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焦虑是学习者因学习上的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忧惧情绪。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文化差异是导致焦虑的因素之一。从认知的角度看,文化差异会影响留学生的认知风格、性格等,克服或消除焦虑需要教师和留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文化差异;留学生;学习焦虑;应对策略
一、文化差异导致的焦虑
焦虑,是学习者因学习上的某个问题或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忧惧情绪。它常常伴随着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的出现。因为学习环境的改变,或者对新知的恐惧,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研究表明,不同学习者的焦虑原因不同,焦虑程度也不同。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学习者之间的竞争、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教师对语言教学的看法,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课堂活动的形式、语言测试、缺乏认同感、文化差异等。学习成绩较好,自我评价较高,性格开朗的学生学习焦虑较小;学习成绩水平不高,自我评价较低,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习焦虑比较严重。学习焦虑的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也呈明显的关系。学习焦虑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的提高;适当的学习焦虑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而且最好学会一定的当地方言,了解当地人的习俗与行为,融入他们的文化。文化的学习伴随着语言的学习并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学习语言也是学习和融入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目前语言学习的环境氛围有两种,一是在本国学习第二语言,一是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对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由于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国情特色、社会文化背景、文化特色、习俗和禁忌,很难产生文化认同感,有的更会产生文化冲突。
国别和自我评价在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会引起焦虑,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决定的。例如:“与美国学生相比,日本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焦虑感要明显强于美国学生。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而美国文化是‘罪感’文化。‘耻感’文化的动力是外界舆论,因此日本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他们认为外语说得不好很丢面子。而‘罪感’文化的动力是每个人的内心,个人根据自己心中的理想准则行事,所以美国人一般不会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他们不认为说不好外语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学习外语时就显得很自信。”(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1999年第2期)。而就东西方人的性格特征来说,西方人比较开放、率直,东方人较含蓄、委婉,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西方的留学生焦虑感较小,大多能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发言。而东方学生焦虑感较强,多表现为谨慎沉默,即便是已经知道答案也要思索再三才回答问题,在课堂上反应较慢。
有无汉字背景也会导致学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接触汉语时会有不同的焦虑,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以日本和韩国学生为主,学习汉语时在书写和阅读时的焦虑明显小于听和说的时候。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以欧美学生为主,在汉语书写和阅读方面的焦虑明显强于听和说汉语的时候。因为日韩文字中有部分文字来自汉字,经过改变之后,读音和意义有所改变,但多数汉字的书写形式并未发生改变,这增加他们和汉语之间的亲切感,一定程度上减少书写和阅读汉语的焦虑。欧美学生在接触汉语之前,几乎未真正书写和阅读过汉语,加之汉语与众不同的形体结构和书写方式,自然会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导致焦虑感增加。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文化差异会导致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感。
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也会对留学生认识和了解汉语带来一定的焦虑。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差异上。除此之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因文化的差异而在思维和心理、风俗、习惯、禁忌、熟语等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留学生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受到影响,会对他们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信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汉语时的焦虑感。
焦虑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障碍性焦虑,促进性焦虑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促进语言学习,障碍性焦虑会打击学习者的信心,降低学习者的自我评价,阻碍学习者的学习。因此,文化差异并不一定都会导致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也并不是所有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焦虑都会对留学生学习汉语产生消极的影响。文化差异有时也会引起留学生对汉语的好奇、欣赏和认同的态度,这反而会降低学习汉语的焦虑。
二、从认知的角度看文化差异导致的学习焦虑
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留学生的课堂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元文化的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冲突,以及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都会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较大,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导致“对负面评价的惧怕”“害怕在汉语课堂上落后”“对汉语课的消极态度”“一直认为别的同学汉语水平比自己高”“羞于在别的同学面前说汉语”“汉语课堂上回答问题会觉得尴尬”等消极表现。文化既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的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也是影响留学生习得汉语的重要因素。
对比分析法认为,将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可以找出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可以减少留学生学习目的语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对中国文化的教学,仍然可以采用同样的对比分析。但是,文化教学贯穿着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始终,既是学生学习不可逾越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不仅仅是教与学中的文化因素是不可以忽视的重点,学生的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等也是必须正确面对的难点,因为这些看不见的文化因素对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受不同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和认知风格,因此在汉语课堂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学习会有不同的焦虑。而焦虑又不同程度地影響着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例如:来自欧美文化圈的学生,受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自我认可程度较高,性格活泼、自信开朗,学习焦虑较小,采取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勇于开口;来自亚洲国家的学生由于受内敛、含蓄的文化特征的影响,性格相对内向、自信不足,在课堂上并不善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羞于开口说汉语,采取比较被动的学习态度,学习焦虑较重;来自非洲国家的大多数学生,由于社会文化的落后和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被认可度或知名度不高,也会表现出自信不足,学习下焦虑严重的情况。总体来说,欧美国家的学生较亚洲或非洲国家的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表现出更自信的特征。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焦虑和学习效果呈负相关,学习焦虑越重,学习效果越不理想。留学生将自己本国的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差异较小,学习焦虑较小,学习效果越理想;若差异较大,学习焦虑较大,学习效果越不理想。学生的个性特征会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认知风格和加工信息的方式也会受文化背景的影响。来自欧美文化圈的学生在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属于冲动型的认知风格,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信息加工过程中不太注重学习中的细节问题的处理,如口语课上,他们并不会过多注意自己说得是否标准,更注重是否能表达出来,能否让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所想的。而亚洲文化圈的学生多属于沉思型的认知风格,注意抓住某一个具体问题或局部问题,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因此同样在汉语口语课上,他们总是确定自己的答案无误之后才会发言,甚至有的学生会在笔记本上写下并反复琢磨自己的表达会不会出错,会不会引起同学的笑话。很明显,后一类型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较之前一种学生重,这对学习汉语往往是有弊无利的。
