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学好钻研
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为维持生计,他做过瓷器店的学徒,做过小生意,还当过几天勤务兵。靠亲友的帮助,他14岁时得以插班进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22岁时师范毕业,因为考试成绩第一,而得以留在师范附小做教员。
傅抱石家附近恰好有一家画铺和一个刻字摊,他常常写写画画,临摹瓷器上的彩绘,得到裱画师傅的赏识后,裱画店里的书画又成为他学习的范本。他最喜欢刻图章,七八岁时已开始摸索自学,9岁时得到一部《康熙字典》,得入门径。至14岁时已积有习作多册,17岁进入江西第一师范时,已能依靠卖印为生。
幸遇徐悲鸿
1933年夏天,时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正好带着学生到庐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小住。一天上午,一个年近三十的青年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人穿一件旧长衫,腋下夹着个小包袱。徐悲鸿请他坐下,他没坐,打开包袱,拿出几枚图章和几幅画。徐悲鸿看了图章的拓片,发现刻得很好,细看边款署名是:赵之谦。徐悲鸿纳闷地说:“这些图章……”那人喃喃地回答:“是我仿的。为了生活,我仿赵之谦的图章卖。”徐悲鸿说:“你完全不必要仿。你自己刻得很好嘛!”徐悲鸿又看了他的画,画的是山水,张幅不大,却气势恢宏。才一展卷,仿佛有一股灵气扑来。徐悲鸿对着画幅,久久凝视。临走时,徐悲鸿请他留下自己的名字。那人回答:“傅抱石。”就是在这次见面后,徐悲鸿去找了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徐悲鸿对熊式辉说:“南昌出了个傅抱石,是你们江西的荣誉。你们应该拿出一笔钱,让他深造。”正忙于“剿共”的熊式辉当然不会对这事感兴趣。徐悲鸿拿出一张画来,说:“我的这张画留下来,就算你们买了我一张画吧。”经过在场的人劝说,熊式辉勉强同意出一笔钱。但这笔钱不够傅抱石去法国留学的费用,傅抱石只好改去日本。傅抱石后来的成就证明,徐悲鸿没有看错人。
向周总理要酒
傅抱石画作的一枚闲章很别致,名曰:“往往醉后”。表示得意之作皆得之于酒的帮助,由此可见酒与傅抱石画作的特殊关系。
傅抱石饮酒,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1959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当时我国物资供应十分紧张。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纵有澎湃激情也难以表达。他试着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请求总理能特批一些酒。周总理看罢信,不禁为傅抱石的直率而笑了。他立即派人给傅抱石送去了两箱茅台。
傅抱石美酒润笔,真情动心,激情勃发,灵感顿生,很快与关山月构思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
成毁皆于酒
酒是傅抱石作画灵感的源泉。他的画艺得之于酒,几乎非酒不画,同时他也深知酒之危害。他也曾多次试着戒酒,但终未成功。
1965年,傅抱石应上海市委之邀,为新建的虹桥国际机场作画。画将结束时,他提出要回南京与家人共度国庆节。临行前,华东局负责人魏文伯设宴款待,上海文艺界的朋友纷纷前来作陪。傅抱石在宴会上畅饮美酒,谈笑风生,而且雅兴大发,散席后当场挥毫作画。谁知这一画竟成绝笔!由于上了年纪,加之饮酒过量,回南京的第二天,傅老便因脑溢血昏迷不醒,留下了尚未出版的五六十万字的手稿和500余件没有来得及落款的字画撒手尘寰,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佳话贤内助
傅抱石的妻子罗时慧是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院教书时的学生,两人结婚时因为傅抱石的家境太过贫寒,阻力重重,但几十年他们一直夫唱妇随,写下了一段佳话。
自从结婚后,每天早晨,罗时慧总是静悄悄地起床,先是准备好全家的早饭,接着去收拾傅抱石凌乱的书房,把昨夜用过的毛笔一支支洗去墨汁和颜料,再朝下一支支挂起来,以备再用。如果傅抱石不去学校上课,她就坐在傅抱石的画案前,铺纸磨墨,为傅抱石画画做准备。这磨墨看似简单,其实很费力,整个工作做完,足足需两个小时。
傅抱石一日不可缺罗时慧,常夸其功劳大,罗时慧则笑称自己为“磨墨妇”。罗时慧从不拿家里的琐事烦扰他,因为她知道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灵感、情绪、激情。当傅抱石潜心创作时,她总是悄悄地离去,替他关好房门,然后守在厅堂不准别人打扰他。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当傅抱石认为自己完成了一件得意的作品时,总会欢快地大叫:“时慧,快来,快来!”罗时慧便立即奔去,站在丈夫的作品前,细细审视,相互品评。有时傅抱石情绪不稳,作的画平平,她会直截了当地指出其失败之处。傅抱石常说,没有时慧,他的某些作品不可能产生,妻子就是自己新作的“试金石”。
