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创新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丰富知识、务实基础、拓展视野,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 思维品质
  一、创新气氛的建立
  1.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作为教师一进课堂,必须抛弃杂念,甩开烦恼,集中精力,进八角色,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教师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2.把激励带进课堂
  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把激励带进课堂,就是教师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科学运用“无错原则”。承认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对学生提出的种种奇怪甚至错误的问题和进行的探索活动,都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坚持“激励”——“你说的真好”、“你真聪明”……教师用充满艺术的语言。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激励学生好学上进,让学生获得创新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3.创设创新性学习的情境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新性,并以创新者的身份进入到设置的课堂情境中去,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新性的良好情境。
  二、完善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思维
  1.倡导独立见解,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由于学生的结论是动了一番脑筋得出的,所以往往会有顿悟的感觉。学生亲身体验了分析评价的过程,探求真知的过程,兴趣大增,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能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火花,因此,特别具有独创性。例如在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次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有的同学则认为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促进中国的强大,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认为自己是很强大,不需要和外国交往,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的落后。这样在讨论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突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性的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一种定势心理。这种定势心理会严重地妨碍人们的创新思维活动的开始。不克服这种不良的定势心理,思维就不会活跃,知识就难以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定势心理,引导学生善于从新的观点和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学的经验得知,学生在评价人物和事件时,往往用好和坏来划分是好人好事。还是坏人坏事,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行不通。以评价历史人物来说。有一贯表现好的。也有一贯表现坏的,有先好后坏的,也有先坏后好的。也还有不好不坏的人。例如,怎样评价左宗棠?我提示学生,要根据左宗棠不同时期,不同表现来评价:
  太平天国时代:左宗棠是一位湘军将领,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洋务运动前期: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之一。
  19世纪中期: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可算是一位民族英雄。
  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突破了思维定势,而且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3.重视质疑探究,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形成。批判思维以“怀疑——探究——重建”为特征,其中,怀疑是出发点,探究是支点,重建是目的。它是可以帮助人克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等陋习的自觉思维。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感,鼓励学生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怀疑老师、敢于怀疑权威。比如:有的同学认为岳飞就是民族英雄。不管学生们这些问题提得是否正确,老师都不能轻易否定。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4.启发放飞想象,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的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说想象是创新力,一切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创新性想象。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在“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重大的发明以及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后会有哪些发明昵?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流畅。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重视学科活动
  活动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教师要充分重视历史学科活动课,使创新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初中历史是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性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用适当的创新性教学形式、创新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语言来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培养学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书面表达的训练可以与口头表达结合起来,如讲历史故事之前,要让学生写发言稿。因为只有把提纲写好,才能进一步写出条理分明的文章来。
  2.丰富课外活动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隘了。教师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等,鼓励学生从剪报、贴报到自己办报。还可让学生准备一个“历史随笔集”,自己给这个集子命名,自己设计封面,自己给这个集写一篇创刊词,再定期将自己的对历史感想纳入“集子”里。应该说这个“历史随笔集”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园地,提高了他们创新的技能和素质。我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比赛,讲历史故事比赛,历史知识抢答比赛,历史讨论课和历史辨论会等,举办这些历史活动课确实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历史课教学形式灵活,喜欢参与,因为激发了学习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并能联系实际去考虑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意义所在。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目标,应当引起每个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才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成功的课堂,不但是学生暴露各种疑问、困难
从观察世界,引入生活活水、坦露心灵,抒发真情实感、因材施教,激活个性思维、尊重学生,倡导求异创新四个方面,对小学生作文个性培养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齐齐哈尔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它通过对总需求的作用影响短期产出水平,并通过资本形成的作用,
随着"医养结合"模式的正式推出,包括康复医疗等在内医技类专业人才需求量猛增,为此,中、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院校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增设相关专业,科学优化医技类专业结构,实
生物学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在教学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需改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为了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创新已刻不容缓。基于
[摘要] 兴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可以通过营造氛围增强阅读兴趣;创造条件激发阅读兴趣;激励引导巩固阅读兴趣;笔记写作提升阅读兴趣。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积学的捷径,是治学的起点。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