三、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焦虑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任何一门第二语言的学习都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每一个学习者都会因文化差异的问题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焦虑,留学生学习汉语也不可避免会受到焦虑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面对和克服焦虑,需要教师和留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正确看待留学生的焦虑现象,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变化,发挥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多鼓励和夸奖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尽量减少引起学生焦虑的行为,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站起来或者教师走到学生的跟前去等。针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教师应该熟悉他们的文化特征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例如:对欧美的学生,可以尽量给予他们在课堂上和公共场合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对于日韩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则应尽量顾及他们爱面子、含蓄、内敛的性格,减少他们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次数,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观点和看法,引导他们多关注文化差异中让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并在这个部分上多下功夫,以减少对汉语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留学生应该正确面对和看待汉语学习过程焦虑的心理状态,这是每一个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并非只有自己才会面对。对汉语和自己第一语言差异较大的地方,应该有正确的态度,相信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消极态度。课余时间,留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汉语的兴趣,转移焦虑的注意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汉语学习。在课后,留学生可以主动了解中国文化,以旅游、交中国朋友等方式融入中国文化,培养自己在中国的归宿感和文化认同感,对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应用心观察,虚心求教于老师或朋友等。
四、结束语
文化差异是导致留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汉语教师和留学生都应该重视和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焦虑,应该共同努力让焦虑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最好的教与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
[2]许峰.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心理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唐小翠.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及成因探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
[4]胡燕飛.中西思维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
[5]陈晓云.第二语言教学中应注重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作者简介:李函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文化差异;留学生;学习焦虑;应对策略
一、文化差异导致的焦虑
焦虑,是学习者因学习上的某个问题或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忧惧情绪。它常常伴随着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的出现。因为学习环境的改变,或者对新知的恐惧,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研究表明,不同学习者的焦虑原因不同,焦虑程度也不同。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学习者之间的竞争、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教师对语言教学的看法,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课堂活动的形式、语言测试、缺乏认同感、文化差异等。学习成绩较好,自我评价较高,性格开朗的学生学习焦虑较小;学习成绩水平不高,自我评价较低,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习焦虑比较严重。学习焦虑的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也呈明显的关系。学习焦虑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的提高;适当的学习焦虑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而且最好学会一定的当地方言,了解当地人的习俗与行为,融入他们的文化。文化的学习伴随着语言的学习并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学习语言也是学习和融入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目前语言学习的环境氛围有两种,一是在本国学习第二语言,一是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对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由于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国情特色、社会文化背景、文化特色、习俗和禁忌,很难产生文化认同感,有的更会产生文化冲突。
国别和自我评价在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会引起焦虑,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决定的。例如:“与美国学生相比,日本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焦虑感要明显强于美国学生。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而美国文化是‘罪感’文化。‘耻感’文化的动力是外界舆论,因此日本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他们认为外语说得不好很丢面子。而‘罪感’文化的动力是每个人的内心,个人根据自己心中的理想准则行事,所以美国人一般不会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他们不认为说不好外语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学习外语时就显得很自信。”(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1999年第2期)。而就东西方人的性格特征来说,西方人比较开放、率直,东方人较含蓄、委婉,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西方的留学生焦虑感较小,大多能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发言。而东方学生焦虑感较强,多表现为谨慎沉默,即便是已经知道答案也要思索再三才回答问题,在课堂上反应较慢。
有无汉字背景也会导致学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接触汉语时会有不同的焦虑,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以日本和韩国学生为主,学习汉语时在书写和阅读时的焦虑明显小于听和说的时候。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以欧美学生为主,在汉语书写和阅读方面的焦虑明显强于听和说汉语的时候。因为日韩文字中有部分文字来自汉字,经过改变之后,读音和意义有所改变,但多数汉字的书写形式并未发生改变,这增加他们和汉语之间的亲切感,一定程度上减少书写和阅读汉语的焦虑。欧美学生在接触汉语之前,几乎未真正书写和阅读过汉语,加之汉语与众不同的形体结构和书写方式,自然会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导致焦虑感增加。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文化差异会导致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感。
