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欠费现状进行细致调查和原因梳理,提出了切实的应对策略,对高校学生欠费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 学生欠费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教育经费由初期的纯国家拨款发展为现在的由财政性教育资金和学杂费、商业贷款等非财政性教育资金的多渠道来源构成。其中学杂费是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物价、学费的上涨和调整,收费管理工作某些环节中的缺位,学生欠费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学生欠费现状
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欠费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现阶段高校学生欠费情况较为严重,类型不一。调查显示:在校生中,新生除家境困难的外,欠费较少;老生欠费比远高于新生,不少老生临近毕业办离校拿证才缴纳学费,更有甚者拖欠多达两年多之久。欠费生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家境贫寒的学子,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学费,通过办理“绿色通道”缓交学费,或是申办助学贷款,享受无息贷款抵交学费;而第二种则是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家长已足额存入卡内,但学生却不缴学费,私自挪用、挥霍,用作购买手机、平板,或是挪去炒股、偿还校园高利贷 “P2P”,有些欠费严重的毕业班级欠费率甚至高达50%以上,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暨待解决。
二、高校学生欠费原因
1.高校学费收缴制度欠完善
由于学校部门间信息流通不通畅,各相关部门无法准确把握学生交费信息,不利于学校對学生的管理。有些部门认为学生缴费工作,在完成新生入学后就与其无关了,后续仅仅只是财务处收费部门的职责。正是由于学生缴费信息的传递脱节,一些学生钻漏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恶意拖欠学费,造成了少部分未办理缓交手续的欠费生能顺利注册就读和住寝,甚至参与评优,既造成了拖欠情况又影响了其他正常缴费学生的情绪,易造成一些对学校收缴政策持观望态度学生的效仿。
2.资助政策执行有偏差,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
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存在偏差,贫困生的认定依据不严格,有些不诚信的学生在认定过程中弄虚作假,假冒身份获取资助;有些寒门学子因为不能积极面对家境条件产生自卑心结,怕同学们瞧不起,学工部门没有给与适当的心理辅导,不敢向学校提交资助申请,增加了家庭经济压力;一些学生在缴完部分学费后才知晓有关资助政策,错过了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等政策的申请办理时间,错失了良机;勤工俭学渠道窄、机会少,劳务报酬低,且不少是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没有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使其容易产生倦怠情绪。
3.学生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受互联网负能量传播影响,缺乏诚信教育,没尽到缴费的义务,对物质享受欲望膨胀,相互之间攀比心重,私自挪用、挥霍学费,有的存余额宝等理财借息购物,有的受宣传影响投资股票基金,更有甚者直接拿应交学费消费高价奢侈消费品;有些同学因为学业荒废挂科太多影响到正常毕业,则观望学校惩罚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再决定是否缴纳学费;还有少部分学生因考虑到今后就业压力大,选择了先就业再参加自考或函授提高学历,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在学费缴清前就办理了离校并拿走了档案,形成了无法追回的坏账。
三、高校学生欠费的应对措施
1.完善收费管理制度,健全催缴制度
欠费催缴是一项周期性工作,需要财务、后勤、教务、学工、院系等相关部门协作共管。要完善收费管理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并与部门绩效考核相挂钩,将学费是否按时按规缴纳与学籍、学分、考核评优以及毕业手续的办理相挂钩,强化学生的基本责任意识。健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可与银行合作开发,缩减成本,结合校园“一卡通”,打造高效、安全、准确的收费管理系统。各部门要联通学生信息数据,即时高效安全传输,实时处理学生的住宿、缴费、学籍变动等信息,解决过去信息传递脱节的弊端,对恶意欠费学生适当采取限制措施,合作督促催缴欠费。
2.完善资助体系
物价的不断攀升,家庭额外开支的增加,导致包含学杂费和生活费的求学费用成为了贫困家庭的沉重负担,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可设立专项立志奖助学金,争取优秀校友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捐赠资助,提升资助实效,消除贫寒学子顾虑,勉励其更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其次,学校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兼职职位和劳务报酬。勤工俭学在给予学生劳务所得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指导学生兼顾好学业和兼职;同时可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推进现代学徒制,招生即招工,免除一年见习期,明确培养模式。最后,学校奖学资助和心理辅导要双轨并行。贫困学生心理压力较大,需要心理老师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引导疏缓压力,调节自我情绪,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传递正能量。
3.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家校联系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品德。高校中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够强,是学生恶意或无故欠费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学生欠费的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学生的思政课程重点,高校应多开展诚信主题活动,营造良好诚信氛围;应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详细考核其在校表现,作为评先择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明确贷款偿还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及时全面体现学生在校状态,协作杜绝挪用学杂费行为,防范学生恶意拖欠学费。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欠费的有效管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学生诚信观念,提学生升信用水平,督促学生按时缴费,逐步控制恶意和无故欠费现象,使高校收费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参考文献
[1] 阎文莉.高校学生欠费催缴的三方思考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1) :119-120
[2] 李霞 ,杨海玲. 地方高校学生恶意欠费问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2) :53-55
[3] 蒋小会. 高校学生欠费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5 (30)
