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牛肉危机竟能引发震动韩国朝野的政治风暴,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却符合很多韩国人的逻辑——牛肉协议不仅威胁到他们的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伤害了他们的民族尊严。
牛肉风波得以扩大发酵,与韩国人“身土不二”(即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就应该吃这块土地上产出的东西)的传统观念,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紧紧相连。
韩国是一个半岛小国,自公元668年新罗统一韩半岛以后,就常遭受外国侵入。为保证政权的完整就必须依托于一个大国,所以长期以来韩国就一直作为中国的属国。19世纪末,俄国和日本开始争夺对韩国的控制权。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建立了殖民统治,结束了朝鲜王朝,随之结束了传统的韩国。1945年,韩国光复不久,想要建立一个独立政府的努力,却因美军占领半岛南部和苏军控制半岛北部,而遭到失败。这条线终于将韩半岛分成了南方与北方。
朝鲜半岛的归属从没有韩民族的话语权,甚至他们自己民族的命运(至今仍被分割成两个国家)都很显然地被其他大国主宰着,这种长期被人左右的心态逐步转化为韩国人自卑的心理,特别是由于韩国文化的本源是汉文化,无论从儒家思想还是汉传佛教法门,都趋近于天朝上国的传教方法,这与韩国本身的特点针锋相对,所以韩国一直处于一种自恋而又自卑的矛盾心态中。
二战以后,全球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韩国的经济也紧紧地依赖美国。美国修筑防共桥头堡,接手了韩国的防务,使韩国省掉一大笔国防开支。特别是随着日本的和平崛起后,极需要向外转移资本、生产力,就近并且同为美军保护下的韩国自然成为其首选。20世纪60年代韩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后终于凭借信息技术优势,韩国经济水平大大领先于其他东亚国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让骨子里矛盾到极点的韩国民众有了富裕的感觉,并找到久违的自尊。
也许是屈辱的历史让这个岛国崛起得名不正言不顺,韩国人的民族忧虑感表露无疑。历史上并未真正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民族国家意识在此时觉醒,并被确定为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按照韩国人的逻辑,要树立新的民族观,不仅需要从经济上保持自己“身土不二”,文化上也急需一场革命,首要的就是“去中国化”。
因为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二战以后,韩国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2005年,韩国将首都汉城这一在汉语中已经使用了600多年的名称改成首尔,即是“去中国化”的重要标志。韩国人在一系列的“除旧”过程中,似乎找到了独立于周围文化圈的感觉,自我的意识过度膨胀之后,他们更想斩断这种文化依附和历史痕迹,于是韩国的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又将目光投向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中国,“取中国化”开始大行其道。
在前段时间,有关韩国人声称要将江陵端午祭、风水、祭孔大典“申遗”;“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并准备向联合国“申遗”;孔子、西施、李时珍被划入“韩国籍”;《本草纲目》、人参、针灸,甚至中医都是韩国人发明的……虚虚实实的类似信息,众说纷纭之中,不断挑动着两国人民的敏感神经,中韩文化摩擦赫然在目。当然,“取中国化”并非是韩国全民的意识,却也代表了一部分极端民族主义者的错误逻辑。
不论是中国人、韩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该认识到,过分地扩张自己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极端危险的;了解各自背后的缺点,有助于双方友好相处。正视文化,尊重历史,抛却偏执,传播宽容,这才是一个民族赢得尊重的基本美德,时代因此才会更加进步。
牛肉风波得以扩大发酵,与韩国人“身土不二”(即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就应该吃这块土地上产出的东西)的传统观念,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紧紧相连。
韩国是一个半岛小国,自公元668年新罗统一韩半岛以后,就常遭受外国侵入。为保证政权的完整就必须依托于一个大国,所以长期以来韩国就一直作为中国的属国。19世纪末,俄国和日本开始争夺对韩国的控制权。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建立了殖民统治,结束了朝鲜王朝,随之结束了传统的韩国。1945年,韩国光复不久,想要建立一个独立政府的努力,却因美军占领半岛南部和苏军控制半岛北部,而遭到失败。这条线终于将韩半岛分成了南方与北方。
朝鲜半岛的归属从没有韩民族的话语权,甚至他们自己民族的命运(至今仍被分割成两个国家)都很显然地被其他大国主宰着,这种长期被人左右的心态逐步转化为韩国人自卑的心理,特别是由于韩国文化的本源是汉文化,无论从儒家思想还是汉传佛教法门,都趋近于天朝上国的传教方法,这与韩国本身的特点针锋相对,所以韩国一直处于一种自恋而又自卑的矛盾心态中。
二战以后,全球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韩国的经济也紧紧地依赖美国。美国修筑防共桥头堡,接手了韩国的防务,使韩国省掉一大笔国防开支。特别是随着日本的和平崛起后,极需要向外转移资本、生产力,就近并且同为美军保护下的韩国自然成为其首选。20世纪60年代韩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后终于凭借信息技术优势,韩国经济水平大大领先于其他东亚国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让骨子里矛盾到极点的韩国民众有了富裕的感觉,并找到久违的自尊。
也许是屈辱的历史让这个岛国崛起得名不正言不顺,韩国人的民族忧虑感表露无疑。历史上并未真正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民族国家意识在此时觉醒,并被确定为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按照韩国人的逻辑,要树立新的民族观,不仅需要从经济上保持自己“身土不二”,文化上也急需一场革命,首要的就是“去中国化”。
因为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二战以后,韩国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2005年,韩国将首都汉城这一在汉语中已经使用了600多年的名称改成首尔,即是“去中国化”的重要标志。韩国人在一系列的“除旧”过程中,似乎找到了独立于周围文化圈的感觉,自我的意识过度膨胀之后,他们更想斩断这种文化依附和历史痕迹,于是韩国的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又将目光投向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中国,“取中国化”开始大行其道。
在前段时间,有关韩国人声称要将江陵端午祭、风水、祭孔大典“申遗”;“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并准备向联合国“申遗”;孔子、西施、李时珍被划入“韩国籍”;《本草纲目》、人参、针灸,甚至中医都是韩国人发明的……虚虚实实的类似信息,众说纷纭之中,不断挑动着两国人民的敏感神经,中韩文化摩擦赫然在目。当然,“取中国化”并非是韩国全民的意识,却也代表了一部分极端民族主义者的错误逻辑。
不论是中国人、韩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该认识到,过分地扩张自己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极端危险的;了解各自背后的缺点,有助于双方友好相处。正视文化,尊重历史,抛却偏执,传播宽容,这才是一个民族赢得尊重的基本美德,时代因此才会更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