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空巢家庭”,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由于子女外出工作,独自居住在家的老人。然而社会学家们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参军、工作或到境外留学等,以往在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而今正呈现“中年化”趋势。
调查
“空巢家庭”呈低龄化中年女性更易受困扰
在新闻媒体工作的小黄是典型的“80后”,“翅膀”硬了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离开生长了20多年的北京,来到上海。“当时家里阻力很大,父母天天轮流劝我留在北京,但后来考虑到现在这份工作对我的发展有利,最终还是同意了。”小黄说。
小黄如愿离开了父母的保护范围,然而家里却只剩下父母了。面对空落落的房间,父母的孤独可想而知。“这次春节回家,爸妈特别高兴,每天都围着我问这问那,还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但是当我提出要走的时候,他们失落的情绪非常明显。”小黄说。
事实上,对于像小黄父母这样的中年人,他们失落、焦虑的情绪是长期存在的,只是在春节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长期从事“空巢家庭”研究的学者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多指“老年空巢”,在多子女家庭中,当所有子女均离家后,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已基本接近或已进入老年阶段。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求学和工作期的到来,相当一部分中年夫妻已经提前进入“空巢期”。
按城镇平均初婚年龄女性25岁、男性27岁计算,假设平均初婚初育间隔为两年,如果独生子女18岁离家,进入“空巢”生活的夫妻平均年龄在45岁到47岁之间,“空巢”期提前了将近15年。如果按人的预期寿命为70岁计算,这些夫妻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5年左右。
同时调查也发现,“空巢期”的提前对女性的影响更大。因为,在家庭中女性更多承担了教育子女、抚养子女的任务,所以在孩子离开之后,女性的失落感更大。这期间如果生活调整得当,女性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就会增加,感受会更好。相反的,如果处理不好,女性面临的心理危机也更大。
郁闷
“我们要的是亲情,不是礼物”
50岁的老张只要一提起儿子小磊,就既愤怒又郁闷。小磊从小就比较淘气,因为喜欢画画,小磊后来勉强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的美术系。上大学后,小磊看准电脑设计前景很好,于是勤学苦练,成了这方面的高手。毕业分配时,小磊选中了深圳一家印刷集团。老张夫妇嘴上说“你能上月球,我们更高兴”,其实心里却为没有儿子在身边的生活而暗自郁闷。说到如今的生活,老张吐露了心声:“小磊在家时,我老觉得他整天给我们找麻烦,可他这一走,家里再也没有热闹和快乐了!”小磊去深圳的头一年,每隔3个月都要回上海一趟,在家住几天。但渐渐地,小磊回家的频率越来越低了,父母问他原因,他不是说工作忙,就是说要进修,要“充电”。到后来,连五一、国庆、春节长假也不回来了,说是要去外地作艺术考察。“什么‘艺术考察’,其实就是旅游!”老张说,逢年过节儿子就给他们寄钱,到了母亲节、父亲节,也不忘花大价钱邮寄康乃馨什么的。“可我们要的是儿子,要的是亲情,不是礼物!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怎么能慰藉我们呢!”
