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遭遇民告官,一把手不能躲躲闪闪!”重庆市人大代表杨家学表示,今年重庆“两会”上,他将再次提交建议,呼吁出台办法,将政府一把手“逼”上行政诉讼的被告席。
最高法院统计显示:1989年至2008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结案率为99.7%。但遗憾的是被告,尤其是作为被告的一把手参与诉讼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于是,一把手出庭应诉“民告官”应成常态成了诸多媒体和“忧国忧民者“热议的话题。论者无不“忧心忡忡”的表示,行政领导不出庭,使违法行政行为难以自纠,是对法庭的藐视。似乎只要一把手出庭应诉,中国就是法治社会,就会全民和谐。基于舆论压力,部分省、市规定,行政机关每年首个行政诉讼案,其法定代表人须出庭,其他案件可以由主管领导出庭;每年行政领导出庭应诉率不得低于50%等。
笔者以为,一味的“逼”一把手参与诉讼无异于舍本逐末。毕竟,一把手出庭纵然能“当场拍板”,但也不能搞“一言堂”,不能绕过集体讨论、集体决议的民主制度。一把手出庭能否对庭审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值得商榷。
杨家学代表作为律师,以自己代理的20多件行政诉讼中,没一个一把手出庭,就得出“政府官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不强”,未免逻辑简单。
首先,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是否具备法律依据,是否合理和必要?如果这种做法超越法律,就别谈法治;其次,行政一把手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总负责人,主持部门全面工作,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和事务要处理,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那一把手还怎么“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呢?这难道不是主次颠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容易,但一把手并非法律专家,不一定熟悉诉讼业务。如果“当场拍板”是违法的,该怎么办?若是这样,能说一把手100%参与应诉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促进了机关作风改变、提高官员的法治意识了吗?
民告官案一把手或应坐上被告席,但不是必须,也不应该是被“逼”上被告席。坚持依法行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行政权严格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这才是依法行政的真谛所在。所以,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倒不如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大问责力度,降低行政成本。于国于民,岂不都有益无害?■
编辑:卢劲杉[email protected]
最高法院统计显示:1989年至2008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结案率为99.7%。但遗憾的是被告,尤其是作为被告的一把手参与诉讼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于是,一把手出庭应诉“民告官”应成常态成了诸多媒体和“忧国忧民者“热议的话题。论者无不“忧心忡忡”的表示,行政领导不出庭,使违法行政行为难以自纠,是对法庭的藐视。似乎只要一把手出庭应诉,中国就是法治社会,就会全民和谐。基于舆论压力,部分省、市规定,行政机关每年首个行政诉讼案,其法定代表人须出庭,其他案件可以由主管领导出庭;每年行政领导出庭应诉率不得低于50%等。
笔者以为,一味的“逼”一把手参与诉讼无异于舍本逐末。毕竟,一把手出庭纵然能“当场拍板”,但也不能搞“一言堂”,不能绕过集体讨论、集体决议的民主制度。一把手出庭能否对庭审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值得商榷。
杨家学代表作为律师,以自己代理的20多件行政诉讼中,没一个一把手出庭,就得出“政府官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不强”,未免逻辑简单。
首先,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是否具备法律依据,是否合理和必要?如果这种做法超越法律,就别谈法治;其次,行政一把手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总负责人,主持部门全面工作,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和事务要处理,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那一把手还怎么“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呢?这难道不是主次颠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容易,但一把手并非法律专家,不一定熟悉诉讼业务。如果“当场拍板”是违法的,该怎么办?若是这样,能说一把手100%参与应诉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促进了机关作风改变、提高官员的法治意识了吗?
民告官案一把手或应坐上被告席,但不是必须,也不应该是被“逼”上被告席。坚持依法行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行政权严格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这才是依法行政的真谛所在。所以,把一把手“逼”上被告席倒不如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大问责力度,降低行政成本。于国于民,岂不都有益无害?■
编辑:卢劲杉[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