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这就回家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阵阵寒风从窗口悄悄挤进宿舍,我哈了口热气,就放下了手里的书,正要准备睡觉的时候,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父亲大人”。父亲咳了好一阵子,然后才问我:“娃啊,你啥时候能回来?”我说可能月底吧,月底就回。父亲又说:“你尽量早些回来,好托人帮你闹腾个媳妇。”我沉默片刻后,不得不吞吞吐吐地说,那要得,要得。
  挂了电话,我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这么晚了,父亲怎么还不休息,还给我打电话?在这之前,父亲曾多次打电话催促我回家,都被我搪塞了。细细想来,我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主动给父亲打过电话了,每次与他通话,都是他先打过来,要么,他打过来挂断以后,叫我再回拨过去。
  或许,我这种行为是大逆不道。可谁都不会知道,我的父亲,这个守着泥巴过一辈子的农村汉子,我和他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河,我时常触摸不到他的温情,感受不到半点他对子女应有的父爱。
  憨厚、老实、耿直的父亲,从前,在我眼中却是那种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他發脾气时,还会拿母亲来出气,甚至大发雷霆,无理取闹,这些举措,常常吓得年幼的我躲到母亲身后,然后扯破嗓子大哭。
  隔不上几天,由父亲所引发的“战争”便会如期爆发。父亲冷漠的言语,火爆的脾气,给我稚嫩的心灵过早地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因为恐惧父亲的缘故,我从小就变得孤独、内向、沉默寡言。
  农村琐事繁多,不分春夏秋冬地忙碌,钟摆一样的生活运转,全然忘记了还有季节的存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了。阴雨天不能下地干活,父亲就带着我去山坡上放牛,父亲常常背着一个大箩筐上山,我用绳子拉着牛儿在地坎边吃草,父亲就放心割草去了。等他把箩筐装得满满的,又去割一些回来给牛儿吃饱。回家的时候,我拉着牛儿走在父亲后面,父亲背上那一箩筐沉重的青草,将他瘦弱的身子压得好低。
  碰上大雨天,我不肯跟他去放牛割草,父亲就一边唠叨着数落我,一边翻出用完的化肥口袋,扯出里层的一张塑料袋子,让我披上,父亲也披上一张,再戴个大斗笠,穿双水靴,而我穿着母亲做的布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烂泥里,又随父亲上山。
  其实,我是不喜欢和父亲去放牛的,但是父亲的一声令下,就像当年皇帝下的一道圣旨,让我敢怒不敢言。我即刻就会心生恐惧,惟有默不作声,可怜巴巴地顺从。母亲忙于打理生活,没有时间及时给我做新的布鞋,我脚上的布鞋通常要穿上好几个春秋。随着年龄的增长,脚趾头就会从破旧不堪的鞋尖钻出来。
  有一次,从山坡上回家的路上,我的脚不小心踩在碎瓦片上,划了条深深的口子。看着我日渐发炎的脚底,父亲急了。他去赶集时,一狠心就花了6块5毛钱给我买了双解放鞋。尽管有了新鞋子,尽管也暗自乐了一阵子,但无论我和父亲下地干活还是上山放牛,我都会故意踩着烂泥潭,踩得鞋子灰头土脸,踩得泥浆溅得满身都是,以此来发泄对父亲的不满。
  还记得上小学那时,村里离学校很远,而且都是自带课桌。父亲扛着家里用来吃饭的大木桌,把我送进了学校。那所小学是公社房,已经破旧不堪了,一二年级的教室甚至连大门都没有。每个周末放假,同学们都要把自己的桌子抬到一间大屋子里锁住,不然,就会被路人偷走。
  有一个周末,老师忘了来帮我抬桌子,我使出吃奶的劲,也抬不起这张大桌子。空荡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课桌。我急促地往家里赶。父亲明白原因后,马上跑到学校,那时候学校的大门已经关了,他只好把桌子扛回来。
