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山东瞪羚企业发展迅猛。瞪羚企业群体出现,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发展动力缺失,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成为新经济新动能的主要力量。但是,瞪羚企业在快速成长中也普遍面临着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
中小企业培育三部曲:瞪羚企业→准独角兽→独角兽
瞪羚企业是指跨越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快速成长期的高成长企业,对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在我省公布的瞪羚企业名单中,瞪羚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企业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经营业务涉及“互联网+”、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10个领域。
瞪羚企业具有强劲发展的成长性。据对全省200家瞪羚企业统计,到2018年底,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9.6%、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6.86%,遥遥领先于全省经济效益增长平均水平。
创业创新活力高强也是我省瞪羚企业的一大特色,2018年瞪羚企业研发投入25.68亿元,同比增长15.53%,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02%,拥有发明专利1625 项、实用新型及其它发明4706 项、软件著作权1970 项,主持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43项。瞪羚企业群体出现,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发展动力缺失,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成为新经济新动能的主要力量。
记着了解到,山东还将积极推进“瞪羚—准独角兽—独角兽”资源链接,从瞪羚企业中挖掘和发现爆发式成长的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的独角兽群体,提供针对性辅导和精准服务,计划到2022年培育20家独角兽企业。
但是,瞪羚企业在快速成长中也普遍面临着创立时间较短,人才积累、技术研发和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短板,加之营商环境、资本对接、政策扶持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业发展壮大。
资金短缺是瞪羚企业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瞪羚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是高成长性企业,普遍具有高科技、高成长性、轻资产、互联网+的特性,这类企业的成长不仅依靠生产设备的增加,更多要依靠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发展,对资金需求更加迫切。在资本投资条件好的环境里能很快成长为“独角兽”,如果条件受限只能成为“瞪羚”。
要使瞪羚企业更好更快成长,适宜的政策、培育方式和服务模式,是三个关键,缺一不可。瞪羚企业成长迅速,这是它的特点,相应的,它需要的融资规模会越来越大,有时甚至会成倍增长。怎么才能满足这种“成长性饥饿”,值得研究。
“瞪羚企业多是民营企业,要像支持国有大企业一样扶植它们,满足它们对发展要素的需要,并分担市场风险。比如,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政府担保,在政策引领上网开一面,全力做好一对一深度帮扶。这样才能让山东瞪羚企业快速释放潜能,跳得更高跑得更快。” 山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兆春表示,政府部门要把握住这类企业的成长规律,在它初期加速成长的时候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促其快速成为新行业领军企业。从前两批瞪羚企业认定情况看,我省高成长性企业还有很大挖掘潜力,到2022年完全有可能培育千家以上。这时候我们的新经济和新产业就会逐渐壮大,新旧动能转换就有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2018年1月,省工信厅(原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在全省实施瞪羚企业培育和奖励三年行动计划。我省对新培育瞪羚企业一次性给予奖励50万元;省工信厅会同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在瞪羚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信用增信、基金引导、上市培育、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目前,济南、淄博、潍坊、泰安、威海、日照、滨州、菏泽等地市已出台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配套政策措施,不少县市区也对瞪羚企业给予30~50万元的奖励。
针对瞪羚企业快速成长对资金的强劲需求,省工信厅正在跟部分商业银行磋商,将省里的瞪羚企业资源整体打包,由专业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争取金融机构整体授信,为瞪羚企业争取纯信用授信。信用等级好的瞪羚企业最高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支持。同时,打算引入国内专业科技担保公司进行增信,并出台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和转贷周转金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措施。
