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最新应用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以小组或团队为主的教学形式,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性和新闻评论课程的应用特征相契合。尝试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场“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式学习,同时丰富新闻评论课程教学理论。
[关 键 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新闻评论课程;课程展演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34-02
新闻评论是新闻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新闻评论课程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评论类型等理论部分,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如何相对正确地向读者、听众、观众解读新闻时事,用带有预见性的观点和广博丰富的背景知识、理论、材料赢得读者。特别是要发现并培养具有高水平文字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能力的学生。然而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更多的是知识讲授型,重理论轻实践,以老师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有限。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注重学生兴趣和经验,强调思维和行动的教学理念,对新闻评论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起源于德国,最先应用于职业教育,以应对当时德国人才培养不足,各界呼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确定教学中的行动产品,并由此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及全面的学习,达到同时锻炼智力及体力的目的。
“行动导向”的概念于1982年引入我国,其中姜大源教授在《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中指出,行动导向教学核心是以学生為中心,教师从原先的中心地位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赵志群教授提出,教无定法,行动导向教学是以一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统称,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按照行动的复杂程度,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分为“实验导向性教学”“问题导向性教学”“项目导向性教学”三个层次。其中“项目导向性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培养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在处理学生和老师位置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现式的学习,而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激励学生动手尝试;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实践性比较强的综合性问题,强调思维和行动的统一性,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方式上,教无定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综合使用;在组织形式方面,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新闻评论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思辨精神、创新能力的课程目标相契合。在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老师设置适当的实践任务,以分组呈现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创意探索,在协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有意或无意的状态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建构,从而发现、学习与巩固知识,并增强学生的新闻专业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与他人交往中,在认知结构与外在客观结构间相互作用之中,促使自身的认知结构不断调整与变化,即“同化”与“顺应”,进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新闻评论课程中,在同学掌握了新闻评论的结构、选题、要素、评论标题和新闻评论类型等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建、策划一档新闻评论栏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建构、重构、解构的循环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习与巩固知识。
(一)项目筹备:趣味活动做动员,组建新闻评论栏目团队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争取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感受到创意、放飞思维的魅力,首先以趣味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活动一方面活跃气氛,一方面告诉学生不要固守思维,敢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看待事情,评价事情。
活动之后,趁着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报号“1、2、3、4、5、6、7、8、9、10”的形式组建10个小组,成立10个新闻评论栏目,并把时间和教室交个他们,让自己想办法把本小组的人组建到一起,同时完成选组长和拟定新闻评论栏目名称、小组口号的任务。最终各组经过讨论和创意,组建10个新闻栏目:《N次方》《九局》《莫知二五》《家事》《敢竭鄙怀》《明镜》《渡河香象》《说评社》《评新而论》《茶馆》。
(二)下达任务:模拟“选题会”,每周进行小组新闻评论选题“竞演”
结合课程进程,每周安排2组,每组进行15~20分钟的课堂新闻评论栏目呈现,上场的顺序不是按小组的次序,而是由每个小组“报选题”,最受欢迎的选题、得票最多的小组筹备下周的新闻评论栏目展演。
通过“报选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新闻评论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判断、新闻评论标题的拟定、新闻评论栏目的策划设计等进行应用并总结;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上台“报选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注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其他人对你或对你讲的内容留有印象?”“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已有资源?”“不要人为地进行自我限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用不一样的方式呈现新闻评论。 (三)项目呈现:被选定小组进行本组新闻评论栏目呈现
在“报选题”环节被大家认可的小组,筹备下周的新闻评论栏目展演,老师结合小组展演情况点评,并由其余9个小组打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上台展演小组的分数。经过各个小组的比拼,最终10个新闻栏目组确定并优化各自的评论选题:“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应对教科书式耍赖”“网友到底是猪队友还是神助攻”“校园欺凌,年龄不是你脱罪的借口”等。
(四)课程展演:花样宣传,进行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
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有其自由意志,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个体就会努力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强调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认为教学的功能不应仅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而应为学生提供一种场景,促使他们自发开展学习,来实现自我的提升。在新闻评论教学实践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自我展现的心理需求,最后为学生创设了一场以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主的、对外开放的“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
展演之前,引导学生自己组成宣传策划小组,进行展演活动的整体策划和宣传,老师负责配合、协调、指导。由于前期每个小组都经历了选题、拍摄、课堂比拼等环节,各个团队的凝聚力、团队意识已形成,学生充分主观能动性自发策划了为期5天的动态花样宣传,如线上发公众号新闻、QQ说说、微信朋友圈H5广告、邀请函,线下张贴海报、制作展演广告视频等。师生共同期待最后的课程展演。
(五)教学总结反思
通过此次对新闻评论课程改革的尝试,举办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学生得到了锻炼,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但展演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安排太紧凑、展演时间太长、场地设备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会在后续的展演、课程改革过程中进行调整,秉着“一切为学生”的理念,怀着“激发学生创意”的宗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敢于创新,体会不一样的新闻评论。
三、总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的方法,以小组或团队为主的形式对《新闻评论》此类重实践性、业务性的课程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和课程的特点灵活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魅力,同时在建构、发现问题中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许椿.新闻评论课程的定位是什么[J].新聞知识,2007(3):53-54.
[2]Jank.W,Meyer.H.Didaktische Modelle. Frankfurt am Main:Cornelsen Scriptor[J].Neute Lektion: Handlu-ng
sorientierte Unterricht, 1991(S).337-374.
[3]黄方惠,赵志群.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J].教育, 2015(5):76-77.
[4]李娟.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6(29):122-124.