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也会对留学生认识和了解汉语带来一定的焦虑。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差异上。除此之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因文化的差异而在思维和心理、风俗、习惯、禁忌、熟语等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留学生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受到影响,会对他们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信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汉语时的焦虑感。
焦虑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障碍性焦虑,促进性焦虑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促进语言学习,障碍性焦虑会打击学习者的信心,降低学习者的自我评价,阻碍学习者的学习。因此,文化差异并不一定都会导致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也并不是所有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焦虑都会对留学生学习汉语产生消极的影响。文化差异有时也会引起留学生对汉语的好奇、欣赏和认同的态度,这反而会降低学习汉语的焦虑。
二、从认知的角度看文化差异导致的学习焦虑
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留学生的课堂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元文化的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冲突,以及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都会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较大,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导致“对负面评价的惧怕”“害怕在汉语课堂上落后”“对汉语课的消极态度”“一直认为别的同学汉语水平比自己高”“羞于在别的同学面前说汉语”“汉语课堂上回答问题会觉得尴尬”等消极表现。文化既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的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也是影响留学生习得汉语的重要因素。
对比分析法认为,将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可以找出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可以减少留学生学习目的语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对中国文化的教学,仍然可以采用同样的对比分析。但是,文化教学贯穿着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始终,既是学生学习不可逾越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不仅仅是教与学中的文化因素是不可以忽视的重点,学生的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等也是必须正确面对的难点,因为这些看不见的文化因素对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受不同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和认知风格,因此在汉语课堂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学习会有不同的焦虑。而焦虑又不同程度地影響着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例如:来自欧美文化圈的学生,受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自我认可程度较高,性格活泼、自信开朗,学习焦虑较小,采取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勇于开口;来自亚洲国家的学生由于受内敛、含蓄的文化特征的影响,性格相对内向、自信不足,在课堂上并不善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羞于开口说汉语,采取比较被动的学习态度,学习焦虑较重;来自非洲国家的大多数学生,由于社会文化的落后和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被认可度或知名度不高,也会表现出自信不足,学习下焦虑严重的情况。总体来说,欧美国家的学生较亚洲或非洲国家的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表现出更自信的特征。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焦虑和学习效果呈负相关,学习焦虑越重,学习效果越不理想。留学生将自己本国的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差异较小,学习焦虑较小,学习效果越理想;若差异较大,学习焦虑较大,学习效果越不理想。学生的个性特征会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认知风格和加工信息的方式也会受文化背景的影响。来自欧美文化圈的学生在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属于冲动型的认知风格,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信息加工过程中不太注重学习中的细节问题的处理,如口语课上,他们并不会过多注意自己说得是否标准,更注重是否能表达出来,能否让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所想的。而亚洲文化圈的学生多属于沉思型的认知风格,注意抓住某一个具体问题或局部问题,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因此同样在汉语口语课上,他们总是确定自己的答案无误之后才会发言,甚至有的学生会在笔记本上写下并反复琢磨自己的表达会不会出错,会不会引起同学的笑话。很明显,后一类型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较之前一种学生重,这对学习汉语往往是有弊无利的。
三、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焦虑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任何一门第二语言的学习都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每一个学习者都会因文化差异的问题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焦虑,留学生学习汉语也不可避免会受到焦虑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面对和克服焦虑,需要教师和留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正确看待留学生的焦虑现象,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变化,发挥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多鼓励和夸奖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尽量减少引起学生焦虑的行为,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站起来或者教师走到学生的跟前去等。针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教师应该熟悉他们的文化特征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例如:对欧美的学生,可以尽量给予他们在课堂上和公共场合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对于日韩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则应尽量顾及他们爱面子、含蓄、内敛的性格,减少他们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次数,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观点和看法,引导他们多关注文化差异中让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并在这个部分上多下功夫,以减少对汉语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留学生应该正确面对和看待汉语学习过程焦虑的心理状态,这是每一个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并非只有自己才会面对。对汉语和自己第一语言差异较大的地方,应该有正确的态度,相信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消极态度。课余时间,留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汉语的兴趣,转移焦虑的注意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汉语学习。在课后,留学生可以主动了解中国文化,以旅游、交中国朋友等方式融入中国文化,培养自己在中国的归宿感和文化认同感,对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应用心观察,虚心求教于老师或朋友等。
四、结束语
文化差异是导致留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汉语教师和留学生都应该重视和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焦虑,应该共同努力让焦虑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最好的教与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
[2]许峰.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心理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唐小翠.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及成因探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
[4]胡燕飛.中西思维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
[5]陈晓云.第二语言教学中应注重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作者简介:李函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