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论文摘要: 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广大教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形势的需要,不断创造条件、善于探索、改革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三、走出课堂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正文内容: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进行以下探索,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转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个教师只有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适应一线教学工作,否则,就要被社会所淘汰。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长时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照本宣科,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去掉自满思想,在教学中要善于接受新的东西,敢于突破前人思想的束缚,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探索,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使自己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学习消极,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用心完成,害怕逃避考试,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快乐中求知,激发潜在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主要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一旦中举,会怎样呢?更有甚者,喜极而疯。中举了,可人却疯了,这是喜还是悲?这几问就像给课堂注入了兴奋剂一样,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跃跃欲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续想故事结局这一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求知中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善于质疑,对理解模糊的问题要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前预习时要多问为什么?课堂学习时要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后要以点带面,能辐射到问题的实质,逐步培养学生从“不问”到“敢问”,从“敢问”到“善问”再到“自问”。每节语文课讲完之后,我都要给学生留出提问题的时间。学生质疑的问题有的紧贴课本,有的是课外内容,但不论怎样的回答,对于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老师都不要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免挫伤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而要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当地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能自己找出正确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把平时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这样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爱迪生、牛顿、瓦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起源于疑问。所以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最后倡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这样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描绘图画,利用插图发挥想象题写内容,学会知识迁移培养想象空间,对余音袅袅的结尾续写故事等。如《变色龙》一课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文章似乎故事讲完了,却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契机,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故事,进而拓展学生创新的空间。所以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更谈不上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基本技能,学习兴趣,自信心等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
三、走出课堂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就是作为“导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不死搬教材,让学生亲自改编剧本,参与角色表演,课堂上的每个“演员”都能积极参与,主动表演,想过把“演员”瘾,这样也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教学实践的新天地,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我还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会、朗诵会、演讲会、读书报活动、校外参观、拉练活动。通过开展课外、室外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锻炼了学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多媒体,就会使得学生的体验更直接,感受更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比如: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随堂测验等活动,把课堂上每个成员的情况及时反映到这个教学系统中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已手中的键盘或鼠标来查看自已的答题情况、了解全班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或发表自己的见解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动教学系统将广泛应用于课堂,必将为提升授课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创新教育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这门学科上实施创新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要以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奠定基础。
论文摘要: 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广大教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形势的需要,不断创造条件、善于探索、改革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三、走出课堂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正文内容: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进行以下探索,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转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个教师只有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适应一线教学工作,否则,就要被社会所淘汰。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长时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照本宣科,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去掉自满思想,在教学中要善于接受新的东西,敢于突破前人思想的束缚,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探索,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使自己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学习消极,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用心完成,害怕逃避考试,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快乐中求知,激发潜在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主要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一旦中举,会怎样呢?更有甚者,喜极而疯。中举了,可人却疯了,这是喜还是悲?这几问就像给课堂注入了兴奋剂一样,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跃跃欲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续想故事结局这一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求知中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善于质疑,对理解模糊的问题要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前预习时要多问为什么?课堂学习时要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后要以点带面,能辐射到问题的实质,逐步培养学生从“不问”到“敢问”,从“敢问”到“善问”再到“自问”。每节语文课讲完之后,我都要给学生留出提问题的时间。学生质疑的问题有的紧贴课本,有的是课外内容,但不论怎样的回答,对于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老师都不要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免挫伤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而要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当地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能自己找出正确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把平时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这样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爱迪生、牛顿、瓦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起源于疑问。所以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最后倡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这样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描绘图画,利用插图发挥想象题写内容,学会知识迁移培养想象空间,对余音袅袅的结尾续写故事等。如《变色龙》一课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文章似乎故事讲完了,却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契机,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故事,进而拓展学生创新的空间。所以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更谈不上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基本技能,学习兴趣,自信心等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
三、走出课堂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就是作为“导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不死搬教材,让学生亲自改编剧本,参与角色表演,课堂上的每个“演员”都能积极参与,主动表演,想过把“演员”瘾,这样也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教学实践的新天地,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我还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会、朗诵会、演讲会、读书报活动、校外参观、拉练活动。通过开展课外、室外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锻炼了学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多媒体,就会使得学生的体验更直接,感受更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比如: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随堂测验等活动,把课堂上每个成员的情况及时反映到这个教学系统中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已手中的键盘或鼠标来查看自已的答题情况、了解全班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或发表自己的见解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动教学系统将广泛应用于课堂,必将为提升授课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创新教育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这门学科上实施创新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要以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