“我们的‘瞪羚’要抱团打品牌,扩大山东瞪羚企业品牌影响力。”山东省瞪羚企业促进会秘书长曾大伟介绍,去年促进会组织了25家瞪羚企业参加香港山东周活动,还组织了企业去非洲考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最近将组织山东瞪羚企业到日本韩国去学习考察,“让我们快速成长的瞪羚企业在日韩等国家找到自己的模板,在学习中创新” 。今后促进会将组织更多的企业参与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山东瞪羚企业走向世界。
鲁企的“独角兽”之路
位于潍坊的山东环球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企业。目前,其客户不仅有省内的寿光、青州,还有内蒙古的通辽等地。公司董事长刘德勇表示,相比于受到的财政扶持,他认为政府部门的认可、媒体的关注,对于他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
刘德勇介绍,公司目前规模不大,拥有稳定编制的工作人员约有70人。但是如果算上柔性的特聘专家、高校教授,仅仅其研发团队的人数就能达到80人,“可以说,我们是典型的创新性驱动企业。”
谈到公司的快速发展,刘德勇介绍,主要源于公司前期的技术储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但是如果技术成熟,产品可以进行推广,每一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其实都不是很高。”刘德勇说,所谓的跨过死亡谷,就是企业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技术研发,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目前,就是针对每个地方政府的要求,完善细化解决方案。
但是提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刘德勇希望自身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支持。“真正的独角兽企业需要有10亿美金,即六七十亿元人民币。软件企业没有大型机械厂房,仅靠专利和证书很难达到,必须要有资本介入。” 刘德勇介绍,重产业轻资本,是不少山东企业的问题。这带来的,就是企业规模往往偏小,在市场推广、品牌经营、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弱势,“我们一直在学习小米,一方面他们有顶尖的人才;另一方面,在品牌的打造、供应链经营和生态布局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在未来,山东希望在这些瞪羚企业中,培育出属于自己的独角兽企业。而要成为独角兽企业,就如同刘德勇所说,资本市场是绕不开的坎。如何处理把握企业自主经营权与引入战略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山东的瞪羚企业。
山东众阳健康总经理王爱介绍,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他们很早就不再满足于瞪羚企业的称号,而是相信自己已经具备了成为独角兽的条件。“不过,我们一直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因此也就没有估值,而作为独角兽企业,估值10亿美元,是一个绕不开的门槛。”
王爱介绍,之前包括鼎辉、红岭、国投等投资机构都曾主动上门,希望提供资金,成为众阳的合作伙伴。但是当时众阳并没有迫切的融资需求,因此也就婉拒了。“并不是说山东的投资资本不如北京上海,就没有资金进来。如果企业真正做好了,全国各地的资本会主动找过来的。”
采访中得知,像众阳这样现金流健康、业务稳定拓展的山东企业不在少数,他们发展相对稳健,因此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大量融资的需求。这种一步一脚印的经营思路,反倒使得山东的“独角兽”一直难产。
“未来,我们计划引入投资者,但是希望引入的是能够在产业链、在生态上与众阳健康互补的战略投资者,而不是只提供资金。”王爱介绍,目前众阳的主要产业在医养健康领域,因此诸如保险、医药方面的资金,众阳或许会考虑合作。
同時,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入选的瞪羚企业中,不少也是制造业企业。例如潍坊的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济宁的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等。而如何将制造业企业转变成“独角兽”,这个任务无疑更加艰巨。
“目前诸如共享单车等互联网模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我国消费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国内的货币政策也在收紧。但是即便如此,资本还是会偏爱互联网企业,即使他们在不断地亏损,还是可以不断获得融资。”中欧商学院教授苏锡嘉表示。
苏锡嘉介绍,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即便如美的这样的制造业巨头,还是很难说服投资人。以估值为例,投资人对制造业企业的估值比例就是1:1的,但对互联网企业,可能就是1:10。出于利润考虑,投资人大概还是会将钱投给互联网而不是制造业。
作为山东的民营制造业企业来说,或许在资本市场上“一夜暴富”的可能性极小,其中的大部分只能走厚积薄发的路子。
“我们在2018年入选了瞪羚企业,但涉足环保是在2007年。”金丝达环保负责人介绍,企业经历了10年的积累,才在技术上有了一定优势。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厚积薄发,积累足够的技术储备,或许是他们应该认定的出路。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我省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已经破题,态势喜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各级各部门正加大力度,切实拿出足够的精力,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资源重点培育,把加快培育发展瞪羚、独角兽企业作为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新经济为引领的新旧动能转换重要抓手。相关各方面正调整姿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主动服务瞪羚企业跳跃式成长需求,努力帮助他们从一个个独自盛开的盆景,壮大为本区域百花齐放的经济新生态。
