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具体说来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眼动”,让学生“心动”,让学生“手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眼动 心动 手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角色也随即发生了变化。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搞“一言堂”,唱“独角戏”了。具体说来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突破点就在于让政治课堂真正“动”起来,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为此,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1 让学生“眼动”——教材的阅读活动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政治课上首先要让学生们的眼睛真正地动起来。在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的读要大大减少,学生的读要明显增加。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一个指导阅读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让学生“眼动”的最佳效果。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前,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有针对性地阅读内容;也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末,这样可以起到总结和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阅读。课堂时间很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阅读,也就只能阅读部分内容。这时,教师可以提示教材中的关键词,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中心来阅读。
2 让学生“心动”——课堂的讨论活动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光要考虑如何去教,还要考虑学生应该如何学。要变传统的提问方式,如:“对不对?”“是不是?”为“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请大胆说出来?”“谁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之类的问题。这样,教师心中有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
2.1 从课堂讨论题的设计入手。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主题要适度超越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又能够通过学生个人的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加之教师营造的良好讨论氛围,适当点拨,层层引导,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转化并提高学生个人意识与能力,从而起到辨是非、明真伪、炼能力、提觉悟的效果。
2.2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尝试角色移位。同时,在课堂讨论活动的形式上,进行主题式讨论,可以进行质疑式讨论,也可以进行归纳式讨论等等。
3 让学生“手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只能开展在课外,其实学生的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开展在课堂上。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可以以模拟现实、体验生活为主。在内容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与生活联系紧密,或紧跟时代步伐,有选择地组织开展活动。在形式上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小论文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专题对话、小品表演等展开。例如,在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一些金融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家庭收入情况,制作一份家庭投资计划。这就无须走出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动心”、“动手”相结合,同样达到了体验生活的实践效果。当然学生的实践活动更需要拓展在课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各领域,对实际存在的某些重要社会现象或人们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实地观察、调查访问。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时,教材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国有企业等知识,而这几年一些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得很不错,学生对这一问题也较为感兴趣。于是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组织了一批学生对本地民营企业展开了一次调查研究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拓展了教材内容,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事实表明,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敢于批判、坚持真理的胆识和勇气,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政治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应着力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起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责无旁贷。
【关键词】 眼动 心动 手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角色也随即发生了变化。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搞“一言堂”,唱“独角戏”了。具体说来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突破点就在于让政治课堂真正“动”起来,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为此,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1 让学生“眼动”——教材的阅读活动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政治课上首先要让学生们的眼睛真正地动起来。在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的读要大大减少,学生的读要明显增加。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一个指导阅读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让学生“眼动”的最佳效果。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前,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有针对性地阅读内容;也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末,这样可以起到总结和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阅读。课堂时间很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阅读,也就只能阅读部分内容。这时,教师可以提示教材中的关键词,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中心来阅读。
2 让学生“心动”——课堂的讨论活动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光要考虑如何去教,还要考虑学生应该如何学。要变传统的提问方式,如:“对不对?”“是不是?”为“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请大胆说出来?”“谁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之类的问题。这样,教师心中有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
2.1 从课堂讨论题的设计入手。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主题要适度超越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又能够通过学生个人的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加之教师营造的良好讨论氛围,适当点拨,层层引导,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转化并提高学生个人意识与能力,从而起到辨是非、明真伪、炼能力、提觉悟的效果。
2.2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尝试角色移位。同时,在课堂讨论活动的形式上,进行主题式讨论,可以进行质疑式讨论,也可以进行归纳式讨论等等。
3 让学生“手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只能开展在课外,其实学生的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开展在课堂上。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可以以模拟现实、体验生活为主。在内容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与生活联系紧密,或紧跟时代步伐,有选择地组织开展活动。在形式上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小论文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专题对话、小品表演等展开。例如,在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一些金融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家庭收入情况,制作一份家庭投资计划。这就无须走出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动心”、“动手”相结合,同样达到了体验生活的实践效果。当然学生的实践活动更需要拓展在课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各领域,对实际存在的某些重要社会现象或人们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实地观察、调查访问。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时,教材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国有企业等知识,而这几年一些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得很不错,学生对这一问题也较为感兴趣。于是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组织了一批学生对本地民营企业展开了一次调查研究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拓展了教材内容,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事实表明,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敢于批判、坚持真理的胆识和勇气,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政治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应着力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起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