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并快乐着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19岁的我来到涟钢炼铁厂,当上了一名炉前工。刚来的时候,也没什么梦想或者奢望,只想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一个领导和同事们都认可的好炉前工。所以,我当时干起活来干得比谁都勤快,只要是班长安排的,从不挑肥拣瘦,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更是下苦心钻研,向领导学、向技术员学、向老师傅们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我不放过每一次检修、抢修的学习机会,从为师傅们搬工具打下手干起,学习师傅们处理炉前故障的方法,增加实战经验。硬是凭着这股子永不认输的倔劲,不到半年我就掌握了炉前工作的核心操作技术,成为班里的生产骨干。
  炉前工的确辛苦,体力劳动多,但我认为炉前工作不光是卖体力,更多的是需要技能、技术。就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我们多学习,少用劲,用巧劲。因此,虽然在别人眼里,炉前工又苦又累,但我总是苦中求乐,如饥似渴的学习岗位技能,梦想早日在炉前岗位做到独当一面。为了尽快掌握炉前操作技能,工作之余,我克服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困难,忙着学习,忙着“充电”,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高炉炉前操作技术》,把厚厚的一本书背熟、吃透……我纯熟的炉前操作技能就是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磨练与积累中逐步成熟的。现在我那书架上陈列的数十本《高炉炉前工》、《高炉炉前工问答》、《高炉炼铁生产》《炼铁》等各种书刊杂志以及那书本上汗渍渍的指纹,应该就是我从只有高中学历的农村小伙,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炉前技师的最好见证。
  选择了炉前工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16年的炉前一线工作,养成了我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细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下班后为了及时了解高炉的生产情况,经常打电话到高炉询问。2010年8月14日晚上约11点钟,我习惯性地打电话到高炉询问生产情况,值班室告诉我,因为西渣渣处理转鼓停转,造成西渣转鼓内大量渣子堆积,并引起西渣冲渣沟内大量红渣堆积,他们已经通知渣处理和准备班的人员来处理了,估计要一天时间才能清理出来,现在的情况是西边铁口已经无法出铁,而东边只有一个铁口能出铁。我当时一琢磨:如果长时间一个铁口出铁的话,会严重影响高炉生产,如果东边再出现问题的话,就只能休风了。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即赶到高炉,查看了现场,发现工作量相当大,所有人员都有一种畏难情绪。我迅速把人员分成两组,渣处理组的人员清理转鼓,炉前这组清理冲渣沟内红渣。我知道只有带头干并鼓动大家的干劲才可能尽快清理出来,所以我第一个带头跳进沟内进行清理,经过近六个小时的奋力拼搏,终于转鼓可以转动,冲渣沟内通畅,我和弟兄们在晨曦中穿着湿透的工作服发出疲惫而自豪的微笑。
  作为炉前技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能指导本高炉正常和特殊炉况下的炉前操作,更要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记得2010年刚刚调入六号高炉工作,发现六号高炉铁口堵口经常冒泥,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浇注泥套的深浅范围是堵口冒泥的关键因素所在,而泥套深度是根据液压泡的最大行程获得,经过多次试验,我确定了泥套的深度在30—100㎜适宜,这一参数的建立和泥套实施浇注后,基本保證了堵口不再冒泥;还有六号高炉在投产几年中铁口框架不断烧损,在灌浆和确保泥套完整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成为了六号高炉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我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发现灌浆是惟一解决的办法,我就从灌浆存在的问题入手:首先是对灌浆点的确定,其次是灌浆的压力,再是灌浆后的养身。通过此三点的改进,一下扭转了六号高炉铁口框架不断烧损的局面。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工作中我体会到,只有大家的技术素养都提高了,企业的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调入六号高炉后,我结合实际情况,和六高炉的同事一起编写了六高炉炉前三大操作规程,并在对炉前的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后,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参数,结合武钢的操作经验,为炉前各岗位的设备编写了《炉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及各岗位的作业标准进行技术量化,不断完善炉前的各项规程。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小高炉工作经验及大高炉工作的新特点,编写了《炉前日常操作的基本要领》和《特殊炉况下的炉前操作》,为炼铁炉前工整体技术素养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再辉煌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再高的荣誉也只是鼓励。这些年来,我先后荣获了1998年、1999年公司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娄底市“五四”青年奖章,2004年、2007年炼铁厂生产管理标兵,2008年公司劳动模范。这些荣誉的背后,有我对高炉炉前工作的不懈追求,更多的是各级领导的关怀,家人的支持,同事兄弟的理解与配合。