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组块教学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优化重组,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组块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探讨组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组块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实现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要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就必须立足学科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和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中实现课程目标。组块教学模式正是在课程改革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一、组块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组块教学是由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薛法根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将原有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使之形成相互联系的块状学习内容,真正贴合小学生的语言发展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按照薛法根老师的阐释,组块教学建立在对语文教材深入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理解、科学重组、优化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按照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要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接受新的知识内容,通过对原有知识体系的调整和修改,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并达到认知的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才能真正完成建构过程,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组块教学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重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同时,组块教学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这与新课程理念也是一致的,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组块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深入分析学情,围绕学生设定教学目标
组块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来设定教学内容的组成模块,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水平,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能够达到的预期水平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避免过低或过高,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发展,提高知识和能力水平。第三,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避免事无巨细的教学设计,而是抓住学习内容的核心,将精华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全面把握教材,依据学情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是教學的基础,也是设定教学模块的重要依据。在组块教学模式中,只有全面把握教材,深入挖掘课程标准对应的学习内容,才能制订适合学情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内涵,明确如何通过合理的安排来实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语文知识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其次,教师要深入发掘课文的教育价值,将其中隐含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使之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运用。
(三)注重能力发展,按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是确保组块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巧。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趣味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实现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有效融合,使每一个模块都能够体现基础知识、语言能力、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综合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在以语文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块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组织课堂评价,开展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教学评价是课堂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组块教学模式中,课堂评价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对课堂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加深知识理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自我建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观点,深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认知中的偏差进行反馈和纠正,进一步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组块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语文知识,主动实现语文能力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晨曦.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刘艳.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编辑 李烨艳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组块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实现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要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就必须立足学科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和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中实现课程目标。组块教学模式正是在课程改革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一、组块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组块教学是由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薛法根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将原有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使之形成相互联系的块状学习内容,真正贴合小学生的语言发展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按照薛法根老师的阐释,组块教学建立在对语文教材深入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理解、科学重组、优化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按照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要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接受新的知识内容,通过对原有知识体系的调整和修改,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并达到认知的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才能真正完成建构过程,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组块教学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重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同时,组块教学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这与新课程理念也是一致的,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组块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深入分析学情,围绕学生设定教学目标
组块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来设定教学内容的组成模块,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水平,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能够达到的预期水平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避免过低或过高,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发展,提高知识和能力水平。第三,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避免事无巨细的教学设计,而是抓住学习内容的核心,将精华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全面把握教材,依据学情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是教學的基础,也是设定教学模块的重要依据。在组块教学模式中,只有全面把握教材,深入挖掘课程标准对应的学习内容,才能制订适合学情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内涵,明确如何通过合理的安排来实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语文知识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其次,教师要深入发掘课文的教育价值,将其中隐含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使之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运用。
(三)注重能力发展,按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是确保组块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巧。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趣味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实现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有效融合,使每一个模块都能够体现基础知识、语言能力、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综合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在以语文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块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组织课堂评价,开展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教学评价是课堂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组块教学模式中,课堂评价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对课堂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加深知识理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自我建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观点,深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认知中的偏差进行反馈和纠正,进一步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组块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语文知识,主动实现语文能力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晨曦.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刘艳.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