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为维持生计,他做过瓷器店的学徒,做过小生意,还当过几天勤务兵。靠亲友的帮助,他14岁时得以插班进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22岁时师范毕业,因为考试成绩第一,而得以留在师范附小做教员。
傅抱石家附近恰好有一家画铺和一个刻字摊,他常常写写画画,临摹瓷器上的彩绘,得到裱画师傅的赏识后,裱画店里的书画又成为他学习的范本。他最喜欢刻图章,七八岁时已开始摸索自学,9岁时得到一部《康熙字典》,得入门径。至14岁时已积有习作多册,17岁进入江西第一师范时,已能依靠卖印为生。
幸遇徐悲鸿
1933年夏天,时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正好带着学生到庐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小住。一天上午,一个年近三十的青年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人穿一件旧长衫,腋下夹着个小包袱。徐悲鸿请他坐下,他没坐,打开包袱,拿出几枚图章和几幅画。徐悲鸿看了图章的拓片,发现刻得很好,细看边款署名是:赵之谦。徐悲鸿纳闷地说:“这些图章……”那人喃喃地回答:“是我仿的。为了生活,我仿赵之谦的图章卖。”徐悲鸿说:“你完全不必要仿。你自己刻得很好嘛!”徐悲鸿又看了他的画,画的是山水,张幅不大,却气势恢宏。才一展卷,仿佛有一股灵气扑来。徐悲鸿对着画幅,久久凝视。临走时,徐悲鸿请他留下自己的名字。那人回答:“傅抱石。”就是在这次见面后,徐悲鸿去找了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徐悲鸿对熊式辉说:“南昌出了个傅抱石,是你们江西的荣誉。你们应该拿出一笔钱,让他深造。”正忙于“剿共”的熊式辉当然不会对这事感兴趣。徐悲鸿拿出一张画来,说:“我的这张画留下来,就算你们买了我一张画吧。”经过在场的人劝说,熊式辉勉强同意出一笔钱。但这笔钱不够傅抱石去法国留学的费用,傅抱石只好改去日本。傅抱石后来的成就证明,徐悲鸿没有看错人。
向周总理要酒
傅抱石画作的一枚闲章很别致,名曰:“往往醉后”。表示得意之作皆得之于酒的帮助,由此可见酒与傅抱石画作的特殊关系。
傅抱石饮酒,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1959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当时我国物资供应十分紧张。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纵有澎湃激情也难以表达。他试着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请求总理能特批一些酒。周总理看罢信,不禁为傅抱石的直率而笑了。他立即派人给傅抱石送去了两箱茅台。
傅抱石美酒润笔,真情动心,激情勃发,灵感顿生,很快与关山月构思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
成毁皆于酒
酒是傅抱石作画灵感的源泉。他的画艺得之于酒,几乎非酒不画,同时他也深知酒之危害。他也曾多次试着戒酒,但终未成功。
1965年,傅抱石应上海市委之邀,为新建的虹桥国际机场作画。画将结束时,他提出要回南京与家人共度国庆节。临行前,华东局负责人魏文伯设宴款待,上海文艺界的朋友纷纷前来作陪。傅抱石在宴会上畅饮美酒,谈笑风生,而且雅兴大发,散席后当场挥毫作画。谁知这一画竟成绝笔!由于上了年纪,加之饮酒过量,回南京的第二天,傅老便因脑溢血昏迷不醒,留下了尚未出版的五六十万字的手稿和500余件没有来得及落款的字画撒手尘寰,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佳话贤内助
傅抱石的妻子罗时慧是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院教书时的学生,两人结婚时因为傅抱石的家境太过贫寒,阻力重重,但几十年他们一直夫唱妇随,写下了一段佳话。
自从结婚后,每天早晨,罗时慧总是静悄悄地起床,先是准备好全家的早饭,接着去收拾傅抱石凌乱的书房,把昨夜用过的毛笔一支支洗去墨汁和颜料,再朝下一支支挂起来,以备再用。如果傅抱石不去学校上课,她就坐在傅抱石的画案前,铺纸磨墨,为傅抱石画画做准备。这磨墨看似简单,其实很费力,整个工作做完,足足需两个小时。
傅抱石一日不可缺罗时慧,常夸其功劳大,罗时慧则笑称自己为“磨墨妇”。罗时慧从不拿家里的琐事烦扰他,因为她知道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灵感、情绪、激情。当傅抱石潜心创作时,她总是悄悄地离去,替他关好房门,然后守在厅堂不准别人打扰他。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当傅抱石认为自己完成了一件得意的作品时,总会欢快地大叫:“时慧,快来,快来!”罗时慧便立即奔去,站在丈夫的作品前,细细审视,相互品评。有时傅抱石情绪不稳,作的画平平,她会直截了当地指出其失败之处。傅抱石常说,没有时慧,他的某些作品不可能产生,妻子就是自己新作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