我要感谢他们,我绝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我要把现在的荣誉作为新的起点,永葆劳模本色,发扬传统,坚定信念,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为涟钢重塑辉煌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我今年73岁,从1958年进厂到1994年退休,在涟钢工作了36个春秋,看到涟钢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身为一个老涟钢人,我想跟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58年的涟钢,还是一片荒山黄土,我们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瓜菜粮,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炼铁工人靠的是手扒肩挑铁块,炼钢工人靠的是捣固机筑炉,轧钢工人靠的是钳子拖钢筋;辅材工人靠的是手工破白云石,那时的创业,说有多艰苦就有多艰苦,我们硬是凭着自己坚定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涟钢由长期盈利到突然亏损,娄底人疑惑重重,“涟钢怎么了?!”  经过深刻反思改进,全员艰苦拼搏,2011年,涟钢钢铁主业比2010年减亏24亿余元。今年4月,钢铁主业和集团实业实现双双盈利。  涟钢开始站起来。娄底人互相打听,“这几年涟钢是怎么做的?!”  挖潜增效,成本领先锤炼“钢筋铁骨”  8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世界一流水平的工艺装备。在湖南最大工业企业、中国十大钢铁企业
期刊
我于1994年进厂,一直从事维修工作。在十几年的维修工作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没有吃苦耐劳、精细做事的精神,是搞不好设备维修的。  大家都知道,当维修工人干的是又脏又累又要技术的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收入还不高,苦、脏、累不说,很多人还不理解。所以,干我们这一行,没有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难以坚持下来的。正因为如此,不少同行搞不了多久就转行干别的去了。也许我这个人有点固执,或者讲霸得蛮,我一
期刊
我的人生格言是“再优越的工作,不用心也足以荒废;再平凡的岗位,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  我来自信息自动化中心,现任炼铁控制二区主管。有人说我是一个有奇特福分的人,这一点不假。今年三十多一点的我就拥有了中南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成为了公司测控一体化技能带头人;先后获得了公司劳动模范、娄底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今年还光荣当选
期刊
从我懂事起,我对涟钢、对焦化厂就怀有一颗由衷的感恩之心。我的父母生养我和妹妹,一家四口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父亲70年代进厂,在涟钢搞了好几个单位。那时父亲的工资很低,母亲没有工作,又常年生病,家里非常困难,到82年我母亲因病去世时,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在我们家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是涟钢,尤其是父亲所在的单位,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不只是物资上帮助,精神上安慰,組织上、单位上、各级领导还想方设
期刊
我于1993年9月参加工作,开始在品质部从事轧钢质量检测工作。2000年4月至今,先后在棒材二厂、棒材厂、棒带材厂从事轧钢工、精轧调整工、班长、区长工作,被聘为公司特级技师A,现任棒带材厂棒二车间技术员。  2000年4月,我从品质部调入棒材二厂从事轧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工作领域。为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开始了探索轧钢专业技能之路:每天在下班后首先到圖书馆翻阅资料, 刻苦学习
期刊
我来自210转炉厂,在炼钢作业区甲1班担任班长、主炼钢工。2010年度被评为公司劳模。    炉台就是我的家    2007年7月14日,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涟钢工作,这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难忘的日子。通过一周的安全培训,我身穿崭新的铁红色工装,分配在一炼轧厂转炉车间担任转炉炉前工时,心情难以平静。一个想法充满我的脑海:炼钢平台是我人生的起跑线,炉台就是我的家!  古人说,“安命,先要安家。”而我却认为,
期刊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普惠性特征日益体现。从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到全民医疗保险、全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形成与快速覆盖,再到保障性住房及其他福利供给的大幅增长,我国社会保障不同程度地惠及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这不仅是社保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权保障事业推进的重要标志。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坚持并巩固普惠
期刊
我于1983年参加工作,1986年调到现能源中心变检车间外线一班工作,一干就是27年,目前还奋战在外线检修工作第一线。别看我说得好像轻巧,可了解这个行当的人都知道,外线检修工作充满艰险。我们外线一班管辖着全公司4条220kV高压进线和高、低压架空线路,总长度有三百来公里,遍及涟钢各个角落及周边农村的荒山野岭。确保这些线路安全运行,我们必须与高压电、高空作业打交道,干的是重体力活;穿行于山野丛林之中
期刊
历史沿革    涟钢位于湖南中部娄底市,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投产,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从最初年产钢规模5万吨的小钢厂发展成主体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由型棒材为主调整到板带材为主的长流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从炼焦、烧结、冶炼到轧钢等一整套全流程工艺装备,产品用户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钢800万吨综合规模,总资产37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