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探讨氮、磷、钾配肥技术在旱地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我们在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进行了大豆施肥效应“3414”田间试验,获得了不同肥力等级条件下大豆施用氮、磷、钾肥料三元二次方程,取得大豆最高产量及获得最大效益的施肥量和施肥比例,构建旱地大豆施肥模型,为建立较为准确的大豆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豆 氮磷钾 肥料效应 田间试验
旱地大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最高产量及最大效益和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并建立大豆施肥效应方程的基本环节。为了进一步探讨氮、磷、钾配肥技术在旱地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2011年春季,我们根据庆城县实际,进行了旱地大豆施肥效应“3414”田间试验,旨在研究氮、磷、钾配肥对旱地大豆产量的影响,以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建立旱地大豆施用氮、磷、钾肥料三元二次方程,取得旱地大豆最高产量及获得最大效益的施肥量,构建旱地大豆施肥模型,为建立较为准确的大豆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概况
试验在庆城县玄马镇柏塬村前庄自然村进行。选择地势平坦、整齐、肥力均匀,符合试验要求,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前茬玉米,黄绵土,基础土壤养分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
2.供试材料
试验肥料为尿素(N≥46.4%)、磷酸二铵(N≥18%,P2O5≥46%)、硫酸钾(K2O≥50%),供试大豆品种为中黄30。
3.试验处理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三次重复(见表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肥力等条件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小区面积4.5 m×8m=36m2,试验区外设置保护行。每个小区氮、磷、钾施肥量3个水平依次是:①尿素:1水平0.23kg,2水平0.46kg,3水平0.69kg;②二铵:1水平0.38kg,2水平0.76kg,3水平1.14kg;③硫酸钾:1水平0.24kg,2水平0.48kg,3水平0.72kg。按小区称量于播前混合均匀撒在地表,做基肥一次性深翻施入后覆土,保证小区肥量均匀一致。
注:1.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P是指P2O5,K是指K2O。
2.根据试验地块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和大豆多年生产实践,初步确定2水平下的N、P2O5、K2O分别为每亩6 kg、6kg、4 kg。
4.种植与收获
试验于4月28日播种,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行距44cm,穴距20cm,每穴播种1~2粒,亩穴数0.75万穴、亩保苗0.75~0.8万株。收获时,每小区随机连续取样15株作为测产样段,产量以每小区实收单打称重计产。
二、结果与分析
对每个试验小区进行分区测产后,再折算成每亩产量(见表3),与氮、磷、钾每亩施肥量(纯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方程,取得旱地大豆最高产量及获得最大效益的施肥量。
1.旱地大豆“3414”肥效试验不同处理产量结果
从表3中可看出:处理7的产量最高,位居第一,每亩产量为185 kg,在N2K2条件下,P3为最佳施肥水平,较处理1增产率达41.22%;其次为处理11、10、3、2、9 的产量,在P2条件下,较处理1增产率在35%以上;再次为处理6、13、8、14、5的产量,较处理1增产率在30%以上;缺失磷元素的处理4的产量最低,较处理1增产率为20.61%,它与处理7之间的产量差异非常显著。对小区产量做方差分析,由LSR测验可知,在0.05水平上,处理4、5、7之间,4和6之间有显著差异,处理8分别与处理6、9、11之间有显著差异;在0.01水平上,处理4与处理7、2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N2K2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N2P2水平上无极显著差异。说明缺施磷肥对产量影响最大,钾肥次之,氮肥最小。根据产量结果,结合田间观察记载表明,处理7 增产效果显著,N、P、K配比较为合理。
2.旱地大豆效应方程与最佳配肥量分析
用“Y”表示大豆亩经济产量,“N、P、K”分别表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量,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
将试验产量数据输入Excel软件分析,得到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为:
Y=131.3553+4.0989N-0.0025N2+6.9171P-0.2954P2+3.512K-0.2101K2-0.374NP-0.3489NK+0.2269PK
同时,进行方差分析做F检验来判断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得到F=24.415﹥F0.01=14.67﹥F0.05=5.99,复相关系数r=0.991** ,表示大豆籽粒与施肥之间的关系是高度。
正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说明大豆亩产量与氮、磷、钾的亩施用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按纯N 5.11元/kg, P2O57.83元/kg, K2O 5.6元/kg,大豆籽粒5.4元/kg计算,应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出大豆最大亩施肥量是纯N 9.79kg, P2O57.06kg, K2O 4.04 kg,三者比例为1:0.72:0.41,亩产量为182.9kg,最大施肥效益每亩987.7元;大豆最佳亩施肥量是纯N 7.37 kg, P2O5 5.68 kg, K2O 2.84 kg,三者比例为 1:0.77:0.39 ,亩产量为180.17 kg,施肥效益每亩972.9元。
三、结果与讨论
1.旱地大豆实行氮磷钾合理配施,有利于大豆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其中缺施磷肥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钾肥次之,氮肥最小。
2.大豆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处理7的N、P、K三元素为最佳施肥水平产量,达到185 kg。缺失磷元素的处理4的产量最低,它与处理7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3.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与氮、磷、钾使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最大亩施肥量是纯N 9.79kg, P2O5 7.06kg, K2O4.04 kg,最大亩产量为182.9kg;最佳亩施肥量是纯N 7.37 kg, P2O55.68 kg, K2O2.84 kg,最佳亩产量为180.17 kg。
