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教材目录 有效促进历史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ng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教材的目录进行教学和分析,是有效利用教材的体现,在具体的操作中应:学习教材目录,建立历史的树形知识体系;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具体历史事件的本质内容。
  【关键词】教材目录;知识体系;阶段性特征;本质内容
  目录是书刊中排在正文之前的文字,内容多为说明书刊的结构状态、文章标题、页码等。目录不仅仅是帮助我们翻翻页数,其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每一个课题都是对该篇教材知识的浓缩;特别是在后期中考的复习中,对目录的使用玩玩比较频繁,但是很多历史绞死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教材目录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目录,起到了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学习教材目录,建立历史的树形知识体系
  清代王鸣盛曾说过:“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教材是历史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厚厚的一本书内容复杂,知识点千头万绪,而教材目录就像一根线,按照时间顺序、因果联系串起了千头万绪的知识点,让杂乱无章变成了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所以说如果历史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目录就是这棵树的筋骨,充分利用目录,建立树形历史知识体系,帮助我们减少历史学习中的负担,将知识浓缩精华,这样学习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历史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师大版《中国近代史》有五个单元,通过目录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这棵大树有五个大树枝,按时间的顺序分别为: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探索,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单元抗日战争,第五单元解放战争。当我们学习了目录,通过目录建立起树形知识体系,理清相关知识点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建立起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结构,再去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内容,给这棵大树添枝加叶,就会感觉知识脉络清晰,学起来轻松有趣得多,也会感到历史的厚重和有血有肉。每学一个知识点,在正确的位置添一个枝或加一个叶,也会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教材目录还有助于我们透彻的理解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初中历史教材分为若干单元,每一个单元一块,目录上清清楚楚的显示出来,每一模块就有其显著的特征和特点,每一单元发生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只要学习了教材目录的单元标题就明白了。
  比如明清时期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们翻开七年级下册目录,第三单元标题是“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这个标题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明清的繁荣与危机表现在哪里,产生了什么影响。联系教材分析明清时期繁荣表现:(1)封建统治进一步强化;(2)多次打败外国入侵,维护了国家统一;(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4)商品经济发达。这些表明了明清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另一方面危机表现:(1)皇权高度膨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统治;(3)出现外国入侵;(4)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5) 商品经济受到封建统治的阻碍,发展缓慢。这些危机成为我们由盛转衰的根源。
  三、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具体历史事件的本质内容
  教材目录中的每课课题是对历史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课程标准在教材中的精准表达。在学习具体历史知识时,教材目录中的每课课题会告诉我们具体历史事件的本质性内容,比如名称、概念、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时间、重点、结果、影响等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对课题的研读。
  比如在讲述唐朝的民族关系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标题是“和同为一家”,它告诉我们两层意思:一还不是一家人,二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关系亲密,好得像一家人。比如讲英国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本课的标题是“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深入研读,我们得出了三个结论:一这场运动的本质是一场革命,二这场革命的结果保留了国王,三这个国王被剥夺了实权。通过目录中的课题名称的分析,本课历史事件的性质、结果都出来了,使学生快速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节约了老师的课堂时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总之,教材目录浓缩的都是教材的精华,揭示的都是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表达的都是历史的本质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教材的纽带。只要我们充分重视教材目录,在历史教学中合理使用教材目录,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
其他文献
利用RT-PCR法从刺激的山地乌骨鸡的外周淋巴细胞及脾脏组织总RNA中扩增出与鸡IL-2、IL-15、IL-18及IFN-γ基因预期大小的DNA片段,并与pcDNA3.1连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DNAIL2
摘要:实践教学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意义重大。而要想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变,作用也不可忽视,本文通过从情境式、小组合作式、竞争促进式、指点启发性等多种实践方法的特点优势及产生的良好教学效果进行一些探讨与研究,希望能为渴望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的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会计基本技能 理论课 实践教学方法 探讨  会计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特别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思维跳跃,创新意识较强,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心。而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如何使数学科目与学生的特点相融合是初中数学工作的重点。灵动生命特
小区试验表明,药后7d和15d,1.8%阿维菌素EC1500mL/hm^2、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500mL/hm^2、5%氟虫腈SC750mL/hm^2、48%氟腈·毒死蜱EC900mL/hm^2和25%氟腈·异丙威WP750g/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烯啶虫胺等13种药剂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属于超高效的杀虫剂有烯啶虫胺、氟虫腈、噻嗪酮,对3龄若虫5d的LC50分别为0.13、0.19、0.29mg/L;属于高效的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并重的田块,选用1.2%阔世玛可分散油剂1125mL/hm^2为宜;以禾本科为主的小麦田,以选用3%世玛油悬浮剂450mL加助剂1350mL/hm^2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800mL/h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堂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而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主体地位;高中历史教学;体现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田土壤中苄嘧磺隆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测定。苄嘧磺隆的最低检测量为0.5×10-9g。当添加浓度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