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邃,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优势。知识要点深邃,为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探究课题。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所以要教给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握着一把金钥匙去开启智慧宝库之门。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加强对学法的指导和研究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挖掘教材深度,培养阅读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培养或体现学科能力的基础。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取的。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和初中是大体一致的,都包括中外古今,都是那些重要的国家、朝代、人物和事件,在某些情况下,还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有着层次上的差异的。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只有温故而无知新,师生都会兴味索然。因此,到了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拓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潜力。
为了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史料的能力,不妨先介绍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也可紧扣教材“引言”,从基本特征、国际国内背景入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通过提问引路,提纲导读、重点探索、疑难突破等多种方法,把学生逐步引导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
二、挖掘“隐性”知识,提示问题的实质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重视人才的高素质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知识记忆型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运用型的飞跃。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加强高中历史隐性内容的教学是培养智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隐性”知识指隐藏在教材中,不为人所注意,需要我们启动思维,深入发掘,才能找到答案的知识。如:一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两线作战的国家;中国古代战役地理位置比较;四大之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1867年美国从俄国购得阿拉斯加,说明19世纪前期俄国曾地跨欧亚美三洲;福州般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御资本主义入侵的一面等,这类知识着眼于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材搬家,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历史,运用“动”的意识、“变”的思维,对同一个知识点尽可能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只有通过挖掘隐性知识,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那种认为历史知识简单易学的偏见,加深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养成反复诵读、深入钻研、以求甚解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史学”,还要有“史识”,能提示历史“隐性”知识和问题的实质,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全面。如分析梁启超这个历史人物,他一生处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启蒙大师、改革家和学者,但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一生进取性与保守性交织在一起,政治上的多面性与思想上的复杂性集于一身。又如,分析美国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解决了资产阶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其措施沒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历史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之上,才具有生命力。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拓展思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提示隐性实质,全面理解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通常是从问题开始的。解决问题的迫切性越强,思维就越活跃。在教学中要时常抓住教材的关键,提示矛盾,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展开讨论,运用历史学科理论和唯物史观评价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比较、提高、评价、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过于浅显明白的问题,是激不起学生思考学习的欲望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上下工夫。比如讲到高二文科选修4的《美国国父华盛顿》中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时,有学生问到美国总统是怎样选出来的?下一届总统是否在上一届总统离任时开始选举?一个总统在任时间的是否是4年?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清楚的大有人在。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经过课堂上热烈讨论还是不能把讨论结果统一起来,所以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资料,然后整理出一份《美国总统是怎样选举出来的?》的资料,效果很好。
基础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应更多地推陈出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会“学之得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掌握知识,切实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和研究,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开拓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从而达到全面实现素质教学的目的。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所以要教给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握着一把金钥匙去开启智慧宝库之门。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加强对学法的指导和研究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挖掘教材深度,培养阅读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培养或体现学科能力的基础。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取的。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和初中是大体一致的,都包括中外古今,都是那些重要的国家、朝代、人物和事件,在某些情况下,还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有着层次上的差异的。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只有温故而无知新,师生都会兴味索然。因此,到了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拓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潜力。
为了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史料的能力,不妨先介绍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也可紧扣教材“引言”,从基本特征、国际国内背景入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通过提问引路,提纲导读、重点探索、疑难突破等多种方法,把学生逐步引导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
二、挖掘“隐性”知识,提示问题的实质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重视人才的高素质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知识记忆型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运用型的飞跃。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加强高中历史隐性内容的教学是培养智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隐性”知识指隐藏在教材中,不为人所注意,需要我们启动思维,深入发掘,才能找到答案的知识。如:一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两线作战的国家;中国古代战役地理位置比较;四大之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1867年美国从俄国购得阿拉斯加,说明19世纪前期俄国曾地跨欧亚美三洲;福州般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御资本主义入侵的一面等,这类知识着眼于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材搬家,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历史,运用“动”的意识、“变”的思维,对同一个知识点尽可能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只有通过挖掘隐性知识,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那种认为历史知识简单易学的偏见,加深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养成反复诵读、深入钻研、以求甚解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史学”,还要有“史识”,能提示历史“隐性”知识和问题的实质,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全面。如分析梁启超这个历史人物,他一生处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启蒙大师、改革家和学者,但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一生进取性与保守性交织在一起,政治上的多面性与思想上的复杂性集于一身。又如,分析美国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解决了资产阶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其措施沒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历史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之上,才具有生命力。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拓展思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提示隐性实质,全面理解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通常是从问题开始的。解决问题的迫切性越强,思维就越活跃。在教学中要时常抓住教材的关键,提示矛盾,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展开讨论,运用历史学科理论和唯物史观评价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比较、提高、评价、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过于浅显明白的问题,是激不起学生思考学习的欲望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上下工夫。比如讲到高二文科选修4的《美国国父华盛顿》中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时,有学生问到美国总统是怎样选出来的?下一届总统是否在上一届总统离任时开始选举?一个总统在任时间的是否是4年?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清楚的大有人在。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经过课堂上热烈讨论还是不能把讨论结果统一起来,所以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资料,然后整理出一份《美国总统是怎样选举出来的?》的资料,效果很好。
基础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应更多地推陈出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会“学之得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掌握知识,切实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和研究,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开拓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从而达到全面实现素质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