【关键词】大豆 氮磷钾 肥料效应 田间试验
旱地大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最高产量及最大效益和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并建立大豆施肥效应方程的基本环节。为了进一步探讨氮、磷、钾配肥技术在旱地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2011年春季,我们根据庆城县实际,进行了旱地大豆施肥效应“3414”田间试验,旨在研究氮、磷、钾配肥对旱地大豆产量的影响,以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建立旱地大豆施用氮、磷、钾肥料三元二次方程,取得旱地大豆最高产量及获得最大效益的施肥量,构建旱地大豆施肥模型,为建立较为准确的大豆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概况
试验在庆城县玄马镇柏塬村前庄自然村进行。选择地势平坦、整齐、肥力均匀,符合试验要求,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前茬玉米,黄绵土,基础土壤养分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
2.供试材料
试验肥料为尿素(N≥46.4%)、磷酸二铵(N≥18%,P2O5≥46%)、硫酸钾(K2O≥50%),供试大豆品种为中黄30。
3.试验处理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三次重复(见表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肥力等条件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小区面积4.5 m×8m=36m2,试验区外设置保护行。每个小区氮、磷、钾施肥量3个水平依次是:①尿素:1水平0.23kg,2水平0.46kg,3水平0.69kg;②二铵:1水平0.38kg,2水平0.76kg,3水平1.14kg;③硫酸钾:1水平0.24kg,2水平0.48kg,3水平0.72kg。按小区称量于播前混合均匀撒在地表,做基肥一次性深翻施入后覆土,保证小区肥量均匀一致。
注:1.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P是指P2O5,K是指K2O。
2.根据试验地块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和大豆多年生产实践,初步确定2水平下的N、P2O5、K2O分别为每亩6 kg、6kg、4 kg。
4.种植与收获
试验于4月28日播种,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行距44cm,穴距20cm,每穴播种1~2粒,亩穴数0.75万穴、亩保苗0.75~0.8万株。收获时,每小区随机连续取样15株作为测产样段,产量以每小区实收单打称重计产。
二、结果与分析
对每个试验小区进行分区测产后,再折算成每亩产量(见表3),与氮、磷、钾每亩施肥量(纯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方程,取得旱地大豆最高产量及获得最大效益的施肥量。
1.旱地大豆“3414”肥效试验不同处理产量结果
从表3中可看出:处理7的产量最高,位居第一,每亩产量为185 kg,在N2K2条件下,P3为最佳施肥水平,较处理1增产率达41.22%;其次为处理11、10、3、2、9 的产量,在P2条件下,较处理1增产率在35%以上;再次为处理6、13、8、14、5的产量,较处理1增产率在30%以上;缺失磷元素的处理4的产量最低,较处理1增产率为20.61%,它与处理7之间的产量差异非常显著。对小区产量做方差分析,由LSR测验可知,在0.05水平上,处理4、5、7之间,4和6之间有显著差异,处理8分别与处理6、9、11之间有显著差异;在0.01水平上,处理4与处理7、2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N2K2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N2P2水平上无极显著差异。说明缺施磷肥对产量影响最大,钾肥次之,氮肥最小。根据产量结果,结合田间观察记载表明,处理7 增产效果显著,N、P、K配比较为合理。
2.旱地大豆效应方程与最佳配肥量分析
用“Y”表示大豆亩经济产量,“N、P、K”分别表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量,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
将试验产量数据输入Excel软件分析,得到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为:
Y=131.3553+4.0989N-0.0025N2+6.9171P-0.2954P2+3.512K-0.2101K2-0.374NP-0.3489NK+0.2269PK
同时,进行方差分析做F检验来判断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得到F=24.415﹥F0.01=14.67﹥F0.05=5.99,复相关系数r=0.991** ,表示大豆籽粒与施肥之间的关系是高度。
正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说明大豆亩产量与氮、磷、钾的亩施用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按纯N 5.11元/kg, P2O57.83元/kg, K2O 5.6元/kg,大豆籽粒5.4元/kg计算,应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出大豆最大亩施肥量是纯N 9.79kg, P2O57.06kg, K2O 4.04 kg,三者比例为1:0.72:0.41,亩产量为182.9kg,最大施肥效益每亩987.7元;大豆最佳亩施肥量是纯N 7.37 kg, P2O5 5.68 kg, K2O 2.84 kg,三者比例为 1:0.77:0.39 ,亩产量为180.17 kg,施肥效益每亩972.9元。
三、结果与讨论
1.旱地大豆实行氮磷钾合理配施,有利于大豆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其中缺施磷肥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钾肥次之,氮肥最小。
2.大豆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处理7的N、P、K三元素为最佳施肥水平产量,达到185 kg。缺失磷元素的处理4的产量最低,它与处理7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3.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与氮、磷、钾使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最大亩施肥量是纯N 9.79kg, P2O5 7.06kg, K2O4.04 kg,最大亩产量为182.9kg;最佳亩施肥量是纯N 7.37 kg, P2O55.68 kg, K2O2.84 kg,最佳亩产量为180.17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