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代诗人徐凝一语绘出扬州城古来的清润与灵秀。千年后的扬州人在西区新城处造了一方明月湖,湖水涟涟,似是与千年的岁月遥遥相接。而明月湖的西侧则立着一座形态特别的建筑,以曲线勾勒,通体流畅,没有棱角,远远望去,像两片荷叶在明月湖畔亭亭舒展,这就是扬州双博馆。
扬州双博馆全称为扬州博物馆及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两馆于一体,故称为双博馆。扬州博物馆以扬州的历史为牵引,将数千件文物按朝代顺序展列,勾勒出扬州两千多年的文化脉络,千古风华,尽收其中;而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则全方位展现中国雕版印刷的历史沿革和扬州在雕版印刷历史中的独特地位,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
从文物中看扬州历史
由正門进入双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一人多高的双人首蛇身俑,蛇身弯曲成圆形,两端却是两张人面,人首背向而望,远眺的目光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上古的神话与崇拜之中。这座俑其实是一座仿制雕像,真品是一个只比手掌略大的木俑,陈列于三楼西侧的历史馆。这个双人首蛇身木俑是五代时南吴寻阳公主的随葬品,随寻阳公主木棺一起被发掘,并一同陈列。与木俑的简练生动相对的是木棺的繁复华丽,寻阳公主木棺全长3.7米,以桫木制成,厚重而固实,须弥座为底,四周有木雕栏杆,棺前装饰着拱桥木门,周身镶嵌着鎏金铜钉,其奢华让人不由地心生感叹。
历史馆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汉代的铜缕玻璃衣和唐代的曲项琵琶。汉代玉衣是贵族的殓服,其中最广为人知也是最上品的是金缕玉衣,其次是银缕或铜缕玉衣,而铜缕玻璃衣则鲜为人知。其实玻璃衣等次更低,是玉衣的替代,扬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件玻璃衣出土于西汉妾莫书墓,从墓主人的身份即可看出其规格不高,但这件玻璃衣的衣片尺寸几乎相同、厚度均匀一致,玻璃衣片烧制时在表面撒上了粉末状物质,使衣片色泽更像玉石,近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足以证明汉代玻璃制品技艺的高超,而这件铜缕玻璃衣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玻璃衣,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寻阳公主木棺和铜缕玻璃衣的规格证明了扬州的政治地位,而唐代曲项琵琶则印证了扬州的文化身份。曲项琵琶起源波斯,由龟兹传入中原,是中原音乐与胡乐的结合,它兴起于民族杂糅的南北朝,兴盛于博采众长的唐朝,自南宋起逐渐衰落,元代后更少有踪影。扬州博物馆馆藏的曲项琵琶形制完整,漆面完好,静默中让人们与唐代的扬州遥遥相望,似是看到了那个文人聚集的淮左名都。
位于三楼西侧的历史馆通过文物将扬州自春秋至清末的城市发展娓娓道来,却有两件珍品不在其中,它们被单独展列在二楼。一件是被誉为镇馆之宝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瓶高43.5厘米,短颈、丰肩、窄身,瓶体施霁蓝釉,一周云龙赶珠的花纹施青白釉,蓝釉纯正、白釉鲜明,底色剔透,纹饰玲珑,是梅瓶中的极品。这款梅瓶全世界现存三件,另外两件分别藏于北京颐和园与巴黎吉美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馆藏的梅瓶是色泽最纯正洁净、形态最完好无瑕的一件。
另一件单独展列的文物与梅瓶的剔透玲珑截然相反,一身的朴拙似是在诉说风雨千年的沧桑。那是一只唐代龙舟,用整根楠木刳成,舟长13.65米、宽0.75米、内深0.56米,1960年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施桥乡夹江内。唐时的扬州,每年端午都有“竞渡采莲龙舟之戏”,这只龙舟曾承载过多少嬉戏与热闹啊!但它因何事被遗弃?是何年沉入夹江之底?又熬过了多少岁月的侵蚀与枯寂?从龙舟的一端缓缓走到另一端,看着舟身上每一道不知是哪一年月的刻痕,我似乎能听到千古扬州城里岁月呼啸而过的风声。
雕版印刷见证文化繁盛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位于双博馆东侧的二、三层。由双博馆一楼大厅拾级而上至二楼,就可看见一个巨大的反刻的“雕”字嵌于墙上。由此进入馆中,立刻被浅灰和米白的基色所形成的古朴幽深的氛围笼罩。展厅中间一条参观线路蜿蜒曲折,路线两边是一些真人大小的塑像,或坐或立,形态各异。走近看时才发现,这些人像是在演示古代雕版印刷的整个流程:选料、备料、写样、校正、上板、雕刻、印刷、装帧。流程复杂而精细,尤以写样和雕刻令人叹为观止:写样是由擅书法者将原稿誊写在极薄的纸上,每个字大小一致、笔画均匀,点横撇捺皆是功底;将校正好的写样用薄浆糊反贴于板面,因为写样的纸极薄,所以字迹会透过纸背反向呈现出来,干燥后将板上的墨迹保留,刻去板上的空白部分,使有墨迹处形成约有1毫米的阳文反字,这便是雕刻,细雕着比指甲还小的文字,一刀一刻都不能出错,足见技艺之精湛。
说到古代印刷术,更让中国人骄傲的是活字印刷。但因为活字印刷难以满足版面整洁、字画清晰、书体雅致的审美要求,且排版复杂,对于经常有需求的书籍,不如雕版能随时刷印方便,这些都妨碍了它在中国的发展。而雕版印刷至清代依然方兴未艾,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就曾奉康熙之命于扬州主持“扬州诗局”,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刻印整套《全唐诗》,标志着扬州雕版印刷的辉煌。
在三楼的“扬州与雕版印刷”馆中有曹寅主持刊刻《全唐诗》的详细介绍,而扬州作为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其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唐朝。到了清代,扬州的刻书之风已遍及郡城州县,除了有曹寅主持的“官刻”,还有文人刻印自己作品的“家刻”,其中著名的刊刻书籍有郑燮的《板桥集》、吴敬梓的《儒林外传》、魏源的《海国图志》等等,另外更有书坊为了盈利而做的“坊刻”。因此扬州地区的古籍版片众多,透过博物馆三楼的雕版库的玻璃墙,可以看到收藏在一排排书架上的版片,共10万余片。这些浸染过墨汁呈现着墨色的雕版版片是人类文化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的见证。
更让人惊叹的是,扬州至今依然保存着雕版印刷技术。展厅的中间有一个半露天的互动厅,当中常坐着从事雕版印刷工作数十年、精通写样的大师芮名扬和精通雕刻的大师沈树华,以及他们的弟子。参观者来到这里,会看到他们依然如千百年前的刻印者们一样,起笔写样、落刀雕刻、涂墨印刷。古老的技艺呈现于当下,诉说着扬州繁盛绵长的历史,也实至名归地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 王冬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