中小企业培育三部曲:瞪羚企业→准独角兽→独角兽
瞪羚企业是指跨越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快速成长期的高成长企业,对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在我省公布的瞪羚企业名单中,瞪羚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企业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经营业务涉及“互联网+”、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10个领域。
瞪羚企业具有强劲发展的成长性。据对全省200家瞪羚企业统计,到2018年底,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9.6%、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6.86%,遥遥领先于全省经济效益增长平均水平。
创业创新活力高强也是我省瞪羚企业的一大特色,2018年瞪羚企业研发投入25.68亿元,同比增长15.53%,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02%,拥有发明专利1625 项、实用新型及其它发明4706 项、软件著作权1970 项,主持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43项。瞪羚企业群体出现,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发展动力缺失,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成为新经济新动能的主要力量。
记着了解到,山东还将积极推进“瞪羚—准独角兽—独角兽”资源链接,从瞪羚企业中挖掘和发现爆发式成长的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的独角兽群体,提供针对性辅导和精准服务,计划到2022年培育20家独角兽企业。
但是,瞪羚企业在快速成长中也普遍面临着创立时间较短,人才积累、技术研发和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短板,加之营商环境、资本对接、政策扶持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业发展壮大。
资金短缺是瞪羚企业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瞪羚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是高成长性企业,普遍具有高科技、高成长性、轻资产、互联网+的特性,这类企业的成长不仅依靠生产设备的增加,更多要依靠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发展,对资金需求更加迫切。在资本投资条件好的环境里能很快成长为“独角兽”,如果条件受限只能成为“瞪羚”。
要使瞪羚企业更好更快成长,适宜的政策、培育方式和服务模式,是三个关键,缺一不可。瞪羚企业成长迅速,这是它的特点,相应的,它需要的融资规模会越来越大,有时甚至会成倍增长。怎么才能满足这种“成长性饥饿”,值得研究。
“瞪羚企业多是民营企业,要像支持国有大企业一样扶植它们,满足它们对发展要素的需要,并分担市场风险。比如,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政府担保,在政策引领上网开一面,全力做好一对一深度帮扶。这样才能让山东瞪羚企业快速释放潜能,跳得更高跑得更快。” 山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兆春表示,政府部门要把握住这类企业的成长规律,在它初期加速成长的时候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促其快速成为新行业领军企业。从前两批瞪羚企业认定情况看,我省高成长性企业还有很大挖掘潜力,到2022年完全有可能培育千家以上。这时候我们的新经济和新产业就会逐渐壮大,新旧动能转换就有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2018年1月,省工信厅(原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在全省实施瞪羚企业培育和奖励三年行动计划。我省对新培育瞪羚企业一次性给予奖励50万元;省工信厅会同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在瞪羚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信用增信、基金引导、上市培育、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目前,济南、淄博、潍坊、泰安、威海、日照、滨州、菏泽等地市已出台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配套政策措施,不少县市区也对瞪羚企业给予30~50万元的奖励。
针对瞪羚企业快速成长对资金的强劲需求,省工信厅正在跟部分商业银行磋商,将省里的瞪羚企业资源整体打包,由专业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争取金融机构整体授信,为瞪羚企业争取纯信用授信。信用等级好的瞪羚企业最高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支持。同时,打算引入国内专业科技担保公司进行增信,并出台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和转贷周转金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措施。
“我们的‘瞪羚’要抱团打品牌,扩大山东瞪羚企业品牌影响力。”山东省瞪羚企业促进会秘书长曾大伟介绍,去年促进会组织了25家瞪羚企业参加香港山东周活动,还组织了企业去非洲考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最近将组织山东瞪羚企业到日本韩国去学习考察,“让我们快速成长的瞪羚企业在日韩等国家找到自己的模板,在学习中创新” 。今后促进会将组织更多的企业参与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山东瞪羚企业走向世界。
