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结构,统整安排单元语文学习内容,从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角度出发,把语文要素细化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渗透在单元语文学习过程中。与原来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强调语文要素的自然落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材编排特点,依据单元语文要素,精心选择言语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自然落实语文要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锚定语文基础知识,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散落在单元选文中的字词句段篇,蕴含了许多语文基础知识,这都是语文要素的范畴。所以,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开展好言语实践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从语文基础知识入手,贴近学生的语文能力最近发展区开展言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不断建构语文知识体系。
比如,在《青蛙写诗》一课教学中,有一道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圈画出诗中的句号和逗号。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围绕这道课后习题,优化教学内容,把认识句号和逗号纳入到语文学习目标中,如此,语文要素才能在言语实践中无痕落实。围绕语文要素指导下的语文学习目标,教师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设计:其一,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小蝌蚪、水泡泡等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说一说自己的联想;其二,指导学生聚焦小蝌蚪、水泡泡等图片,从文中找到和它们形状相一致的符号,同时用笔圈画出句号、逗号以及省略号,想一想小蝌蚪、水泡泡等和这些标点符号有什么联系;其三,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句号、逗号以及省略号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比较发现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并能活学活用;其四,引导学生把句号、逗号以及省略号填到相应的句子中,在朗读感悟中深入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点,不断提升活用标点的能力;其五,把教材课后习题变为学生课后练习,促进学生在运用中巩固新知。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把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灵活渗透到言语实践过程中,无痕落实了语文要素。
二、开展语文能力训练,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能力可以细化为听说读写,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语文学情出发,精准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聚焦课文细节描写,深入体会榕树的静态美和鸟儿早晨喧闹的动态美,在咬文嚼字和感情朗读中走进文本情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练笔,鼓励他们迁移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
阅读是读者和文本对话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实践,还能够促进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提升思维、形成能力、掌握策略。
三、掌握语文学习策略,落实语文要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指导学生聚焦语言表达,在品读分析、欣赏评价中发展高阶思维,深入体会文本内核,不断建构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策略也是语文要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搭建有效学习支架,促进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在灵活运用语文学习策略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
比如,在《己亥杂诗》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五步法”解读文本。其一,教师引导学生聆听范读,再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确保所有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二,教师引导叙述聚焦“恃、喑、不拘一格”等关键词语,释疑解难,帮助学生疏通诗意,整体感知内容并体会诗情。其三,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词的情感内涵,围绕“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感悟作者对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忧患意识。聚焦“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理解作者呼唤变革、渴望人才的思想情感。其四,教师引导学生从诗词鉴赏的角度,评价赏析诗词的语言表达、意境营造、节奏韵律等,并向学生拓展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清朝后期的社会现状,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并在诵读中深入体会。其五,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诗词,联系社会现实,谈一谈自己的观点,感悟人才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讨论交流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有效的语文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在读写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理解并活用语文學习策略,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语文要素,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发展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锚定语文基础知识,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散落在单元选文中的字词句段篇,蕴含了许多语文基础知识,这都是语文要素的范畴。所以,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开展好言语实践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从语文基础知识入手,贴近学生的语文能力最近发展区开展言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不断建构语文知识体系。
比如,在《青蛙写诗》一课教学中,有一道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圈画出诗中的句号和逗号。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围绕这道课后习题,优化教学内容,把认识句号和逗号纳入到语文学习目标中,如此,语文要素才能在言语实践中无痕落实。围绕语文要素指导下的语文学习目标,教师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设计:其一,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小蝌蚪、水泡泡等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说一说自己的联想;其二,指导学生聚焦小蝌蚪、水泡泡等图片,从文中找到和它们形状相一致的符号,同时用笔圈画出句号、逗号以及省略号,想一想小蝌蚪、水泡泡等和这些标点符号有什么联系;其三,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句号、逗号以及省略号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比较发现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并能活学活用;其四,引导学生把句号、逗号以及省略号填到相应的句子中,在朗读感悟中深入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点,不断提升活用标点的能力;其五,把教材课后习题变为学生课后练习,促进学生在运用中巩固新知。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把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灵活渗透到言语实践过程中,无痕落实了语文要素。
二、开展语文能力训练,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能力可以细化为听说读写,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语文学情出发,精准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聚焦课文细节描写,深入体会榕树的静态美和鸟儿早晨喧闹的动态美,在咬文嚼字和感情朗读中走进文本情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练笔,鼓励他们迁移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
阅读是读者和文本对话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实践,还能够促进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提升思维、形成能力、掌握策略。
三、掌握语文学习策略,落实语文要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指导学生聚焦语言表达,在品读分析、欣赏评价中发展高阶思维,深入体会文本内核,不断建构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策略也是语文要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搭建有效学习支架,促进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在灵活运用语文学习策略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
比如,在《己亥杂诗》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五步法”解读文本。其一,教师引导学生聆听范读,再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确保所有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二,教师引导叙述聚焦“恃、喑、不拘一格”等关键词语,释疑解难,帮助学生疏通诗意,整体感知内容并体会诗情。其三,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词的情感内涵,围绕“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感悟作者对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忧患意识。聚焦“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理解作者呼唤变革、渴望人才的思想情感。其四,教师引导学生从诗词鉴赏的角度,评价赏析诗词的语言表达、意境营造、节奏韵律等,并向学生拓展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清朝后期的社会现状,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并在诵读中深入体会。其五,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诗词,联系社会现实,谈一谈自己的观点,感悟人才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讨论交流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有效的语文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在读写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理解并活用语文學习策略,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语文要素,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发展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