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生未来职业生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中职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和教学现状,明确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担负起提高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为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C-0033-03
一、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中职生口语交际现状调查研究》显示:60.63%的中职生认为口语交际非常重要,而只有12.56%的中职生表示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不用担心。[1]也就是说,接近四成的中职生尚未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近九成的中职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缺乏自信。
正是由于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中职语文教师把时间更多地花在“读写”而较少涉及“听说”。尽管中职教材早已将口语交际单列章节,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未对口语交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规划,口语交际教学较为零散随意,缺少系统性,教师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的不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开展的口语交际专题活动较少,不能明确提出交际目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联系甚微,缺乏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的创设与有效训练,也不能触及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的本质特征;二是在口语交际教学训练中,会出现积极发言和沉默寡言两种极端,演讲比赛和表演往往也是课堂教学中积极发言者参加的多,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二、中职生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生须达到的基本交际素养。
(一)基本知识
无论是场合的一般或特殊、对象的个体或群体、环境的简单或复杂,中职教师都需要在交际情境中向学生传授语速、语气、语调等基本常识,使学生“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让中职生“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二)基本能力
《大纲》要求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能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表达清楚、连贯、得体”。中职生在未来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将面对迥异的人物个性,复杂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时空背景,这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应对能力,在“察言观色”中及时调整说话的内容与方式,达成交际的目标。
(三)基本素养
交际素养是中职生重要的自身素养。《大纲》指出,中职生口语交际要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说话时要有礼貌,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真诚”是与人交往最基本的礼仪,“礼貌”体现在尊重个体的差异、尊重对方表达的权利。在表达时,不羞怯不紧张,勇敢坦诚,大方得体,以广博专业的知识打动人,以端庄高雅的举止感染人。
三、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口语交际教学要分阶段循序渐进
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国内用人单位对员工需求中,“口语交际能力”排在第三位,外企将“口语交际能力”排在第一位。然而口语交际能力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既要认识到问题的严肃性,又不可过于心急;既要有明确的口语交际教学计划,又要有稳健的步骤。
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个体在性别、综合素质、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中职阶段部分男生处于闭锁期,他们在课堂上不爱讲话,很少举手发言,更难走上台前;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卑羞于发言。学生的综合素质、成长经历更是制约其主动表达的隐性因素。所以,学生克服交际时的紧张恐惧要比确定内容是否精彩完善更为必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语言交往态度比交流本身更有意义。教师要耐心等待,静待花开,陪学生迈出第一步,说出第一句。
从第一句到第N句,是学生从敢说到能说的反复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进步展缓慢而懈怠,教师会因目标达成率低而迷茫,这个阶段会显得漫长。但只要师生相互陪伴,彼此鼓励,路途虽遥,不弃不离,最终学生定能学会有条不紊、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第N句到第一句,是学生从能说到会说的阶段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享受每一次表达与交流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让学生在今后的交流中做到有思辨、有文采、有笑容,合情合理、入情入境,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具备胜任工作的素质。
(二)口语交际教学要贯穿于阅读写作实践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通过有效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其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意义,用心感受作品的情感力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语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写作教学中也要渗透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让写作“活”起来。写作一直是中职生头疼的事,与记叙文、说明文相比,写诗更难。因为写诗既不列为教学计划,又不涉及考试范围,往往便无人问津。然而写诗更能训练中职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2012年5月第1版)第一单元“表达与交流”板块“写作·抒情”专题练习题为例,要求以“我爱×××”为题写一篇400—600字的文章,可以写人、写事、写植物或动物,但要有抒情的成分,尽量通过细节和场景表达情感。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将作文体裁与题目均做了转换,要求学生以“与你有关”为题写一首新诗,结果学生跃跃欲试,佳作也不乏。因为题目真正“与我有关”才能达到写出“与你有关”的效果,无论是写人、植物亦或动物,都能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位老师还挑选优秀诗歌习作开展阅读分享、交流讨论,请小诗人自己诗歌朗读、评读,让学生体验写诗的乐趣,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这位老师接着再请学生从诗歌转换为写抒情文章“我爱×××”,学生写作兴趣明显提升,学生的习作无论从用语到措辞、从段落到格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C-0033-03