鲁企的“独角兽”之路
位于潍坊的山东环球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企业。目前,其客户不仅有省内的寿光、青州,还有内蒙古的通辽等地。公司董事长刘德勇表示,相比于受到的财政扶持,他认为政府部门的认可、媒体的关注,对于他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
刘德勇介绍,公司目前规模不大,拥有稳定编制的工作人员约有70人。但是如果算上柔性的特聘专家、高校教授,仅仅其研发团队的人数就能达到80人,“可以说,我们是典型的创新性驱动企业。”
谈到公司的快速发展,刘德勇介绍,主要源于公司前期的技术储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但是如果技术成熟,产品可以进行推广,每一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其实都不是很高。”刘德勇说,所谓的跨过死亡谷,就是企业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技术研发,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目前,就是针对每个地方政府的要求,完善细化解决方案。
但是提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刘德勇希望自身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支持。“真正的独角兽企业需要有10亿美金,即六七十亿元人民币。软件企业没有大型机械厂房,仅靠专利和证书很难达到,必须要有资本介入。” 刘德勇介绍,重产业轻资本,是不少山东企业的问题。这带来的,就是企业规模往往偏小,在市场推广、品牌经营、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弱势,“我们一直在学习小米,一方面他们有顶尖的人才;另一方面,在品牌的打造、供应链经营和生态布局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在未来,山东希望在这些瞪羚企业中,培育出属于自己的独角兽企业。而要成为独角兽企业,就如同刘德勇所说,资本市场是绕不开的坎。如何处理把握企业自主经营权与引入战略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山东的瞪羚企业。
山东众阳健康总经理王爱介绍,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他们很早就不再满足于瞪羚企业的称号,而是相信自己已经具备了成为独角兽的条件。“不过,我们一直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因此也就没有估值,而作为独角兽企业,估值10亿美元,是一个绕不开的门槛。”
王爱介绍,之前包括鼎辉、红岭、国投等投资机构都曾主动上门,希望提供资金,成为众阳的合作伙伴。但是当时众阳并没有迫切的融资需求,因此也就婉拒了。“并不是说山东的投资资本不如北京上海,就没有资金进来。如果企业真正做好了,全国各地的资本会主动找过来的。”
采访中得知,像众阳这样现金流健康、业务稳定拓展的山东企业不在少数,他们发展相对稳健,因此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大量融资的需求。这种一步一脚印的经营思路,反倒使得山东的“独角兽”一直难产。
“未来,我们计划引入投资者,但是希望引入的是能够在产业链、在生态上与众阳健康互补的战略投资者,而不是只提供资金。”王爱介绍,目前众阳的主要产业在医养健康领域,因此诸如保险、医药方面的资金,众阳或许会考虑合作。
同時,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入选的瞪羚企业中,不少也是制造业企业。例如潍坊的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济宁的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等。而如何将制造业企业转变成“独角兽”,这个任务无疑更加艰巨。
“目前诸如共享单车等互联网模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我国消费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国内的货币政策也在收紧。但是即便如此,资本还是会偏爱互联网企业,即使他们在不断地亏损,还是可以不断获得融资。”中欧商学院教授苏锡嘉表示。
苏锡嘉介绍,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即便如美的这样的制造业巨头,还是很难说服投资人。以估值为例,投资人对制造业企业的估值比例就是1:1的,但对互联网企业,可能就是1:10。出于利润考虑,投资人大概还是会将钱投给互联网而不是制造业。
作为山东的民营制造业企业来说,或许在资本市场上“一夜暴富”的可能性极小,其中的大部分只能走厚积薄发的路子。
“我们在2018年入选了瞪羚企业,但涉足环保是在2007年。”金丝达环保负责人介绍,企业经历了10年的积累,才在技术上有了一定优势。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厚积薄发,积累足够的技术储备,或许是他们应该认定的出路。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我省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已经破题,态势喜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各级各部门正加大力度,切实拿出足够的精力,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资源重点培育,把加快培育发展瞪羚、独角兽企业作为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新经济为引领的新旧动能转换重要抓手。相关各方面正调整姿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主动服务瞪羚企业跳跃式成长需求,努力帮助他们从一个个独自盛开的盆景,壮大为本区域百花齐放的经济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