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幼儿教学时,小调儿歌伴奏对音乐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然而在幼儿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能熟练应用儿歌伴奏的情话。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乐理范畴中的简谱和转调,以期探讨一些小调儿歌钢琴伴奏的经验和技巧。
关键词:幼师专业 儿歌伴奏 简谱 转调
钢琴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能够让音乐更加富有魅力。钢琴课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弹奏钢琴是学好音乐的基础。并且随着课程的深化改革,儿歌钢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也越来越重要,从选修课程发展为必修课程。所以,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儿歌钢琴伴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不用过多培养基础乐理知识,而是应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提高学生的儿歌欣赏能力和儿歌节奏理解能力。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儿歌伴奏能力。
一、儿歌伴奏能力培养的相关价值
传统的儿歌伴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儿歌的钢琴伴奏仅仅起到给學生的展示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在没有充分理解知识的情况下,就进行大量的练习。这很容易导致学生进行机械性的弹奏儿歌伴奏,失去音乐的灵活生动,甚至还会影响儿歌表演整体的不和谐。但是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因此,在钢琴伴奏教学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而不是让其一味的反复练习。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总是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读谱能力等,需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出现在儿歌演奏中的伴奏音型能够耳熟能详。例如柱式和弦的音型,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掌握和弦的正确操作,在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再进行转位指法和触键操作的练习,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具备充足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钢琴弹奏的方法,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教授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钢琴伴奏的能力。除此之外,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儿歌节奏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保证学生进行钢琴伴奏时能够配合好儿歌演唱。
二、 提升小调儿歌钢琴伴奏能力的措施
(一)、掌握基本乐理
在儿歌伴奏的教学中,钢琴弹奏方式、教学进度、乐理与和声基础知识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笔者将会结合经验丰富的专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分析基本乐理范畴中的简谱和转调。缺乏简谱和转调的能力,容易导致学生儿歌演奏机械化、刻板华,失去演奏的灵魂,影响学生独立编配和谐的能学生独立编配和谐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并没有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基础概念的能力,对于基础概念,教师只是一带而过,还没有等学生充分理解基础概念,就已经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混乱。
(二)、培养较强的综合能力
钢琴伴奏是一门应用技术,能够体现伴奏者综合能力的高低。钢琴伴奏能力体现在多方面,需要同时具备多种音乐技能和伴奏能力。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钢琴技能与和声基础,同时还要伴奏者具备多种风格的伴奏织体,对于不同的类型的音乐作品,能够即兴编配出合适的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还需要伴奏者具备即兴应变能力,快速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并为其设计匹配的伴奏音型。除此之外,伴奏者还需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所以,钢琴伴奏需要重视整体性,每个伴奏环节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影响整个音乐作品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三)、伴奏织体
钢琴伴奏种类丰富多样,但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基本形式:柱式伴奏织体、半分解和弦式织体、全分解和弦式织体。
(1)柱式和弦伴奏织体
柱式和弦伴奏织体是一种以和弦为原型的伴奏形式,这种伴奏类型声音饱满、气势磅礴、雄伟庄严,适用于进行曲和歌颂性音乐题材。比如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通过柱式和弦伴奏展现了新中国少年一代的蓬勃朝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气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誓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在儿歌伴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传达作品的内容,在进行朗诵歌词、学唱歌曲等环境,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既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2)半分解和弦式织体
半分解和弦式织体是指的是和弦中的一个音与另两个音相互交替弹奏的一种音型,具有节奏感强、活泼欢快的特色。比如儿歌《哇哈哈》,通过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展示出孩子活泼欢乐的样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生,感知音乐,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3)分解和弦式织体
分解和弦式织体是一种常用的伴奏织体,以和弦的分解形式出现,具有柔和、抒情、婉转的特点。比如在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就充分体现了抒情流畅的特色,通过描述在北海上荡舟游玩的场景,抒发了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在讲授伴奏时,教师还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带领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在遵循伴奏的公式格律下,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色进行编配儿歌伴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为同一首音乐作品设计多个伴奏方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情感、故事背景等选择不同的伴奏织体。
(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重视儿歌伴奏能力
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课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儿歌伴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儿歌伴奏比赛,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比拼和交流,提高自身的儿歌伴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期末考核中加入儿歌伴奏能力测试的内容,通过评价学生的儿歌伴奏的技巧运用情况,加深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儿歌伴奏能力。
三、结语
儿歌伴奏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于各类学校而言,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通过生活实际和真实教学情况开展相应的钢琴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和海霞.钢琴教学中学生儿歌伴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10)
[2]贾茸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科技风.2020(05)
王越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9年8月 籍贯:江苏无锡,工作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专业:音乐学 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学历:在职研究生 职称:助教 单位所在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正街123号 邮编:710105
