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是出于传统文化本身对学生成长学习的良多益处的原因,还是国家逐渐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课改背景下,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及学校,都对传统文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纷纷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本文就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措施
前言:随着国家和地方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近年来各地学校掀起了以“国学热”为主要形式的传承传统文化的风潮。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实施中,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传统文化传承情况,本人以传统文化渗透为主要着眼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措施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1.教师以身作则,热爱传统文化
初中学生基本处于14岁左右的年纪,他们对知识充满着渴望与向往,求知欲强烈,对博古通今的教师充满着尊敬和崇拜,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对教师的依附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是组织者和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客观事实,以身作则,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了解和掌握,去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重视、热爱、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试想,当教师在课堂上流利而富于感情地背诵一首又一首唐诗宋词的时候,讲台下的学生能不为之惊叹折服吗?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穿插传统文化的讲解时,博古通今,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讲台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能不流露出崇拜钦佩的眼神吗?当教师本身热爱、了解传统文化,以身作则时,学生才能如老师一般,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2.教师深度挖掘教材,探寻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入选的古代文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部编版教材,更是加大了传统文化的比重。因此,让学生立足于语文教材,充分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随机插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常规的语文学习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先生的人物形象过程中,可适当插入我国传统宿儒们学识渊博、恪守传统伦理道德、求学严谨刻苦等共同点,让学生在结合传统文化来分析先生形象特点过程中,对三味书屋的先生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再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分别用牡丹、菊花和莲花来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当代学生对花语都有一些了解,比如玫瑰代表爱情,康乃馨代表对母亲的爱,但对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下花的意象却并不一定了解。当老师带领学生了解牡丹、菊花和莲花这三种意象的文化内蕴后,学生也就更容易了解这三种类型的人群了,尤其更容易体会周敦颐既不想隐逸于世,又不愿意同流合污,最后在污浊官场中选择出淤泥而不染的折衷的为人处世态度,和高洁傲岸、洁身自好的品格。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教师肯当一个有心人,总能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3.课内延伸课外,学习传统文化
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学会将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课外。专门开设的国学课、常规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这些毕竟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范围内进行,难免有需要补充之处。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传统文化的咀嚼尚未过瘾、齿颊留香的时候,当学生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与求知欲望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寻找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途径和正确方法[2]。比如,学习《世说新语》后,想必学生对聪敏的小谢道韫和率真的小元方有了做更进一步了解的想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如何在图书馆、书店、电子书网站搜索《世说新语》书籍,甚至关于谢道韫和元方的文章、作品。再如《吕氏春秋》之《穿井得一人》,对于这种以讹传讹的现象,学生想必是很能感同身受和共鸣颇深的,教師可在学生仍保有求知热情的情况下,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去自主搜索吕不韦和《吕氏春秋》的相关资料,并同学间相互分享。在资料搜索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交流分享中加深对传统文化和人物吕不韦的分析与见解。传统文化渗透无处不在,课堂、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学习的阵地,教师在大语文的教学观的指导下,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展拳脚,做出自己的一分贡献。
结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言文、古代诗歌,莫不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是现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七大学科中更为靠近传统文化的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涵养,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丰富的学识去感染、影响学生,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延伸中,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用传统文化去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 梁少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 2017(21):113-114.
[2] 熊淑芳. 渗透传统文化,让初中语文教学多一点韵味[J]. 长江丛刊, 2017(26):102-10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措施
前言:随着国家和地方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近年来各地学校掀起了以“国学热”为主要形式的传承传统文化的风潮。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实施中,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传统文化传承情况,本人以传统文化渗透为主要着眼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措施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1.教师以身作则,热爱传统文化
初中学生基本处于14岁左右的年纪,他们对知识充满着渴望与向往,求知欲强烈,对博古通今的教师充满着尊敬和崇拜,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对教师的依附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是组织者和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客观事实,以身作则,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了解和掌握,去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重视、热爱、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试想,当教师在课堂上流利而富于感情地背诵一首又一首唐诗宋词的时候,讲台下的学生能不为之惊叹折服吗?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穿插传统文化的讲解时,博古通今,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讲台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能不流露出崇拜钦佩的眼神吗?当教师本身热爱、了解传统文化,以身作则时,学生才能如老师一般,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2.教师深度挖掘教材,探寻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入选的古代文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部编版教材,更是加大了传统文化的比重。因此,让学生立足于语文教材,充分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随机插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常规的语文学习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先生的人物形象过程中,可适当插入我国传统宿儒们学识渊博、恪守传统伦理道德、求学严谨刻苦等共同点,让学生在结合传统文化来分析先生形象特点过程中,对三味书屋的先生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再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分别用牡丹、菊花和莲花来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当代学生对花语都有一些了解,比如玫瑰代表爱情,康乃馨代表对母亲的爱,但对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下花的意象却并不一定了解。当老师带领学生了解牡丹、菊花和莲花这三种意象的文化内蕴后,学生也就更容易了解这三种类型的人群了,尤其更容易体会周敦颐既不想隐逸于世,又不愿意同流合污,最后在污浊官场中选择出淤泥而不染的折衷的为人处世态度,和高洁傲岸、洁身自好的品格。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教师肯当一个有心人,总能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3.课内延伸课外,学习传统文化
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学会将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课外。专门开设的国学课、常规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这些毕竟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范围内进行,难免有需要补充之处。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传统文化的咀嚼尚未过瘾、齿颊留香的时候,当学生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与求知欲望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寻找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途径和正确方法[2]。比如,学习《世说新语》后,想必学生对聪敏的小谢道韫和率真的小元方有了做更进一步了解的想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如何在图书馆、书店、电子书网站搜索《世说新语》书籍,甚至关于谢道韫和元方的文章、作品。再如《吕氏春秋》之《穿井得一人》,对于这种以讹传讹的现象,学生想必是很能感同身受和共鸣颇深的,教師可在学生仍保有求知热情的情况下,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去自主搜索吕不韦和《吕氏春秋》的相关资料,并同学间相互分享。在资料搜索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交流分享中加深对传统文化和人物吕不韦的分析与见解。传统文化渗透无处不在,课堂、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学习的阵地,教师在大语文的教学观的指导下,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展拳脚,做出自己的一分贡献。
结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言文、古代诗歌,莫不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是现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七大学科中更为靠近传统文化的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涵养,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丰富的学识去感染、影响学生,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延伸中,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用传统文化去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 梁少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 2017(21):113-114.
[2] 熊淑芳. 渗透传统文化,让初中语文教学多一点韵味[J]. 长江丛刊, 2017(26):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