  后来,父亲找来一堆木板、斧子,敲打一阵后,给我钉了张长凳一样丑陋的小桌子当课桌。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因抬不动桌子而犯难过。
  待我长大些后,父亲就会去离家乡不远的云南省昆明市打几个月零工,父亲干的多是苦力活,干工地、铺柏油马路,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回家后,父亲也会和我讲他的打工经历,说他打工的苦:抬两三百斤重的大石头,裤裆都撕破了,说干牛活吃人饭,有时黑心老板跑了,他们的血汗钱就成了泡影……
  春耕秋收,父亲会准时回家。我还能清楚记得,他衣服裤子上的水泥,洗了N次都洗不掉。我常嫌他不爱干净,总离他远远的。他杉树皮一样粗糙的手,被水泥咬破无数条裂缝,都是用电胶布裹得严严实实。冬天,我还看到过有血珠珠冒出来。
  上中学以后,我与父亲逐渐疏远,我长大了,父亲的脾气也改了不少。他非常担心我以后在农村的生活,一直都希望我能够继续念下去。可事与愿违,我天生就不是块读书的料,因为偏科严重,最终,还是因二十几分之差从中考前线败下阵来。面对窘迫的家境,我没再复读,而是成了和父亲一样的农民。
  为了让我有更好的前途,父亲三番五次托人把我带出穷山沟,那时的愿望不高,能在城里有份轻松工作就行,当然,能带到沿海城市进工厂就更好。父亲带着我去省城兴义市搞过建筑,开采石头……他见我吃不了苦力,最后买了一条“黄果树”香烟,才托邻村的二狗子把我带到了南方,从此开始了我漫长的打工征程。
  时间飞逝,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我已游荡6年。6年以来,我一直都是孤军奋战。我到过昆明、佛山、中山、上海、苏州等地,匆忙的步履未曾有过歇息。六年过去了,我并无什么建树,相反,被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我每一次把这些辛酸经历告诉父亲时,他总是说,莫怪老子,当初叫你念书你给老子干嘛去了?
  那个冬天,母亲病逝了,一向刚强的父亲突然变了,他泪眼婆娑,憔悴不堪,独自坐在大门口,大口大口地抽着叶子烟,烟雾缭绕中,他曾拥有的一切都已不能再回来,仿佛,他的世界也坍塌了。母亲走后,我仍然选择了漂泊,孤独、无助常常潮水般袭上心头,将我疲惫的身心彻底浸透。自卑的我打往家里的电话随之就越来越少。
  有些事情,当我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我查看了一年以来父亲和我的通话记录,二十几次通话中,竟无一次是我主动打回家的。母亲不在了,父亲一个人守着家园,守着土地,守着爷爷奶奶,守着他惟一的希望——我。您苦吗?累吗?孤独吗?父亲,有谁这样问过您……
  父亲,儿不孝,儿常常会因为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而感激不尽,却怎么可以对您如山的恩情视而不见?儿让您担心了!父亲,我已经递交了辞呈,很快,我很快就可以回家和您团聚了。
  
  责 编:熊正红
其他文献
慢吞吞的火车  五天五夜才把我扔在  正月的乌达  银妆素裹的原野  看不清我该去的方向    雪化了  突然而至的黑遍地都是  暗含着燃烧的煤  一声不吭  潜伏在大地的心脏  裸露在外面的  是那些走動的民工兄弟  他们黑得只剩下  看路的眼睛  却怀揣激情  就要点燃朴实的生活  我还认得出自己  那个有些弱不禁风的是我  像一小块煤  站在山一样的煤堆上  让人看不清楚    1992年,
期刊
执手走过  不想俯拾尘中浅浅星光  昨夜尽是你的眸子  像西风卷起  在上一个无语的季节    是了  就是这样的感觉  相通的灵犀中  已是千年厮守的约定  不必知道我明日的影踪  或来生的愿望    执手走过  不要今世烟云的繁华  长流的细水里  如果漂流着并蒂的莲花  一任远远的月翻读  彼此的叠藏的心    只有你  抹捻记忆的空弦  默契  已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  (518126广东深
期刊
