教会幼儿基本的待客之道以后,教师扮演客人,幼儿扮演主人,在“客人”坐下以后,“主人”为客人倒茶、聊天,在“客人”离开的时候要送一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四、家园共育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只有幼儿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促进幼儿成长。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应经常与幼儿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每天的学习情况,近期需要家长协助教师培养幼儿哪些行为习惯,并给出对应的应对措施,逐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4]。如近期培养幼儿独立吃饭能力,做到“食不言,寝不语”,教师需要将这些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喂饭,并要求孩子在家吃饭的过程中不能讲话,准备睡觉的时候也不能说话,若孩子不按照要求做,家长可以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告诉老师,由于幼儿对教师有天生的畏惧感,所以多数都能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到。同时,家长也要做好带头作用,给孩子做好榜样,成为孩子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对于表现好的幼儿,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同样,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也应适当批评教育,但应以引导为主,让他们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间便养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了解幼儿心理,采取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狄媛. 入离园活动中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521-1522.
[2]荣玉鹏,李美玲.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的方法策略[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624-1625.
[3]邱琳.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华夏教师,2018(16):14-15.
[4]吴玉虹.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实践与探究[J].中国培训,2016(02):281.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234)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园;教学策略
前言:
现代幼儿教育不仅要重视幼儿思维能力培养,还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培养是新课改后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幼儿园从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成长。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教师是否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传统幼儿教学中只注重识字教学,缺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代幼儿教育注重幼兒全面发展,幼儿园教学中心也转变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开发幼儿潜能以及各种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行为习惯培养。由于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意识,教师又是他们接触较多的对象,所以很多幼儿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主动承担起教育责任,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与教育幼儿[1]。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幼儿坐端正,不说脏话,礼貌待人等,那么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要求幼儿学用礼貌用语的过程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做到这一点,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先经过对方的同意并说“谢谢”,在不小心碰到他人的时候说“对不起”,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说“请”,在幼儿用到这些词语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并表扬他们学会了礼貌用语,也可奖励小红花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印刻在幼儿意识中,不需要刻意强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二、关注幼儿心理创设情境,融入行为习惯培养
对于幼儿来说,趣味性越强越新奇,他们越感兴趣,所以,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心理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无形中完成行为习惯培养。由于幼儿注意力时间有限,记忆有限,若让幼儿死记硬背行为习惯知识很容易引起幼儿厌恶,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多数幼儿喜欢童谣或儿歌,在帮助幼儿记忆行为习惯知识时,可以将这些知识改编成儿歌,让幼儿通过场儿歌的方式记忆[2]。如在特殊时期,需要幼儿保持手部干净,防止病从口入,教师可以将正确的洗手方法改编成儿歌让幼儿边洗手边唱:“小朋友,来洗手,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擦一擦,搓搓手心和手背,小手轻轻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净。”这样便可以让幼儿记住完成的洗手过程,由于幼儿园每天需要带幼儿洗很多次手,每次洗手的时候都教幼儿唱一遍,便可逐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教师也可以将绘本引入其中,由于绘本内容丰富,色彩多样,与幼儿心理相吻合,所以他们也十分喜欢看绘本,教师便可将具有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绘本作为教学内容,并为他们讲授绘本故事,鼓励他们学习故事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三、重视实践体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实践体验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体验能够让幼儿产生更加真实的感受,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如为培养幼儿不随意丢垃圾、不随意挪动物品的习惯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到垃圾收集与物品整理中,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收集垃圾与整理物品的辛苦,并教导幼儿尽量不给他人带来麻烦。由于幼儿年纪较小,需要教师多次反复教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3]。同时,在实践体验教学中,为增强幼儿主动性,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其中,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如为帮助幼儿养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引入其中,在教会幼儿基本的待客之道以后,教师扮演客人,幼儿扮演主人,在“客人”坐下以后,“主人”为客人倒茶、聊天,在“客人”离开的时候要送一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四、家园共育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只有幼儿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促进幼儿成长。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应经常与幼儿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每天的学习情况,近期需要家长协助教师培养幼儿哪些行为习惯,并给出对应的应对措施,逐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4]。如近期培养幼儿独立吃饭能力,做到“食不言,寝不语”,教师需要将这些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喂饭,并要求孩子在家吃饭的过程中不能讲话,准备睡觉的时候也不能说话,若孩子不按照要求做,家长可以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告诉老师,由于幼儿对教师有天生的畏惧感,所以多数都能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到。同时,家长也要做好带头作用,给孩子做好榜样,成为孩子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对于表现好的幼儿,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同样,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也应适当批评教育,但应以引导为主,让他们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间便养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了解幼儿心理,采取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狄媛. 入离园活动中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521-1522.
[2]荣玉鹏,李美玲.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的方法策略[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624-1625.
[3]邱琳.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华夏教师,2018(16):14-15.
[4]吴玉虹.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实践与探究[J].中国培训,2016(02):281.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