在单位里,老张大小是个领导,整天有人请吃饭,过去他对这一套很反感。现在,因为无聊,他整天巴望着能出去吃饭。老张的太太告诉记者,老张原本是个非常宽容、大度的人,现在却动不动就生气。从表面上看,招惹他生气的原因五花八门,其实都是冲着儿子的。而且,在儿子离家去深圳这几年,老张慢慢迈过了50岁的门槛,自觉在事业上不会再有大的发展,干工作提不起劲,回到家又冷冷清清的,于是无名火越来越多。老张夫妇本来把一家团圆的希望寄托在自己退休后,小磊也欢迎他们退休后到深圳生活。但是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今年春节,小磊回来了,一家三口团聚了几天。老张的精神刚有好转,小磊却抛出了一枚“炸弹”,说自己要去美国留学,现在正学外语。见小磊主意已定,铁了心要去美国,老张那几天一言不发,班也不上了,整天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抽烟,把自己呛得不住地咳嗽……
新生
时尚老妈不甘“空巢生活”
刚退休的周女士一直想要撇清自己和“空巢家庭”的关系。尽管儿子已赴美求学两年,自己确实身处“空巢家庭”,但周女士显然不愿意别人把自己和“空巢”联系起来,因为在她看来,“空巢”就暗示着空虚寂寞、心理失衡、夫妻失和。为了打发退休后的大把空余时间,周女士决定用“用自己的方式拉近和儿子的距离”。
为了和儿子保持联系,周女士刚开始天天跟儿子通国际长途,第一个月家里收到的电话账单是3000元。后来她开始学电脑,从一开始只能打游戏,上网,到能够发邮件,用MSN视频聊天。周女士的“空巢生活”远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凄惨,相反在她的经营下,日子过得多姿多彩。退休了,没关系,业余时间除了学电脑、英语,她还迷上了瑜伽,定期健身使她不但保持身段,更能舒缓神经,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没有儿子在身边,周女士说她要好好地爱自己。“我经常去做做头发,从头开始,整个人才有精气神儿。”她笑着说。此外,她还认真为自己挑选高档护肤品,穿质地优良的衣服。隔三差五和同事、朋友聚一聚,日子惬意而自在。她甚至学会了开车,经常在周末与丈夫自驾前往江浙一带旅游。以前单位的同事都亲切地开玩笑叫她“时尚老阿姨”,她也笑着照单全收。连远在美国的儿子都夸她越来越有魅力,为有这么一位时尚老妈而骄傲。最近,周女士还打算开个博客,将自己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与更多的不甘于“空巢”的夫妇们分享心得。
通过对“空巢家庭”进行了采样调查,发现如今很多“空巢家庭”中的中年夫妇,尽管经历过孩子离家后的种种不适应,但他们很快就从不适中恢复过来,并且将空巢生活演绎得别样精彩。自从孕育新生命,忙忙碌碌近20载后,这些中年夫妇们步入了人生第二个青春。这里,没有凄凄惨惨戚戚,没有自怨自怜,而有着对生活最深厚的热情。
调查
“空巢家庭”呈低龄化中年女性更易受困扰
在新闻媒体工作的小黄是典型的“80后”,“翅膀”硬了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离开生长了20多年的北京,来到上海。“当时家里阻力很大,父母天天轮流劝我留在北京,但后来考虑到现在这份工作对我的发展有利,最终还是同意了。”小黄说。
小黄如愿离开了父母的保护范围,然而家里却只剩下父母了。面对空落落的房间,父母的孤独可想而知。“这次春节回家,爸妈特别高兴,每天都围着我问这问那,还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但是当我提出要走的时候,他们失落的情绪非常明显。”小黄说。
事实上,对于像小黄父母这样的中年人,他们失落、焦虑的情绪是长期存在的,只是在春节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长期从事“空巢家庭”研究的学者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多指“老年空巢”,在多子女家庭中,当所有子女均离家后,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已基本接近或已进入老年阶段。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求学和工作期的到来,相当一部分中年夫妻已经提前进入“空巢期”。
按城镇平均初婚年龄女性25岁、男性27岁计算,假设平均初婚初育间隔为两年,如果独生子女18岁离家,进入“空巢”生活的夫妻平均年龄在45岁到47岁之间,“空巢”期提前了将近15年。如果按人的预期寿命为70岁计算,这些夫妻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5年左右。
同时调查也发现,“空巢期”的提前对女性的影响更大。因为,在家庭中女性更多承担了教育子女、抚养子女的任务,所以在孩子离开之后,女性的失落感更大。这期间如果生活调整得当,女性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就会增加,感受会更好。相反的,如果处理不好,女性面临的心理危机也更大。
郁闷
“我们要的是亲情,不是礼物”
50岁的老张只要一提起儿子小磊,就既愤怒又郁闷。小磊从小就比较淘气,因为喜欢画画,小磊后来勉强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的美术系。上大学后,小磊看准电脑设计前景很好,于是勤学苦练,成了这方面的高手。毕业分配时,小磊选中了深圳一家印刷集团。老张夫妇嘴上说“你能上月球,我们更高兴”,其实心里却为没有儿子在身边的生活而暗自郁闷。说到如今的生活,老张吐露了心声:“小磊在家时,我老觉得他整天给我们找麻烦,可他这一走,家里再也没有热闹和快乐了!”小磊去深圳的头一年,每隔3个月都要回上海一趟,在家住几天。但渐渐地,小磊回家的频率越来越低了,父母问他原因,他不是说工作忙,就是说要进修,要“充电”。到后来,连五一、国庆、春节长假也不回来了,说是要去外地作艺术考察。“什么‘艺术考察’,其实就是旅游!”老张说,逢年过节儿子就给他们寄钱,到了母亲节、父亲节,也不忘花大价钱邮寄康乃馨什么的。“可我们要的是儿子,要的是亲情,不是礼物!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怎么能慰藉我们呢!”
