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血浆外泌体源性mir-22-5p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来源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本研究主要将探讨血浆外泌体源性rno-miR-22-5p在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设置假手术组及大制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建立缺血5 min、10 min、2 h组。并通过HE染色法对缺血后脑组织受损的程度进行评估。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提取大鼠血浆外泌体以及外泌体源性RNA,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定。使用q RT-PCR方法验证miR-22-5p的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ROC曲线评估miR-22-5p作为诊断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标志物的价值。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脑缺血5 min和10 min组的血浆外泌体源性rno-miR-22-5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且与脑缺血5 min和10 min组对比,脑缺血2 h组的大鼠血浆外泌体源性rno-miR-22-5p表达显著下调(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rno-miR-22-5p在脑缺血5 min的大鼠展现出了极高的诊断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结论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22-5p有可能成为诊断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诊断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常
针对飞行器再入时,再入速度太高的问题,就再入飞行器的减速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减速的目的、意义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攻角的变化与减速增程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最
重复使用运载器是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一次性使用运载器技术日益成熟,世界航天大国都在积极开展重复使用运载器方案探索与关键技术研
一般认为近代福州商会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或1906年,但笔者在梳理相关史料时发现,事实上福州商会在1904年5月即已成立,并参与了1905年全国抵制美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