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专业CEO如何雇用专业人才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q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n是Loudcloud/Opsware的共同创办人兼CEO,带领这家公司于2001年成功上市,并且在2007年以16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惠普。针对如何雇用专业人才,Ben的方法是一个What→How→Who的流程,先确认有什么业务需要被执行、接着建立一个帮助你了解人才、确认他们是否能够胜任的流程,最后再作出决定。以下是该流程的具体操作方式:
  第一步:亲上火线
  CEO亲上火线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如果你缺少的是一个人事主管,那自己先扮演这个角色1~3个月,绝对能帮助你了解当一个人事主管的方方面面。找已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一段时间的业界资深人士访谈,是另一个学习的途径,而且这个方法还具有最终变成挖角的潜在惊喜。最后是透过面试来学习,大量地与在该岗位上有经验的人才问答,也能帮助你归纳出重点。
  最后,当你比较明确地知道这个职位需要什么人时,请你把这些条件写下来,而这个清单也就成为了你接下来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除了“硬性”的技能,你最好也把需要的“软性”特质记录下来,例如:这个人是不是需要很强的口语沟通能力、要不要带一个团队、跨部门沟通的频率、陪客户伙伴交际等等。
  第二步:最重要的5个问题
  面试是一门艺术,面试问题的重点是它往往不是在找直接的那个答案,而是这个人为什么这样回答,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而且从面试的第二轮开始,应该让所有未来会与这个人有业务往来的团队成员都有机会与他一对一面谈,并且也应该在开始前给大家一个简短的前情提要。或者归纳出大家建议的问题清单,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常常在面试。
  Ben提供了一个很值得参考的问题清单:你为什么想加入我们?为什么你觉得加入我们可以参与互联网行业的未来?为什么是互联网行业?为什么解决资讯的不对称很重要?为什么公平的发言权很重要?
  这是一个典型的“5 Whys”问法,往往可以帮你从事件一路挖到这个人的价值观。以下所有的问题,事实上你都可以应用“5 Whys”来更深入地挖掘:你为什么离开原本的工作?你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你理想中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你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你如何看待近期某个相关产业的大事?你觉得鄙公司的目标与策略是什么?你觉得某业务的重点是什么?关于这种业务上的成就,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什么?关于这个业务,你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加强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你觉得某个部属表现不如预期,你如何给他回馈?
  只要记住你在找的是什么,然后围绕着那些事情问,总是能看出这个人思考与做事的态度,帮助你了解他是不是你在找的人才。
  当你确定了这个人是你要找的人,接着一定要做的是“回访”,与他之前的同事、领导们聊聊。这里面又分为“正面调查”与“侧面调查”两种,也就是由他自己提供的名单,或是你私下进行的侧面了解。当然回访的过程不会全部都是好消息,但至少你可以确认他的真诚程度,以及在一些极端的状况下可能出现的反应。
  第三步:独断专行
  经历了这个漫长又繁杂的过程后,CEO必须要自己作出这个雇用决定。为什么?因为如果让团队一起决定,则大家往往会倾向“没有缺点”的好好先生,但那不一定是专业能力很强的人选。当然也不能是完全跟团队处不来的人,但感情很多时候是可以磨合的,可是积极的态度与执行力,却不是那么容易能改变的。所以这两者间的平衡必须要由CEO自己来决定,然后对这个决定全权负责,并且协助这个人一步步成为公司需要的那个成长引擎。
其他文献
金·施米茨,德国人,一个身高1.9米、体重超过270斤的超级胖子。他更偏爱金·达康——这是他用网络后缀名(.com)给自己取的名字。这个名字形象地概括了他的“职业”:一个天才黑客。  金·达康在年仅18岁时就“名动天下”:他通过非法进入美国航天局、五角大楼和花旗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窃取了美国一家电话公司的电话密码数据,使该公司损失几十万欧元;20岁时因为伪造博士头衔而第一次吃了牢饭;他还曾组织来自1
期刊
2011年9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在海淀街上,有一个咖啡馆叫“车库咖啡”,每一张桌上都是几个年轻人在谈论创业,还有很多天使投资者,其中也不乏一些煤老板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在他们中间穿梭,像钓鱼一样。《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说中国最让美国人害怕的事情,是中国人发现了美国的秘密——科技和资本的结合。  确实,在这个小小咖啡馆的故事
期刊
十八年前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特大特重的电脑,别人说我的公司是一个皮包公司,确实是非常典型的皮包公司。十八年过去了,在我们最初做投资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现在竟然成了全民VC。这是超出我想象的。  我想学经济学的都知道,我们没有一个人手上有水晶球。我如果知道潮向何方的话我一定闭嘴,因为那是我最好的赚钱机会。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未来十年,这恰恰是人类生活最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对一
期刊
在2010年深圳项目开盘的时候,我就认为,在未来的十年内,商业地产会出现一个高度繁荣。因为我们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四大转型,一是资产转型;二是房地产企业转型;三是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四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转型,所以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不会有泡沫。  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在哪里,并不是要做什么事,最关键的是要回归到我们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功能,改变过去全民把住宅作为投资工具的做法。如果这个问题不调整、不限制,则
期刊
在2012年中国经济人物的评选当中,万达的王健林跟马云两个人调侃。王健林说,十年以后如果电商在中国的零售市场能占到50%的份额,我给马云一个亿,如果占不到50%的份额,马云给我—个亿。我预言,这两个人谁也不会输掉一个亿。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十年以后,线上线下早就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再也分不清楚,哪—个产品是线上卖的,哪一个产品是线下卖的。  我们做传统生意的人,最近几年很憋屈,有时参加一些论坛,就说
期刊
十八大胜利闭幕,大家都期待明年新一届政府将保持目前政策微调的力度,从而确保经济见底回暖的趋势更加明确。我们已经看到,当前的经济改革必须调结构才能可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才能纲举目张。  我认为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预算程序化和减税是当务之急,金融改革已经启程了,今后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速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和规范民间金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期刊
未来十年,对中国、对美国、对世界都是关键的十年。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国经济具有维持20年保持8%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的潜力,但是要把这个潜力挖掘出来,中国需要克服很多挑战与困难。  这些挑战和困难包括两个方面:第~,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第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
期刊
许多中国企业都有一个“综合商社”梦,即以三井物产(日本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为标杆,努力从“贸易公司”向具有金融投资功能的“综合商社”转型。而当我们正在努力打造中国式的综合商社之时,韩国第一综合商社“三星物产”(属三星财团)早已出师,并成为1970年代韩国进行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先驱和样板。  2009年12月28日,以三星物产为首的韩国财团联盟击败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拿下了价值400亿美元的
期刊
当下一些大的趋势包括可再生能源、汽车代用燃料、生物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莫过于人口的变化。  未来或许令人不安,但我们仍需关注那些将直接影响商业世界发展的趋势。  趋势一:全球化加速  许多数据表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正在再次加速。  企业的全球化通常从产品出口开始,然后是建立海外销售机构和海外生产基地。随后,人力资源的全球化蔓延至管理层。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对其他文
期刊
中国互联网的投资先锋是盛大。早在2002年,在众多互联网巨头还在家中数钱时,通过《传奇》赚得满钵的陈天桥已经开始利用投资布局未来。2011年下半年,盛大网络首席投资官朱海发对媒体说,“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内,盛大一共投资了140多个项目。”当然,成败皆有。  而当连一贯保守、注重现金为王的网易,也开始对外宣称要成立总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基金“网易资本”时,投资这事儿,在互联网巨头圈中就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