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辞学在西方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发展到当代新修辞学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一门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并且与其他学科产生了密切的关系。不论是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者,都能体现它的跨学科性。以美国修辞学家I. A. Richards为例, 他对于语言中误解的产生的兴趣就来自于自己所上过的哲学课。还有Kenneth Burke 对于自我劝说的解释可以联想到心理学中对反省的讨论。本文着重探讨西方修辞学与心理学的交织,体现其跨学科性。
一、Richard Weaver 关于人的本质
Richard 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为他的修辞学理论打下基础。他认为人由身体、思想和灵魂三个部分组成(Foss,1985, p50)。身体是一种物质上的存在,是思想与灵魂的宿主。没有身体的存在,人就无法生存;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物质存在,人才会因为追求感官享受而走向堕落。阻止人走向堕落的是思想中道德与宗教的约束力,以及人的更高层次----灵魂的引导。关于人的本质的话题一直在心理学和哲学领域受到关注。Richard 认为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因此人能利用符号表达看法和价值观,由此产生了文化。人是自由的,然而这种自由限制在文化规定的所谓真理的标准范围内。人的思想和灵魂的部分正是受到了这种限制。
Sigmund Freud关于人的思想和心灵结构的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人的心灵分成三个部分:本我(ID)——潜伏在人的无意识里,受人的本能和生理需求的驱动;自我(EGO) ——一定程度上对本我起到约束作用,意识到无法凡事“随心所欲”,并且意识到外部现实世界对自身欲望的制约作用;超我(SUPEREGO) ——感知来自外部世界道德规范对自我的约束(Eysenck, 1994, p18)。真正支配我们认知状态和行为的是强大且占据思想绝大部分的无意识,而意识(the conscious)只是受无意识摆布的玩偶。“本我”完全潜伏在无意识之中,而“自我”和“超我”的绝大部分也处于无意识中,只有表面的部分能够被感知。
无论是Weaver的人的本质的理论还是Freud 关于人的心灵结构的理论都提到了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和影响,以及人的本能需求和外部世界规则的冲突。Weaver 试图通过分析人的本质引申到修辞的作用,即连接了外部世界的理性规则和人的本性,将一个文化中的每个个体联系起来,缓解了理性和感性的冲突。修辞的功能即使将处于人的对立面的理性世界,带入人性的现实世界之中。而Freud 的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协调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
二、Kenneth Burke关于动机的讨论
Kenneth Burke 认为动机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任何修辞活动都是在某一动机的驱使之下进行的。Burke 利用研究舞台戏剧的方法,即五位一体法分析和揭示人们在符号行为下隐藏的动机。Burke将象征行为大致分为五个要素---行为人、行为、工具、场景和目的。人们在描述某一情景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强调或突出某一因素的主导作用,从而引导受众朝他们所想的方向思考。因此,找出修辞话语中的主导因素就能帮助我们发现修辞者的动机。
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超出了语言的范畴,探讨人类动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各种行为的动机深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社会因素不仅决定了人们满足自己欲望的途径,而且决定了这些欲望、需求是什么(Prothro & Teska, 1972, p138)。因此在同一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动机需求大体一致。结合Kenneth Burke 的理論我们可以说,即使不同的修辞语篇反映出人们具体的动机有所不同,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大致追求相似的修辞目的,比如竖立良好的、成功的个人形象,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等等。分析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个体象征性行为的动机。
三、Ernest Bormann 象征趋同理论和幻想主题理论
社会心理学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完善发展的,属于比较新的领域。然而早在19世纪末期已有不少心理学家对此产生兴趣,比如法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Gustave Le Bon 在他的专著《乌合之众》中强调了个体在群体中易被煽动,失去理性,不加怀疑接受群体的共同信念的问题(Eysenck, 1994, p41)。当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即使是独自一人,个体也会依据以往的社会经验使自己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
与这类观点相类似的是Ernest Bormann的提出的象征趋同理论和幻想主题理论。与诸多修辞学家一样, Bormann 的理论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即现实世界并非完全客观,而是通过言语交流产生的。Bormann认为人与人之间靠言语交流而产生联系,在交流中,人们才能建立一个共同的世界观(Foss, 2018,p109)。幻想主题是一个词,一句话用来描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一件事,是对现实世界的加工,是连接群体成员之间的纽带,是产生共同信念、世界观的源泉。在交流中,人们会想象性的向彼此靠拢,以形成一个共同的世界观。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修辞学主要基于言语交流形成世界观,社会心理学聚焦心理行为,然而两者的观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总之,西方修辞学发展至今不断壮大,不是由于固步自封,局限于自身领域的研究,而是不断的汲取来自于心理学,哲学,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营养。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也渐渐感受到修辞学对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20世纪出现的修辞学转向就是很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Eysenck, M. W.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td., 1994.