一、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中职生口语交际现状调查研究》显示:60.63%的中职生认为口语交际非常重要,而只有12.56%的中职生表示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不用担心。[1]也就是说,接近四成的中职生尚未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近九成的中职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缺乏自信。
正是由于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中职语文教师把时间更多地花在“读写”而较少涉及“听说”。尽管中职教材早已将口语交际单列章节,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未对口语交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规划,口语交际教学较为零散随意,缺少系统性,教师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的不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开展的口语交际专题活动较少,不能明确提出交际目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联系甚微,缺乏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的创设与有效训练,也不能触及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的本质特征;二是在口语交际教学训练中,会出现积极发言和沉默寡言两种极端,演讲比赛和表演往往也是课堂教学中积极发言者参加的多,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二、中职生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生须达到的基本交际素养。
(一)基本知识
无论是场合的一般或特殊、对象的个体或群体、环境的简单或复杂,中职教师都需要在交际情境中向学生传授语速、语气、语调等基本常识,使学生“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让中职生“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二)基本能力
《大纲》要求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能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表达清楚、连贯、得体”。中职生在未来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将面对迥异的人物个性,复杂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时空背景,这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应对能力,在“察言观色”中及时调整说话的内容与方式,达成交际的目标。
(三)基本素养
交际素养是中职生重要的自身素养。《大纲》指出,中职生口语交际要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说话时要有礼貌,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真诚”是与人交往最基本的礼仪,“礼貌”体现在尊重个体的差异、尊重对方表达的权利。在表达时,不羞怯不紧张,勇敢坦诚,大方得体,以广博专业的知识打动人,以端庄高雅的举止感染人。
三、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口语交际教学要分阶段循序渐进
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国内用人单位对员工需求中,“口语交际能力”排在第三位,外企将“口语交际能力”排在第一位。然而口语交际能力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既要认识到问题的严肃性,又不可过于心急;既要有明确的口语交际教学计划,又要有稳健的步骤。
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个体在性别、综合素质、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中职阶段部分男生处于闭锁期,他们在课堂上不爱讲话,很少举手发言,更难走上台前;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卑羞于发言。学生的综合素质、成长经历更是制约其主动表达的隐性因素。所以,学生克服交际时的紧张恐惧要比确定内容是否精彩完善更为必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语言交往态度比交流本身更有意义。教师要耐心等待,静待花开,陪学生迈出第一步,说出第一句。
从第一句到第N句,是学生从敢说到能说的反复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进步展缓慢而懈怠,教师会因目标达成率低而迷茫,这个阶段会显得漫长。但只要师生相互陪伴,彼此鼓励,路途虽遥,不弃不离,最终学生定能学会有条不紊、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第N句到第一句,是学生从能说到会说的阶段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享受每一次表达与交流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让学生在今后的交流中做到有思辨、有文采、有笑容,合情合理、入情入境,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具备胜任工作的素质。
(二)口语交际教学要贯穿于阅读写作实践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通过有效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其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意义,用心感受作品的情感力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语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写作教学中也要渗透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让写作“活”起来。写作一直是中职生头疼的事,与记叙文、说明文相比,写诗更难。因为写诗既不列为教学计划,又不涉及考试范围,往往便无人问津。然而写诗更能训练中职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2012年5月第1版)第一单元“表达与交流”板块“写作·抒情”专题练习题为例,要求以“我爱×××”为题写一篇400—600字的文章,可以写人、写事、写植物或动物,但要有抒情的成分,尽量通过细节和场景表达情感。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将作文体裁与题目均做了转换,要求学生以“与你有关”为题写一首新诗,结果学生跃跃欲试,佳作也不乏。因为题目真正“与我有关”才能达到写出“与你有关”的效果,无论是写人、植物亦或动物,都能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位老师还挑选优秀诗歌习作开展阅读分享、交流讨论,请小诗人自己诗歌朗读、评读,让学生体验写诗的乐趣,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这位老师接着再请学生从诗歌转换为写抒情文章“我爱×××”,学生写作兴趣明显提升,学生的习作无论从用语到措辞、从段落到格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