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广泛应用,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培养了学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为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就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谈一点浅显看法。
一、 教师应该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如何在实践中避免走入误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合作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要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其终极目的不是为合作而合作,也不仅是通过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培养的创新精神、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要用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实施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法,有其自身的基本理念,如“异质分组”“角色分配”和“学习目的”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和把握的。但合作学习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如“异质分组”几人合适,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合作学习的内容决定,不能一味地照搬死套。
3.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创设一种宽容的环境。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淡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以一个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者、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学习合作者的角色,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一种安全宽容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以真正的思维自由。
二、教师应该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必须在实施合作学习前做好认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会使合作流于形式。整个课堂貌似热闹,实则杂闹无序,导致效率低下,这与合作学习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合作学习的准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做好科学合理的分组。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在教学中,要按照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的“异质”分组原则,根据事先对学生情况(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性别、能力等)的摸底,把全班同学每4~6人分成一组,以体现合作学习的异质分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要求。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三、教师应该选定好合作学习内容
思想品德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选准、选精学习内容,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1.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非常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因为其中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效果远好于让学生单独回答。
2.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中出现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学生意见不统一或有创新意见时实施合作学习,更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把握。
3.涉及评判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较多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多种决策途径可供选择或权衡利弊得失的内容,这些内容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
4.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而且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限制,单个的学生个体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教师应该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控制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责任。自主不等于自流。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2.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1)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平等意识、交往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教师应从学生低年级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华蓥中学 638600)
一、 教师应该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如何在实践中避免走入误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合作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要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其终极目的不是为合作而合作,也不仅是通过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培养的创新精神、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要用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实施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法,有其自身的基本理念,如“异质分组”“角色分配”和“学习目的”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和把握的。但合作学习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如“异质分组”几人合适,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合作学习的内容决定,不能一味地照搬死套。
3.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创设一种宽容的环境。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淡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以一个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者、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学习合作者的角色,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一种安全宽容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以真正的思维自由。
二、教师应该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必须在实施合作学习前做好认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会使合作流于形式。整个课堂貌似热闹,实则杂闹无序,导致效率低下,这与合作学习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合作学习的准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做好科学合理的分组。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在教学中,要按照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的“异质”分组原则,根据事先对学生情况(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性别、能力等)的摸底,把全班同学每4~6人分成一组,以体现合作学习的异质分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要求。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三、教师应该选定好合作学习内容
思想品德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选准、选精学习内容,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1.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非常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因为其中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效果远好于让学生单独回答。
2.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中出现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学生意见不统一或有创新意见时实施合作学习,更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把握。
3.涉及评判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较多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多种决策途径可供选择或权衡利弊得失的内容,这些内容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
4.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而且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限制,单个的学生个体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教师应该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控制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责任。自主不等于自流。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2.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1)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平等意识、交往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教师应从学生低年级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华蓥中学 63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