关键词:幼师专业 儿歌伴奏 简谱 转调
钢琴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能够让音乐更加富有魅力。钢琴课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弹奏钢琴是学好音乐的基础。并且随着课程的深化改革,儿歌钢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也越来越重要,从选修课程发展为必修课程。所以,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儿歌钢琴伴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不用过多培养基础乐理知识,而是应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提高学生的儿歌欣赏能力和儿歌节奏理解能力。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儿歌伴奏能力。
一、儿歌伴奏能力培养的相关价值
传统的儿歌伴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儿歌的钢琴伴奏仅仅起到给學生的展示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在没有充分理解知识的情况下,就进行大量的练习。这很容易导致学生进行机械性的弹奏儿歌伴奏,失去音乐的灵活生动,甚至还会影响儿歌表演整体的不和谐。但是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因此,在钢琴伴奏教学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而不是让其一味的反复练习。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总是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读谱能力等,需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出现在儿歌演奏中的伴奏音型能够耳熟能详。例如柱式和弦的音型,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掌握和弦的正确操作,在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再进行转位指法和触键操作的练习,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具备充足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钢琴弹奏的方法,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教授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钢琴伴奏的能力。除此之外,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儿歌节奏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保证学生进行钢琴伴奏时能够配合好儿歌演唱。
二、 提升小调儿歌钢琴伴奏能力的措施
(一)、掌握基本乐理
在儿歌伴奏的教学中,钢琴弹奏方式、教学进度、乐理与和声基础知识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笔者将会结合经验丰富的专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分析基本乐理范畴中的简谱和转调。缺乏简谱和转调的能力,容易导致学生儿歌演奏机械化、刻板华,失去演奏的灵魂,影响学生独立编配和谐的能学生独立编配和谐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并没有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基础概念的能力,对于基础概念,教师只是一带而过,还没有等学生充分理解基础概念,就已经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混乱。
(二)、培养较强的综合能力
钢琴伴奏是一门应用技术,能够体现伴奏者综合能力的高低。钢琴伴奏能力体现在多方面,需要同时具备多种音乐技能和伴奏能力。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钢琴技能与和声基础,同时还要伴奏者具备多种风格的伴奏织体,对于不同的类型的音乐作品,能够即兴编配出合适的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还需要伴奏者具备即兴应变能力,快速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并为其设计匹配的伴奏音型。除此之外,伴奏者还需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所以,钢琴伴奏需要重视整体性,每个伴奏环节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影响整个音乐作品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三)、伴奏织体
钢琴伴奏种类丰富多样,但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基本形式:柱式伴奏织体、半分解和弦式织体、全分解和弦式织体。
(1)柱式和弦伴奏织体
柱式和弦伴奏织体是一种以和弦为原型的伴奏形式,这种伴奏类型声音饱满、气势磅礴、雄伟庄严,适用于进行曲和歌颂性音乐题材。比如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通过柱式和弦伴奏展现了新中国少年一代的蓬勃朝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气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誓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在儿歌伴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传达作品的内容,在进行朗诵歌词、学唱歌曲等环境,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既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2)半分解和弦式织体
半分解和弦式织体是指的是和弦中的一个音与另两个音相互交替弹奏的一种音型,具有节奏感强、活泼欢快的特色。比如儿歌《哇哈哈》,通过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展示出孩子活泼欢乐的样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生,感知音乐,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3)分解和弦式织体
分解和弦式织体是一种常用的伴奏织体,以和弦的分解形式出现,具有柔和、抒情、婉转的特点。比如在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就充分体现了抒情流畅的特色,通过描述在北海上荡舟游玩的场景,抒发了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在讲授伴奏时,教师还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带领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在遵循伴奏的公式格律下,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色进行编配儿歌伴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为同一首音乐作品设计多个伴奏方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情感、故事背景等选择不同的伴奏织体。
(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重视儿歌伴奏能力
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课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儿歌伴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儿歌伴奏比赛,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比拼和交流,提高自身的儿歌伴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期末考核中加入儿歌伴奏能力测试的内容,通过评价学生的儿歌伴奏的技巧运用情况,加深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儿歌伴奏能力。
三、结语
儿歌伴奏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于各类学校而言,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通过生活实际和真实教学情况开展相应的钢琴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和海霞.钢琴教学中学生儿歌伴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10)
[2]贾茸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科技风.2020(05)
王越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9年8月 籍贯:江苏无锡,工作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专业:音乐学 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学历:在职研究生 职称:助教 单位所在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正街123号 邮编:7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