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心去呵护、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是现代诗,在共同欣赏完这四首诗后,我想让学生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的人生体验,展示自己的个性,感受创造的乐趣,同时在写作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特点。自习课上,我在班内徘徊,发现有一个女生书下面压着一首小诗,我鼓励她读出来。对她的诗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感到学生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应及时鼓励。就在班里举办了“诗人园地”,还把其中的优秀作品贴在展板上在校内展出。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同学们都自豪地说:“我也会做诗了。”
2 提供机会,重视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究,主动去合作,自己去获取呢?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自己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教科书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3 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有效的互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桌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语文七年级(上)有个口语交际,是“采访任课教师”,一开始布置这个作业,只是考虑锻炼一下学生的胆识。分成10人一组,同学们意见很大,认为人多,分工不均,不能人人参与,按照同学们的意见分成4人一组,采访的时间、内容、谁提问、谁记录、谁汇报,都让他们自己商量,我只是在三天后听汇报。三天后在约定的时间,恰巧教研室来听我课,我有点犹豫:这堂课内容改不改,采访任课教师的任务不知道完成的怎么样,我有点听天由命地开始了这堂课。结果,同学们的汇报和在课堂上临时进行的采访活动令我和听课教师刮目相看。学生的参与精神与口头表达能力深深感动了我,也启发了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
4 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知识
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互相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外延,丰富内涵。①向课外开放,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②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历史课开放,学习历史故事、人物;向劳技课开放,劳技课本就是一篇篇说明文。③向社会开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家问问老人村名的来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搜集民间传说等。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大自然中去学习。
5 宽容对待学生出现的挫折和失败
新课改提倡“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我在讲《包拯》一课时,课外拓展请学生讲有关包拯的故事。学生们用流畅的语言讲了许多有关少年包青天的故事,得到了我的赞赏。我在准备满意地宣布下课时,看到赵东还高高地举着手。我示意让他讲,他讲得是“铡美案”,语言结结巴巴,故事情节颠三倒四,其他学生有点不耐烦,这时,我没有轻率地让他坐下,而是微笑地说:“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这个故事别的同学没有听过,你愿意再流畅、生动地讲一遍吗?”“愿意!”……
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心去呵护、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是现代诗,在共同欣赏完这四首诗后,我想让学生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的人生体验,展示自己的个性,感受创造的乐趣,同时在写作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特点。自习课上,我在班内徘徊,发现有一个女生书下面压着一首小诗,我鼓励她读出来。对她的诗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感到学生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应及时鼓励。就在班里举办了“诗人园地”,还把其中的优秀作品贴在展板上在校内展出。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同学们都自豪地说:“我也会做诗了。”
2 提供机会,重视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究,主动去合作,自己去获取呢?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自己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教科书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3 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有效的互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桌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语文七年级(上)有个口语交际,是“采访任课教师”,一开始布置这个作业,只是考虑锻炼一下学生的胆识。分成10人一组,同学们意见很大,认为人多,分工不均,不能人人参与,按照同学们的意见分成4人一组,采访的时间、内容、谁提问、谁记录、谁汇报,都让他们自己商量,我只是在三天后听汇报。三天后在约定的时间,恰巧教研室来听我课,我有点犹豫:这堂课内容改不改,采访任课教师的任务不知道完成的怎么样,我有点听天由命地开始了这堂课。结果,同学们的汇报和在课堂上临时进行的采访活动令我和听课教师刮目相看。学生的参与精神与口头表达能力深深感动了我,也启发了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
4 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知识
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互相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外延,丰富内涵。①向课外开放,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②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历史课开放,学习历史故事、人物;向劳技课开放,劳技课本就是一篇篇说明文。③向社会开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家问问老人村名的来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搜集民间传说等。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大自然中去学习。
5 宽容对待学生出现的挫折和失败
新课改提倡“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我在讲《包拯》一课时,课外拓展请学生讲有关包拯的故事。学生们用流畅的语言讲了许多有关少年包青天的故事,得到了我的赞赏。我在准备满意地宣布下课时,看到赵东还高高地举着手。我示意让他讲,他讲得是“铡美案”,语言结结巴巴,故事情节颠三倒四,其他学生有点不耐烦,这时,我没有轻率地让他坐下,而是微笑地说:“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这个故事别的同学没有听过,你愿意再流畅、生动地讲一遍吗?”“愿意!”……
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