一口高压锅增加了我生活的压力  房租水费以及和一位  河南女孩生米还未  煮成熟饭的爱情  为了掩饰窘困我必须用那张旧棉被  捂住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  和疼掏出被芯里的棉塞紧耳朵  听不见父亲的来电   在贤江这个南方都市里的小村庄  我学会了过掩耳盗铃的生活  我的房东至今还叫不出他的  名和姓氏从他的脸上  你感觉不到半点暖意    推開破损的门拖欠的房租  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这份岁月的债务  
期刊
婴儿爱吮吸自己的手指  妈妈说,指尖有婴孩的二两蜂蜜  现在我也爱吮吸手指  听人说,手指有诗的味道    孤寂的夜,思念比月亮還亮  想起他对我说,写首诗给我吧  我伸出右手说  我的诗都在五指上    他握着我的手轻轻地闻  好久,痴痴地说  兰花吐蕊,爱的芬芳  (125100辽宁兴城市永宁门里北胡同52号)
期刊
父亲,您能听我说吗?我知道,在您眼里,我是个很不听话的儿子,可是父亲,我并不是不听您的话,而是我有自己的想法。  记得去年我甩门而走的时候,您一定很生气吧?我也是在气消了之后才后悔的,后悔自己不该和您争吵。我也知道您是为我好,希望我成个家,立好业。您把我目前做的事情看成是混日子,没有走正路,并且天天在我耳边聒絮,日子一久,我也丧气了。无论我怎么解释,您总是说您吃的盐比我多,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长。可
期刊
早些年,他家穷,相貌平平,毕业大半年,工作依然没有着落,社交圈子又极其狭小,一个耐心听他说话的朋友也没有,所以,他終日郁郁寡欢,觉得生活简直是一池恶臭的粪水。  父母见他天天愁眉苦脸,怕他再闲下去,越来越颓唐,便托人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差事,让他干。他是个孝顺的儿子,硬是压下内心的挣扎,默不作声地开始上班。他工作的地方在安华工业区,专门负责一栋九层楼的公寓清洁。他每天从一楼到九楼,逐层扫一次,拖一遍
期刊
公司的士多店要招租,我心头一热,就想法承包下来了。该店地处旅游区,人流量大,前景不错。  妻子从事外贸跟单工作多年,对流通领域很熟悉。她一手操办了进货和盘点,我负责掌柜。星期日,妻子抱着女儿到城区玩耍,我一个人照看店子。临走时,她再三叮嘱,要我对顾客热情,并时刻保持微笑。我想,做生意讲究和气,自然要奉顾客为上帝。  中午时分,一位中年妇女在店子门口左顾右盼,一副焦急的样子。我想,她肯定遇到什么困难
期刊
最初认识小侠姐,是在两年前,在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那时只知道她的名字,并没有真正见过她本人。知道她的名字是缘于一本我最爱看的打工杂志《江门文艺》,记得当时小侠姐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在广大打工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后来,又频频在杂志上看到她的文章,我便开始注意她,心里也渐渐地生出一种很想认识她的冲动。  我连夜写了封信给经常编发小侠姐文章的编辑老师,让他帮我转给小侠姐。一个月后,我收到了小侠姐的来信。
期刊
一    “五香乌豆……”喷泉花园街口上货摊林立,人声喧嚷。郝绍中生硬地吆喝了几声,听起来有点楞楞的。他破帽遮脸,神色忧郁,眼睛总是盯着白瓷桶里的乌豆。有人来买,他就拿个小碗盛,有时多点儿,有时少点儿也没个准头。眼见日偏西沉,街对面的副食店已亮起昏黄的灯火,郝绍中也收拾起货摊,推车要走,不想被一个斜身站定的女人挡住了车头。  郝绍中把车放下,两眼看天,不吭声。那女人转过身来,瞧了瞧眼前的这辆半旧的
期刊
自2004年创业失败后,我一直混迹于打工人潮中。为还欠债,也为快点成功,我辗转奔波在各城市间、各行业里。我努力,我拼搏,可结果仍然是:我输得一塌糊涂。尝尽人间冷暖,阅尽世态炎凉,意志一天天消沉下去。我的生活里没有了阳光,没有了欢乐,甚至连悲哀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空虚,没完没了的虚度。可遇上你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2007年7月,再度换了工作的我,在东莞固邦灯饰有限公司遇上了为体验生活前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