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中风患者在偏瘫肢体康复过程中,通过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进行治疗,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抽签法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将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收纳入对照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将采用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进行治疗患者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以及肢体疼痛评分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NRS-101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患者在偏瘫肢体康复治疗中,通过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肢体功能、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药湿热敷;蜡疗;中风;偏瘫肢体康复;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089-02
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在临床中通常会表现为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情况,中风患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残疾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慢性病疾病谱逐渐变化,中风患者的发生人群越来越年轻,年轻患者发生偏瘫的例数逐渐增多。根据相关研究表明[1]:中风患者每年死亡的患者例数至少为150万。患者在发生中风3周内,容易发生肢体功能瘫痪情况,对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对中风患者的治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医中药的重要性。本次研究,抽取研究病例的周期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共随机抽取了 6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抽签法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35~83岁,平均年龄为(52.10±9.3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34~80岁,平均年龄为(51.43±9.51)岁。笔者已提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开展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学历等,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中风患者;②意识清晰;③没有认知障碍。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②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通过西药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的脑代谢情况进行改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调节脂质治疗,外加针灸康复治疗以及综合训练。①通过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药方组成:黄芪60 g、山茱萸30 g、怀牛膝20 g、当归20 g、桃仁15 g、川芎15 g、红花15 g、赤芍15 g、地龙15 g、白芍15 g、桂枝10 g、甘草10 g,水煎2000 mL,取500 mL,分早晚服用。②针灸治疗:选择患者的患侧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手三里穴、丰隆穴、内关穴、合谷穴、百会穴、曲池穴、四神聪穴,通过中频脉冲电理疗。③康复护理训练:肢体摆放、体位转换、起坐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日常活动能力,两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用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治疗方法。中药湿热敷,药方组成为:红花、桑枝、黄芪、桂枝、怀牛膝、草乌、当归、花椒,各20 g,水煎2000 mL,30 min,煎好备用。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对患者的患侧肢体的足三里穴、曲池穴、风市穴等穴位进行湿敷,30 min/次,热敷时需要注意患者避免出现烫伤,每天湿热敷两次,两周为一个疗程。蜡疗:蜡块放置于智能蜡疗机中,加热,放在薄膜袋中,对偏瘫肢体的皮肤进行清洁之后,把蜡块放在患者的患侧上,使用厚毛巾缠住患侧肢体,避免出现烫伤情况,蜡疗30 min/(次·d),2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通过Fugl-Meyer(FMA)评分对上肢和下肢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疼痛(MBI)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NRS-101)评分,以上指标均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评分。FMA评分<50分,则为Ⅰ级,表示严重的运动障碍;50~84分,则为Ⅱ级,表示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85~95分,则为Ⅲ级,表示存在中度运动无障碍;96~99分,则为Ⅳ级,表示运动无障碍;MBI: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活动能力越强;NRS-101评分:0~25分,表示沒有疼痛;26~50分表示存在一定疼痛,不影响睡眠;51~75分,存在中度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76~100分,则表示疼痛剧烈,无法忍受。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肢体疼痛评分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于对照组患者,NRS-101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从中医角度看,脑卒中属于中风的范畴,患者饮食不规律,或者过度劳累,都会造成患者气血不足、脉络空袭、情志不畅等情况的发生,容易发生脑血管临床事件,从而提高残疾率及死亡率,脑卒中急性期发病之后,通过补气活血通络等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调节脑部气血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中药湿热敷是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浸润湿热中药的敷料与偏瘫肢体紧贴,使中药的药效可以直接达到患者的痹阻筋脉,对风寒湿邪以及气血瘀滞等情况进行消除,从而对微循环起到改善作用,使骨骼肌肉逐渐松弛,大大缓解疼痛。蜡疗就是将加热后的蜡敷在患者的肢体皮肤表面,其中使用到的蜡为蜂蜡,蜂蜡的特点就是热容量较大,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热传导,散热比较慢,气体以及水分的丢失速度较慢,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促进血肿吸收速度,改善新陈代谢的目的,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的皮肤营养得到改善。本次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干预后,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NRS-101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风患者在偏瘫肢体康复过程中,通过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各项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童亭亭.中药湿热敷配合磁震热疗法改善中风患者肢体肿胀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8):177-179.
[2]李英.中药湿热敷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6(9):461-463.
[3]陈芊妤,廖若夷,张月娟,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5):677-681.
[4]严敏,陈苏红.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在中风患者偏瘫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74-77.