[5]邹欣,朱方.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新闻评论课程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5(11):83-84.
[关 键 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新闻评论课程;课程展演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34-02
新闻评论是新闻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新闻评论课程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评论类型等理论部分,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如何相对正确地向读者、听众、观众解读新闻时事,用带有预见性的观点和广博丰富的背景知识、理论、材料赢得读者。特别是要发现并培养具有高水平文字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能力的学生。然而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更多的是知识讲授型,重理论轻实践,以老师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有限。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注重学生兴趣和经验,强调思维和行动的教学理念,对新闻评论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起源于德国,最先应用于职业教育,以应对当时德国人才培养不足,各界呼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确定教学中的行动产品,并由此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及全面的学习,达到同时锻炼智力及体力的目的。
“行动导向”的概念于1982年引入我国,其中姜大源教授在《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中指出,行动导向教学核心是以学生為中心,教师从原先的中心地位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赵志群教授提出,教无定法,行动导向教学是以一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统称,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按照行动的复杂程度,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分为“实验导向性教学”“问题导向性教学”“项目导向性教学”三个层次。其中“项目导向性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培养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在处理学生和老师位置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现式的学习,而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激励学生动手尝试;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实践性比较强的综合性问题,强调思维和行动的统一性,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方式上,教无定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综合使用;在组织形式方面,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新闻评论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思辨精神、创新能力的课程目标相契合。在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老师设置适当的实践任务,以分组呈现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创意探索,在协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有意或无意的状态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建构,从而发现、学习与巩固知识,并增强学生的新闻专业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与他人交往中,在认知结构与外在客观结构间相互作用之中,促使自身的认知结构不断调整与变化,即“同化”与“顺应”,进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新闻评论课程中,在同学掌握了新闻评论的结构、选题、要素、评论标题和新闻评论类型等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建、策划一档新闻评论栏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建构、重构、解构的循环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习与巩固知识。
(一)项目筹备:趣味活动做动员,组建新闻评论栏目团队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争取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感受到创意、放飞思维的魅力,首先以趣味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活动一方面活跃气氛,一方面告诉学生不要固守思维,敢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看待事情,评价事情。
活动之后,趁着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报号“1、2、3、4、5、6、7、8、9、10”的形式组建10个小组,成立10个新闻评论栏目,并把时间和教室交个他们,让自己想办法把本小组的人组建到一起,同时完成选组长和拟定新闻评论栏目名称、小组口号的任务。最终各组经过讨论和创意,组建10个新闻栏目:《N次方》《九局》《莫知二五》《家事》《敢竭鄙怀》《明镜》《渡河香象》《说评社》《评新而论》《茶馆》。
(二)下达任务:模拟“选题会”,每周进行小组新闻评论选题“竞演”
结合课程进程,每周安排2组,每组进行15~20分钟的课堂新闻评论栏目呈现,上场的顺序不是按小组的次序,而是由每个小组“报选题”,最受欢迎的选题、得票最多的小组筹备下周的新闻评论栏目展演。
通过“报选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新闻评论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判断、新闻评论标题的拟定、新闻评论栏目的策划设计等进行应用并总结;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上台“报选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注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其他人对你或对你讲的内容留有印象?”“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已有资源?”“不要人为地进行自我限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用不一样的方式呈现新闻评论。 (三)项目呈现:被选定小组进行本组新闻评论栏目呈现
在“报选题”环节被大家认可的小组,筹备下周的新闻评论栏目展演,老师结合小组展演情况点评,并由其余9个小组打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上台展演小组的分数。经过各个小组的比拼,最终10个新闻栏目组确定并优化各自的评论选题:“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应对教科书式耍赖”“网友到底是猪队友还是神助攻”“校园欺凌,年龄不是你脱罪的借口”等。
(四)课程展演:花样宣传,进行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
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有其自由意志,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个体就会努力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强调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认为教学的功能不应仅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而应为学生提供一种场景,促使他们自发开展学习,来实现自我的提升。在新闻评论教学实践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自我展现的心理需求,最后为学生创设了一场以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主的、对外开放的“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
展演之前,引导学生自己组成宣传策划小组,进行展演活动的整体策划和宣传,老师负责配合、协调、指导。由于前期每个小组都经历了选题、拍摄、课堂比拼等环节,各个团队的凝聚力、团队意识已形成,学生充分主观能动性自发策划了为期5天的动态花样宣传,如线上发公众号新闻、QQ说说、微信朋友圈H5广告、邀请函,线下张贴海报、制作展演广告视频等。师生共同期待最后的课程展演。
(五)教学总结反思
通过此次对新闻评论课程改革的尝试,举办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学生得到了锻炼,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但展演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安排太紧凑、展演时间太长、场地设备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会在后续的展演、课程改革过程中进行调整,秉着“一切为学生”的理念,怀着“激发学生创意”的宗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敢于创新,体会不一样的新闻评论。
三、总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的方法,以小组或团队为主的形式对《新闻评论》此类重实践性、业务性的课程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和课程的特点灵活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魅力,同时在建构、发现问题中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许椿.新闻评论课程的定位是什么[J].新聞知识,2007(3):53-54.
[2]Jank.W,Meyer.H.Didaktische Modelle. Frankfurt am Main:Cornelsen Scriptor[J].Neute Lektion: Handlu-ng
sorientierte Unterricht, 1991(S).337-374.
[3]黄方惠,赵志群.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J].教育, 2015(5):76-77.
[4]李娟.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6(29):122-124.
[5]邹欣,朱方.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新闻评论课程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5(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