Foss, S.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M], Waveland Press, Inc. 1985.
Foss, S.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M], Waveland Press, Inc., 2018.
Prothro, E.Terry & P. T. Teska, Psychology: A Biosocial Study of Behavior[M],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 1972.
一、Richard Weaver 关于人的本质
Richard 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为他的修辞学理论打下基础。他认为人由身体、思想和灵魂三个部分组成(Foss,1985, p50)。身体是一种物质上的存在,是思想与灵魂的宿主。没有身体的存在,人就无法生存;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物质存在,人才会因为追求感官享受而走向堕落。阻止人走向堕落的是思想中道德与宗教的约束力,以及人的更高层次----灵魂的引导。关于人的本质的话题一直在心理学和哲学领域受到关注。Richard 认为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因此人能利用符号表达看法和价值观,由此产生了文化。人是自由的,然而这种自由限制在文化规定的所谓真理的标准范围内。人的思想和灵魂的部分正是受到了这种限制。
Sigmund Freud关于人的思想和心灵结构的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人的心灵分成三个部分:本我(ID)——潜伏在人的无意识里,受人的本能和生理需求的驱动;自我(EGO) ——一定程度上对本我起到约束作用,意识到无法凡事“随心所欲”,并且意识到外部现实世界对自身欲望的制约作用;超我(SUPEREGO) ——感知来自外部世界道德规范对自我的约束(Eysenck, 1994, p18)。真正支配我们认知状态和行为的是强大且占据思想绝大部分的无意识,而意识(the conscious)只是受无意识摆布的玩偶。“本我”完全潜伏在无意识之中,而“自我”和“超我”的绝大部分也处于无意识中,只有表面的部分能够被感知。
无论是Weaver的人的本质的理论还是Freud 关于人的心灵结构的理论都提到了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和影响,以及人的本能需求和外部世界规则的冲突。Weaver 试图通过分析人的本质引申到修辞的作用,即连接了外部世界的理性规则和人的本性,将一个文化中的每个个体联系起来,缓解了理性和感性的冲突。修辞的功能即使将处于人的对立面的理性世界,带入人性的现实世界之中。而Freud 的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协调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
二、Kenneth Burke关于动机的讨论
Kenneth Burke 认为动机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任何修辞活动都是在某一动机的驱使之下进行的。Burke 利用研究舞台戏剧的方法,即五位一体法分析和揭示人们在符号行为下隐藏的动机。Burke将象征行为大致分为五个要素---行为人、行为、工具、场景和目的。人们在描述某一情景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强调或突出某一因素的主导作用,从而引导受众朝他们所想的方向思考。因此,找出修辞话语中的主导因素就能帮助我们发现修辞者的动机。
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超出了语言的范畴,探讨人类动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各种行为的动机深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社会因素不仅决定了人们满足自己欲望的途径,而且决定了这些欲望、需求是什么(Prothro & Teska, 1972, p138)。因此在同一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动机需求大体一致。结合Kenneth Burke 的理論我们可以说,即使不同的修辞语篇反映出人们具体的动机有所不同,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大致追求相似的修辞目的,比如竖立良好的、成功的个人形象,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等等。分析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个体象征性行为的动机。
三、Ernest Bormann 象征趋同理论和幻想主题理论
社会心理学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完善发展的,属于比较新的领域。然而早在19世纪末期已有不少心理学家对此产生兴趣,比如法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Gustave Le Bon 在他的专著《乌合之众》中强调了个体在群体中易被煽动,失去理性,不加怀疑接受群体的共同信念的问题(Eysenck, 1994, p41)。当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即使是独自一人,个体也会依据以往的社会经验使自己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
与这类观点相类似的是Ernest Bormann的提出的象征趋同理论和幻想主题理论。与诸多修辞学家一样, Bormann 的理论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即现实世界并非完全客观,而是通过言语交流产生的。Bormann认为人与人之间靠言语交流而产生联系,在交流中,人们才能建立一个共同的世界观(Foss, 2018,p109)。幻想主题是一个词,一句话用来描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一件事,是对现实世界的加工,是连接群体成员之间的纽带,是产生共同信念、世界观的源泉。在交流中,人们会想象性的向彼此靠拢,以形成一个共同的世界观。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修辞学主要基于言语交流形成世界观,社会心理学聚焦心理行为,然而两者的观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总之,西方修辞学发展至今不断壮大,不是由于固步自封,局限于自身领域的研究,而是不断的汲取来自于心理学,哲学,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营养。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也渐渐感受到修辞学对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20世纪出现的修辞学转向就是很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Eysenck, M. W.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td., 1994.
Foss, S.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M], Waveland Press, Inc. 1985.
Foss, S.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M], Waveland Press, Inc., 2018.
Prothro, E.Terry & P. T. Teska, Psychology: A Biosocial Study of Behavior[M],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