[5]郝娜.中药湿敷配合蜡疗治疗痛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682-683.
关键词:中药湿热敷;蜡疗;中风;偏瘫肢体康复;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089-02
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在临床中通常会表现为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情况,中风患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残疾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慢性病疾病谱逐渐变化,中风患者的发生人群越来越年轻,年轻患者发生偏瘫的例数逐渐增多。根据相关研究表明[1]:中风患者每年死亡的患者例数至少为150万。患者在发生中风3周内,容易发生肢体功能瘫痪情况,对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对中风患者的治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医中药的重要性。本次研究,抽取研究病例的周期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共随机抽取了 6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抽签法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35~83岁,平均年龄为(52.10±9.3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34~80岁,平均年龄为(51.43±9.51)岁。笔者已提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开展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学历等,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中风患者;②意识清晰;③没有认知障碍。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②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通过西药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的脑代谢情况进行改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调节脂质治疗,外加针灸康复治疗以及综合训练。①通过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药方组成:黄芪60 g、山茱萸30 g、怀牛膝20 g、当归20 g、桃仁15 g、川芎15 g、红花15 g、赤芍15 g、地龙15 g、白芍15 g、桂枝10 g、甘草10 g,水煎2000 mL,取500 mL,分早晚服用。②针灸治疗:选择患者的患侧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手三里穴、丰隆穴、内关穴、合谷穴、百会穴、曲池穴、四神聪穴,通过中频脉冲电理疗。③康复护理训练:肢体摆放、体位转换、起坐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日常活动能力,两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用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治疗方法。中药湿热敷,药方组成为:红花、桑枝、黄芪、桂枝、怀牛膝、草乌、当归、花椒,各20 g,水煎2000 mL,30 min,煎好备用。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对患者的患侧肢体的足三里穴、曲池穴、风市穴等穴位进行湿敷,30 min/次,热敷时需要注意患者避免出现烫伤,每天湿热敷两次,两周为一个疗程。蜡疗:蜡块放置于智能蜡疗机中,加热,放在薄膜袋中,对偏瘫肢体的皮肤进行清洁之后,把蜡块放在患者的患侧上,使用厚毛巾缠住患侧肢体,避免出现烫伤情况,蜡疗30 min/(次·d),2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通过Fugl-Meyer(FMA)评分对上肢和下肢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疼痛(MBI)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NRS-101)评分,以上指标均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评分。FMA评分<50分,则为Ⅰ级,表示严重的运动障碍;50~84分,则为Ⅱ级,表示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85~95分,则为Ⅲ级,表示存在中度运动无障碍;96~99分,则为Ⅳ级,表示运动无障碍;MBI: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活动能力越强;NRS-101评分:0~25分,表示沒有疼痛;26~50分表示存在一定疼痛,不影响睡眠;51~75分,存在中度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76~100分,则表示疼痛剧烈,无法忍受。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肢体疼痛评分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于对照组患者,NRS-101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从中医角度看,脑卒中属于中风的范畴,患者饮食不规律,或者过度劳累,都会造成患者气血不足、脉络空袭、情志不畅等情况的发生,容易发生脑血管临床事件,从而提高残疾率及死亡率,脑卒中急性期发病之后,通过补气活血通络等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调节脑部气血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中药湿热敷是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浸润湿热中药的敷料与偏瘫肢体紧贴,使中药的药效可以直接达到患者的痹阻筋脉,对风寒湿邪以及气血瘀滞等情况进行消除,从而对微循环起到改善作用,使骨骼肌肉逐渐松弛,大大缓解疼痛。蜡疗就是将加热后的蜡敷在患者的肢体皮肤表面,其中使用到的蜡为蜂蜡,蜂蜡的特点就是热容量较大,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热传导,散热比较慢,气体以及水分的丢失速度较慢,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促进血肿吸收速度,改善新陈代谢的目的,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的皮肤营养得到改善。本次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干预后,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NRS-101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风患者在偏瘫肢体康复过程中,通过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各项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童亭亭.中药湿热敷配合磁震热疗法改善中风患者肢体肿胀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8):177-179.
[2]李英.中药湿热敷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6(9):461-463.
[3]陈芊妤,廖若夷,张月娟,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5):677-681.
[4]严敏,陈苏红.中药湿热敷配合蜡疗在中风患者偏瘫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74-77.
[5]郝娜.中药湿敷配合蜡疗治疗痛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68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