在单位里,老张大小是个领导,整天有人请吃饭,过去他对这一套很反感。现在,因为无聊,他整天巴望着能出去吃饭。老张的太太告诉记者,老张原本是个非常宽容、大度的人,现在却动不动就生气。从表面上看,招惹他生气的原因五花八门,其实都是冲着儿子的。而且,在儿子离家去深圳这几年,老张慢慢迈过了50岁的门槛,自觉在事业上不会再有大的发展,干工作提不起劲,回到家又冷冷清清的,于是无名火越来越多。老张夫妇本来把一家团圆的希望寄托在自己退休后,小磊也欢迎他们退休后到深圳生活。但是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今年春节,小磊回来了,一家三口团聚了几天。老张的精神刚有好转,小磊却抛出了一枚“炸弹”,说自己要去美国留学,现在正学外语。见小磊主意已定,铁了心要去美国,老张那几天一言不发,班也不上了,整天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抽烟,把自己呛得不住地咳嗽……
新生
时尚老妈不甘“空巢生活”
刚退休的周女士一直想要撇清自己和“空巢家庭”的关系。尽管儿子已赴美求学两年,自己确实身处“空巢家庭”,但周女士显然不愿意别人把自己和“空巢”联系起来,因为在她看来,“空巢”就暗示着空虚寂寞、心理失衡、夫妻失和。为了打发退休后的大把空余时间,周女士决定用“用自己的方式拉近和儿子的距离”。
为了和儿子保持联系,周女士刚开始天天跟儿子通国际长途,第一个月家里收到的电话账单是3000元。后来她开始学电脑,从一开始只能打游戏,上网,到能够发邮件,用MSN视频聊天。周女士的“空巢生活”远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凄惨,相反在她的经营下,日子过得多姿多彩。退休了,没关系,业余时间除了学电脑、英语,她还迷上了瑜伽,定期健身使她不但保持身段,更能舒缓神经,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没有儿子在身边,周女士说她要好好地爱自己。“我经常去做做头发,从头开始,整个人才有精气神儿。”她笑着说。此外,她还认真为自己挑选高档护肤品,穿质地优良的衣服。隔三差五和同事、朋友聚一聚,日子惬意而自在。她甚至学会了开车,经常在周末与丈夫自驾前往江浙一带旅游。以前单位的同事都亲切地开玩笑叫她“时尚老阿姨”,她也笑着照单全收。连远在美国的儿子都夸她越来越有魅力,为有这么一位时尚老妈而骄傲。最近,周女士还打算开个博客,将自己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与更多的不甘于“空巢”的夫妇们分享心得。
通过对“空巢家庭”进行了采样调查,发现如今很多“空巢家庭”中的中年夫妇,尽管经历过孩子离家后的种种不适应,但他们很快就从不适中恢复过来,并且将空巢生活演绎得别样精彩。自从孕育新生命,忙忙碌碌近20载后,这些中年夫妇们步入了人生第二个青春。这里,没有凄凄惨惨戚戚,没有自怨自怜,而有着对生活最深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