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陕西中医药大学紧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底,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65%均为青年教师,约90万,占全国高校教师的65%,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陕西中医药大学紧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陕西中医药大学采用“青年教师导师制”,对在我校教学、科研及临床岗位工作,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重点培养。所谓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为青年教师指定本学科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导师,由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进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升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的一种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一、新进教师及中级以下职务的青年
我校对新进教师及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进行育期三年的立足岗位,实施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训旨在针对青年教师,夯实教学、科研基础,帮助青年教师在授课、科研、成果发表履行教师岗位职责。
本阶段培养完成考核合格者,可转入下一阶段培养。
1.入职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范、校史校风校纪、教育法规、教育心理学等培训。通过陕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去的高校教师资格证。
2.教学培训。我校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规定》的基础上,主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教育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培训。主要采取名师课堂、示范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等形式。青年教师由所在院系(部)安排参加教学学习、辅导。每位青年教师均有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见习期内的听课、课程辅导、试讲、实验等教学环节。
3.授课资格认定。新进青年教师在接受为期一年的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完成时,需参加学校组织的授课资格认定,授课资格认定以教学竞赛的形式展开,严格审定,通过考核的教师可获得主讲教师资格。
4.学科发展。我校将青年教师的学科发展定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首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发展“会诊”,确定指导老师,帮助青年教师归属相应科研团队。“传、帮、带”是中医药传承特色模式,青年教师在团队负责人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确保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中,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5.科研支持。学校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深造,完成博士后学习研究。全面扶持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快速起步,为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启动专项资金,提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
6.公共服务。青年教师需参加院系(部)学科、实验室建设,积极担任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及班级结对学业导师等,对学生社团团、学生活动等公共服务性工作进行指导。
二、副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
针对副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我校旨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授课方面,以培养独立讲授基础课程、专业骨干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骨干为目标,科研方面,以培养优秀研究生导师,产生高水平成果,组织科研活动等研究骨干为目标。
1.授课质量。授课质量的认定主要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及所在院系(部)组织。培训期内,教师需参加课程示范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2.教育教学方法。院系(部)组织教师每年至少参加2次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让老师们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中,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提升指导研究生能力的培训。
3.出国研修。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及拓展研究视野方面,选派青年教师访问学者进行为期1至2年的合作研究,全力推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
4.人才推荐。通过特聘的方式,对全校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选拔,承担高一级职务职责,扩大学术影响力,承担国家项目;积极推荐“百名人才工程”,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申报“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学术带头人。
5.设立流动科研编制。学校设一定数量流动科研编制,在批准研究周期内,凡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者,可申请流动科研编制,实行科研绩效工资,按规定计算教学工作量。直至研究任务结束,返回原系列。
6.社会服务。青年教师应在院系(部)担任兼任班级学业导师,承担不学科、课程、实验室建设的公共性事务。院系(部)及校各类委员会需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促进青年教师提高、发展。
三、正高级职称及优秀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青年教师
针对正高级职称及优秀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青年教师,以培养组织重大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建设力的国内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团队负责人及教学名师为目标,促其其成长为学术思想先进、原始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
1.教学名师培养。选拔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其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及校级、省级教学名师。
2.學术带头人。选拔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通过提供特殊津贴及配套经费的形式,提高教师科技创新力,促进成长为本学术前沿,造诣较深、影响力大的学术带头人。
3.人才推荐。积极推荐优秀教师申报“百名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团队及省部级、国家级“人才计划”,并为入选者提供配套经费及特殊津贴。
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学校人才办、人事处及教师发展中心牵头负责。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根据需要,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可为青年教师成立专题实验室。学校在在师资培养、学科建设、专项建设等经费中设立青年教师培养专项资金,以保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小敏,王益兰.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组织实施及其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4-5.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底,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65%均为青年教师,约90万,占全国高校教师的65%,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陕西中医药大学紧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陕西中医药大学采用“青年教师导师制”,对在我校教学、科研及临床岗位工作,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重点培养。所谓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为青年教师指定本学科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导师,由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进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升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的一种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一、新进教师及中级以下职务的青年
我校对新进教师及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进行育期三年的立足岗位,实施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训旨在针对青年教师,夯实教学、科研基础,帮助青年教师在授课、科研、成果发表履行教师岗位职责。
本阶段培养完成考核合格者,可转入下一阶段培养。
1.入职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范、校史校风校纪、教育法规、教育心理学等培训。通过陕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去的高校教师资格证。
2.教学培训。我校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规定》的基础上,主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教育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培训。主要采取名师课堂、示范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等形式。青年教师由所在院系(部)安排参加教学学习、辅导。每位青年教师均有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见习期内的听课、课程辅导、试讲、实验等教学环节。
3.授课资格认定。新进青年教师在接受为期一年的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完成时,需参加学校组织的授课资格认定,授课资格认定以教学竞赛的形式展开,严格审定,通过考核的教师可获得主讲教师资格。
4.学科发展。我校将青年教师的学科发展定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首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发展“会诊”,确定指导老师,帮助青年教师归属相应科研团队。“传、帮、带”是中医药传承特色模式,青年教师在团队负责人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确保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中,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5.科研支持。学校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深造,完成博士后学习研究。全面扶持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快速起步,为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启动专项资金,提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
6.公共服务。青年教师需参加院系(部)学科、实验室建设,积极担任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及班级结对学业导师等,对学生社团团、学生活动等公共服务性工作进行指导。
二、副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
针对副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我校旨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授课方面,以培养独立讲授基础课程、专业骨干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骨干为目标,科研方面,以培养优秀研究生导师,产生高水平成果,组织科研活动等研究骨干为目标。
1.授课质量。授课质量的认定主要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及所在院系(部)组织。培训期内,教师需参加课程示范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2.教育教学方法。院系(部)组织教师每年至少参加2次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让老师们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中,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提升指导研究生能力的培训。
3.出国研修。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及拓展研究视野方面,选派青年教师访问学者进行为期1至2年的合作研究,全力推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
4.人才推荐。通过特聘的方式,对全校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选拔,承担高一级职务职责,扩大学术影响力,承担国家项目;积极推荐“百名人才工程”,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申报“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学术带头人。
5.设立流动科研编制。学校设一定数量流动科研编制,在批准研究周期内,凡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者,可申请流动科研编制,实行科研绩效工资,按规定计算教学工作量。直至研究任务结束,返回原系列。
6.社会服务。青年教师应在院系(部)担任兼任班级学业导师,承担不学科、课程、实验室建设的公共性事务。院系(部)及校各类委员会需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促进青年教师提高、发展。
三、正高级职称及优秀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青年教师
针对正高级职称及优秀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青年教师,以培养组织重大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建设力的国内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团队负责人及教学名师为目标,促其其成长为学术思想先进、原始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
1.教学名师培养。选拔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其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及校级、省级教学名师。
2.學术带头人。选拔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通过提供特殊津贴及配套经费的形式,提高教师科技创新力,促进成长为本学术前沿,造诣较深、影响力大的学术带头人。
3.人才推荐。积极推荐优秀教师申报“百名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团队及省部级、国家级“人才计划”,并为入选者提供配套经费及特殊津贴。
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学校人才办、人事处及教师发展中心牵头负责。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根据需要,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可为青年教师成立专题实验室。学校在在师资培养、学科建设、专项建设等经费中设立青年教师培养专项资金,以保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小敏,王益兰.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组织实施及其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