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言语生命意识的教育,寓含人文色彩;言语的创造,不论是智性、理性的,还是情性、感性的,都十分个性化、生命化,是独一无二的。作文写作便是最能体现言语创造特性的一项活动,而影响作文写作好坏即言语创造性高低的因素之一便是情感意识的创造性具备与否。因此,作文的情感意识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要使高考作文情感真挚,具有创造性,就必须关注作文写作的主体特征,通过“叙真事写真情、抒美情发浓情”,让作文洋溢情感色彩。
一、情感色彩概说
情感色彩即情感意识。“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要贯串情感,以情感为“经线”联成,“此立文之本也”。情感是人这个生命体的重要特征,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没有情感,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于成文。优秀作文往往是情感自然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没有任何的附和感、装饰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作文写作中要突出情感意识,因为人类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以情感作为中介,都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
高考满分作文《伤心儿女》中,母亲在平时及重病住院期间饱尝人间辛酸,无人问津。弥留之际,三个不孝儿女却要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来寻找母亲的遗产,然而他们从母亲的记忆中,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亲的无私,看到的是自己的丑陋。母亲的记忆涤荡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此文在当年高考阅卷现场使许多阅卷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开后广为传诵,被认为是1999年高考最优秀的作文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所表达的情感打动了千万人的心,情感意识在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情感色彩在熠熠生辉。
二、情感意识培养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感情真挚”即情感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人云亦云,也不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基础上的升华。
让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就必须重视情感意识的日常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叙真事写真情。情感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情真首先需要事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含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中情感自然令人怀疑。写真情应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它或寄情于物,“情景交融,物我双会”;或情化自然,借物言情;或化实为虚,状物表情;或神思飞扬,想象寓情。
(2)抒美情发浓情。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但未必达到审美的标准,也就是未必足以打动人心,因此,还必须抒美情。情感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最圣洁的珍品。“情”是形声字,从“心”而得意,从“青”而得声,“青”是“美好”的意思。宋代文学家王圣美把“青”作为“美好”的含义而归纳为:“晴,日之美者;清,水之美者;菁,草之美者;精,米之美者;倩,人之美者;请,言之美者。”因此,“情”自然是“心之美者”了。抒情即要抒发美情,其情必须积极健康,要凸现个人修养、讴歌高尚情操,把握时代主旋律,趋于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激人向上,感人奋进,使人得到启迪和收益。同时,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也就是说,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深挚感情的结晶,推及高考,大凡高考满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当然,让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也非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养成过程,但只要我们语文工作者能重视言语生命意识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做到以言语生命为一切教学思维和行为的原点,顺应、扶助每一个个体的言语生命的潜质、天性和个性的成长,使教学的日程和言语生命自然生长的时节合拍,最大限度地使言语生命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变为言语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现实存在性,那么让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让作文高分就不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一、情感色彩概说
情感色彩即情感意识。“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要贯串情感,以情感为“经线”联成,“此立文之本也”。情感是人这个生命体的重要特征,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没有情感,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于成文。优秀作文往往是情感自然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没有任何的附和感、装饰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作文写作中要突出情感意识,因为人类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以情感作为中介,都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
高考满分作文《伤心儿女》中,母亲在平时及重病住院期间饱尝人间辛酸,无人问津。弥留之际,三个不孝儿女却要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来寻找母亲的遗产,然而他们从母亲的记忆中,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亲的无私,看到的是自己的丑陋。母亲的记忆涤荡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此文在当年高考阅卷现场使许多阅卷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开后广为传诵,被认为是1999年高考最优秀的作文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所表达的情感打动了千万人的心,情感意识在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情感色彩在熠熠生辉。
二、情感意识培养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感情真挚”即情感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人云亦云,也不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基础上的升华。
让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就必须重视情感意识的日常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叙真事写真情。情感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情真首先需要事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含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中情感自然令人怀疑。写真情应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它或寄情于物,“情景交融,物我双会”;或情化自然,借物言情;或化实为虚,状物表情;或神思飞扬,想象寓情。
(2)抒美情发浓情。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但未必达到审美的标准,也就是未必足以打动人心,因此,还必须抒美情。情感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最圣洁的珍品。“情”是形声字,从“心”而得意,从“青”而得声,“青”是“美好”的意思。宋代文学家王圣美把“青”作为“美好”的含义而归纳为:“晴,日之美者;清,水之美者;菁,草之美者;精,米之美者;倩,人之美者;请,言之美者。”因此,“情”自然是“心之美者”了。抒情即要抒发美情,其情必须积极健康,要凸现个人修养、讴歌高尚情操,把握时代主旋律,趋于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激人向上,感人奋进,使人得到启迪和收益。同时,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也就是说,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深挚感情的结晶,推及高考,大凡高考满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当然,让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也非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养成过程,但只要我们语文工作者能重视言语生命意识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做到以言语生命为一切教学思维和行为的原点,顺应、扶助每一个个体的言语生命的潜质、天性和个性的成长,使教学的日程和言语生命自然生长的时节合拍,最大限度地使言语生命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变为言语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现实存在性,那么让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让作文高分就不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