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只有不断吸引高科技人才,才能够保障汽车制造的质量与数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汽车制造专业涉及的内容丰富,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制造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汽车制造的实践能力,成了目前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通过项目的创立,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成为当前建设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将通过分析基于协同育人的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探索其建设策略。
关键词:协同育人;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培养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实践能力,增强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专业,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只有不断将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生产,才能够保障汽车制造业的繁荣,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协同育人是通过结合学校和企业等多方的力量进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在汽车制造专业,需要将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形成课程群,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其在实践中掌握更加丰富的汽車制造技巧。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将会促进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是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加全能的专业人才。
一、协同育人与课程群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只学校能够发挥作用,学校通过与社会多方力量进行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新平台,这就是协同育人的基本概念。通过协同育人的方式,能够使得人才的培养方向朝着实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加适应社会与企业的变化需求。协同育人分为校内和校外协同育人两种模式,两种模式的共同特征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并且能够保障双方或者多方共赢。
课程群的建设,就是通过整合具有关联性的多门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多门课之间的内在关系尤为重要,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课程群的首要特征就是系统性,多门课程必须实现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独立性也是课程群的一个特征,课程与课程之间在内容和功能上要不能重复;指向性对于课程群的建设更加重要,它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二、基于协同育人的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策略
(一)提升教师综合水平
在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中,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师综合水平,打造一支具备高超专业能力的教师团队,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传统的汽车制造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自身课程的教学,不关注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汽车制造专业时,不能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于建立知识体系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为此,教师必须对于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了解,并掌握学生在其他基础课程中的学习要点【1】。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在课程群的学习目的,实现教学针对性的提升,对于促进协同育人的高效性至关重要。此外,教师之间应该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明确学生汽车制造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目标,并在课程群内明确分工,让每一个教师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整合相关课程并实现课程群框架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为了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群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保障课程群能够发挥其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实训基地的设施、项目内容、课时设计等,都要充分结合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障课程群能够与实训基地的结合更加紧密【2】。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动态,并能够结合当下企业需求和市场特点进行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实训内容更加具备先进性和实效性,避免出现实训基地实训内容与课程群、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加强校企合作
除了应该在校内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外,校企合作的方式也是实现学校、企业协同育人的关键所在,对于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立尤为重要。汽车制造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建设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过程中,就需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汽车制造人才。首先,在进行企业的选择过程中,要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保障企业的岗位或者项目与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具备关联性,并且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将企业的科技成果和项目等作为课程群的重点教学内容。其次,培养机制的建立要完善,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对于学生的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的定向性【3】。
(四)健全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保障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有效性的关键,能够对于课程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汇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制定评估指标、程序和方法时,需要充分考量学科间的逻辑性,保障评估程序的可操作性。此外,还应该将自评方式与他评方式进行结合,不断促进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价值的发挥。
结论
在我国社会对于汽车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创新汽车制造专业的课程教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协同育人的方式是通过协调学校内部资源或者通过与学校外部力量进行合作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基于协同育人的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能够将不同学科进行有序整合,在共同指导思想的作用下完成对于学生的汽车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此,需要提升教师综合水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健全评估体系,不断提升课程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彬.校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案例[J].时代汽车,2017(02):58+60.
[2]张雪文,曾光辉.校企联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探析——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J].时代农机,2016,43(12):98-99+101.
[3]周萍,孙跃东,张振东,刘银华,孙涛.基于OBE理念的“汽车设计制造”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6(24):35-37.
关键词:协同育人;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培养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实践能力,增强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专业,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只有不断将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生产,才能够保障汽车制造业的繁荣,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协同育人是通过结合学校和企业等多方的力量进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在汽车制造专业,需要将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形成课程群,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其在实践中掌握更加丰富的汽車制造技巧。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将会促进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是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加全能的专业人才。
一、协同育人与课程群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只学校能够发挥作用,学校通过与社会多方力量进行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新平台,这就是协同育人的基本概念。通过协同育人的方式,能够使得人才的培养方向朝着实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加适应社会与企业的变化需求。协同育人分为校内和校外协同育人两种模式,两种模式的共同特征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并且能够保障双方或者多方共赢。
课程群的建设,就是通过整合具有关联性的多门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多门课之间的内在关系尤为重要,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课程群的首要特征就是系统性,多门课程必须实现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独立性也是课程群的一个特征,课程与课程之间在内容和功能上要不能重复;指向性对于课程群的建设更加重要,它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二、基于协同育人的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策略
(一)提升教师综合水平
在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中,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师综合水平,打造一支具备高超专业能力的教师团队,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传统的汽车制造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自身课程的教学,不关注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汽车制造专业时,不能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于建立知识体系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为此,教师必须对于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了解,并掌握学生在其他基础课程中的学习要点【1】。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在课程群的学习目的,实现教学针对性的提升,对于促进协同育人的高效性至关重要。此外,教师之间应该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明确学生汽车制造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目标,并在课程群内明确分工,让每一个教师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整合相关课程并实现课程群框架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为了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群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保障课程群能够发挥其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实训基地的设施、项目内容、课时设计等,都要充分结合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障课程群能够与实训基地的结合更加紧密【2】。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动态,并能够结合当下企业需求和市场特点进行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实训内容更加具备先进性和实效性,避免出现实训基地实训内容与课程群、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加强校企合作
除了应该在校内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外,校企合作的方式也是实现学校、企业协同育人的关键所在,对于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立尤为重要。汽车制造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建设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的过程中,就需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汽车制造人才。首先,在进行企业的选择过程中,要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保障企业的岗位或者项目与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具备关联性,并且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将企业的科技成果和项目等作为课程群的重点教学内容。其次,培养机制的建立要完善,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对于学生的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的定向性【3】。
(四)健全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保障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有效性的关键,能够对于课程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汇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制定评估指标、程序和方法时,需要充分考量学科间的逻辑性,保障评估程序的可操作性。此外,还应该将自评方式与他评方式进行结合,不断促进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价值的发挥。
结论
在我国社会对于汽车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创新汽车制造专业的课程教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协同育人的方式是通过协调学校内部资源或者通过与学校外部力量进行合作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基于协同育人的汽车制造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能够将不同学科进行有序整合,在共同指导思想的作用下完成对于学生的汽车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此,需要提升教师综合水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健全评估体系,不断提升课程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彬.校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案例[J].时代汽车,2017(02):58+60.
[2]张雪文,曾光辉.校企联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探析——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J].时代农机,2016,43(12):98-99+101.
[3]周萍,孙跃东,张振东,刘银华,孙涛.基于OBE理念的“汽车设计制造”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6(2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