[4] 张峰. 对高校学生欠费管理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高校 学生欠费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教育经费由初期的纯国家拨款发展为现在的由财政性教育资金和学杂费、商业贷款等非财政性教育资金的多渠道来源构成。其中学杂费是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物价、学费的上涨和调整,收费管理工作某些环节中的缺位,学生欠费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学生欠费现状
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欠费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现阶段高校学生欠费情况较为严重,类型不一。调查显示:在校生中,新生除家境困难的外,欠费较少;老生欠费比远高于新生,不少老生临近毕业办离校拿证才缴纳学费,更有甚者拖欠多达两年多之久。欠费生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家境贫寒的学子,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学费,通过办理“绿色通道”缓交学费,或是申办助学贷款,享受无息贷款抵交学费;而第二种则是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家长已足额存入卡内,但学生却不缴学费,私自挪用、挥霍,用作购买手机、平板,或是挪去炒股、偿还校园高利贷 “P2P”,有些欠费严重的毕业班级欠费率甚至高达50%以上,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暨待解决。
二、高校学生欠费原因
1.高校学费收缴制度欠完善
由于学校部门间信息流通不通畅,各相关部门无法准确把握学生交费信息,不利于学校對学生的管理。有些部门认为学生缴费工作,在完成新生入学后就与其无关了,后续仅仅只是财务处收费部门的职责。正是由于学生缴费信息的传递脱节,一些学生钻漏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恶意拖欠学费,造成了少部分未办理缓交手续的欠费生能顺利注册就读和住寝,甚至参与评优,既造成了拖欠情况又影响了其他正常缴费学生的情绪,易造成一些对学校收缴政策持观望态度学生的效仿。
2.资助政策执行有偏差,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
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存在偏差,贫困生的认定依据不严格,有些不诚信的学生在认定过程中弄虚作假,假冒身份获取资助;有些寒门学子因为不能积极面对家境条件产生自卑心结,怕同学们瞧不起,学工部门没有给与适当的心理辅导,不敢向学校提交资助申请,增加了家庭经济压力;一些学生在缴完部分学费后才知晓有关资助政策,错过了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等政策的申请办理时间,错失了良机;勤工俭学渠道窄、机会少,劳务报酬低,且不少是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没有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使其容易产生倦怠情绪。
3.学生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受互联网负能量传播影响,缺乏诚信教育,没尽到缴费的义务,对物质享受欲望膨胀,相互之间攀比心重,私自挪用、挥霍学费,有的存余额宝等理财借息购物,有的受宣传影响投资股票基金,更有甚者直接拿应交学费消费高价奢侈消费品;有些同学因为学业荒废挂科太多影响到正常毕业,则观望学校惩罚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再决定是否缴纳学费;还有少部分学生因考虑到今后就业压力大,选择了先就业再参加自考或函授提高学历,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在学费缴清前就办理了离校并拿走了档案,形成了无法追回的坏账。
三、高校学生欠费的应对措施
1.完善收费管理制度,健全催缴制度
欠费催缴是一项周期性工作,需要财务、后勤、教务、学工、院系等相关部门协作共管。要完善收费管理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并与部门绩效考核相挂钩,将学费是否按时按规缴纳与学籍、学分、考核评优以及毕业手续的办理相挂钩,强化学生的基本责任意识。健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可与银行合作开发,缩减成本,结合校园“一卡通”,打造高效、安全、准确的收费管理系统。各部门要联通学生信息数据,即时高效安全传输,实时处理学生的住宿、缴费、学籍变动等信息,解决过去信息传递脱节的弊端,对恶意欠费学生适当采取限制措施,合作督促催缴欠费。
2.完善资助体系
物价的不断攀升,家庭额外开支的增加,导致包含学杂费和生活费的求学费用成为了贫困家庭的沉重负担,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可设立专项立志奖助学金,争取优秀校友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捐赠资助,提升资助实效,消除贫寒学子顾虑,勉励其更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其次,学校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兼职职位和劳务报酬。勤工俭学在给予学生劳务所得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指导学生兼顾好学业和兼职;同时可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推进现代学徒制,招生即招工,免除一年见习期,明确培养模式。最后,学校奖学资助和心理辅导要双轨并行。贫困学生心理压力较大,需要心理老师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引导疏缓压力,调节自我情绪,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传递正能量。
3.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家校联系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品德。高校中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够强,是学生恶意或无故欠费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学生欠费的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学生的思政课程重点,高校应多开展诚信主题活动,营造良好诚信氛围;应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详细考核其在校表现,作为评先择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明确贷款偿还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及时全面体现学生在校状态,协作杜绝挪用学杂费行为,防范学生恶意拖欠学费。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欠费的有效管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学生诚信观念,提学生升信用水平,督促学生按时缴费,逐步控制恶意和无故欠费现象,使高校收费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参考文献
[1] 阎文莉.高校学生欠费催缴的三方思考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1) :119-120
[2] 李霞 ,杨海玲. 地方高校学生恶意欠费问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2) :53-55
[3] 蒋小会. 高校学生欠费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5 (30)
[4] 张峰. 对高校学生欠费管理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