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鸣街道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东南部,入驻企业200余家,员工共计万人,产业包含了金融、医疗、科技、贸易、服务等各领域。
2010年潮鸣街道成立了杭州市第一个楼宇社区——环北楼宇社区。2011年街道进一步以建国北路凤起路的4幢楼宇和建国北路庆春路的5楼宇为依托,分别成立了凤起楼宇社区和庆春楼宇社区,构建了潮鸣经济社会的“9+3”发展框架。
创新楼宇社区团建工作实践
以组织建设为载体,实现“区域化”覆盖。按照楼宇社区建团委、楼宇企业建支部的构架,街道团工委在14幢商务楼宇建立了3个楼宇社区团委,全面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和体制界限,把同在楼宇范围内,但关系不相隶属、平时无业务往来的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共建等方式,吸纳到楼宇社区团建工作中来,使“口袋团员”“隐形团员”明确自身组织关系,推动楼宇社区团建开放互联,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区域化、集群式、嵌入型楼宇社区团建网络。
以联动合力为基础,推进“一体化”协作。在“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引领下,将楼宇社区团组织建设和工会、妇联组织建设结合在一起,纳入统筹协调部署。组织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等创建,建功立业、岗位成才,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塑造行业、单位的良好形象。选树“潮鸣肖像”,发现身边最美,引导青年以道德榜样为先,在重难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开展群团推优入党,教育和激励团员青年学优、创优、争优,产生入党积极分子50余名,发展党员20余名。
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组织“社团化”活动。开展楼宇社区文化节,启动“活力社团季”,培育了登山社、羽毛球队、声乐汇、篮球队等各类社团,定期组织团员网上学习、健康讲座、运动比赛、文艺演出、爱心助学、参观讨论等活动,搭建青年互动平台,丰富组织内涵。成立楼宇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公益服务,特别是今年为护航峰会顺利召开,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参与路面街巷、守望岗巡防执勤,公交车站、交通路口文明劝导,还发挥特长举办了日常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引导市民自觉加入美丽杭州建设,营造了“人人都是东道主”的良好氛围。
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推动“亲情化”关爱。充分利用楼宇社区公共空间,开辟职工书屋和运动场所,为企业青年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舒缓压力提供保障。开通运作楼宇社区QQ群、微信群,及时更新信息动态,畅通发言交流渠道。深入服务生活需求,帮助解决就餐、停车、子女入学等问题;协助申请青年公寓,缓解住房压力;举行联谊交友活动,增进单身青年交流沟通。宣传、实施各级人才政策,健全人才资源库,培养优秀青年领军人物;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助力青年创业,举办“楼宇论坛”“职业规划”等,为青年成长导航引路。
分析楼宇社区团建工作困难
舆论氛围不够浓厚,团建思想统一难。企业重点将实现利润最大化、缩短资本积累时间作为首要目标,普遍对建立团组织、开展团活动积极性不高,对团组织在凝聚青年员工、打造企业文化、促进未来发展的作用上认识不足,对楼宇社区团建没有形成共识。
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团组织全覆盖难。楼宇内入驻的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行业分布广,除个别重点单位和规模上企业外,大部分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团组织的要求,截止目前楼宇社区团委下建立企业团支部仅30家。
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载体创新持续难。楼宇社区团建经费主要来源于街道划拨、个人团费上缴和部分上级团组织下拨。一方面街道划拨不单独列项,和共青团其他经费使用一起,还与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打包预算;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主动按比例上交团费较少,经常不及时、不配合,致使活动经费不足。
团员管理教育松懈,队伍作用发挥难。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青年团员定期集中教育时间难以保证,内容缺乏吸引力,参加支部会议成为了一种负担。团员组织隶属关系复杂,有自主选择接受教育管理的权利,以及人户分离情况等,给楼宇社区团员管理造成影响。
深化楼宇社区团建工作思考
提高思想认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各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使开展楼宇社区团建工作成为每个企业的“共同责任”;明确抓团建促发展理念,围绕楼宇经济建设凝聚团员、吸引青年、服务企业,营造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强化团员队伍建设,注重发挥青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让青年唱主角,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积极培养楼宇社团青年领袖,增强青年团员对共青团的情感认同、精神认同和价值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完善工作机制,夯实组织基础。动态掌握的入驻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职工、团员人数等,对已建立团组织的企业定期更新人员信息;对暂无法成立团组织的企业,可先建立团员服务点或服务站,努力创设成熟条件及时建立团组织,提高覆盖率。健全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楼宇社区团建工作意义目标、内容要求,发挥约束功能。总结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借鉴运用到楼宇社区团建上来,打好组织基础,实现架构网络化,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拓宽管理途径,创新活动载体。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探索建立符合不同楼宇青年特点的管理模式,开展网上团课、青年论坛、网上组织生活等,对团员实行便捷有效的管理。整合各方资源,加大组建力度和优化组织设置,强化青年差异化分类教育。充分尊重首创精神,鼓励大胆尝试,改变固有活动形式,丰富载体内容,深化“网上+网下”全覆盖,搭建有效交流平台,促进团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互动共进。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推进项目化、具体化运作,创建楼宇社区团建品牌活动。
回应不同需求,强化综合保障。走进团员、深入青年,在思想上、生活上积极关心楼宇社区青年员工,在情感上靠近他们,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真正成为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满足需求。动员楼宇企业和辖区单位,根据自愿互利原则,提所属场地和设施;加大政府对楼宇社区经费投入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优惠政策,促使企业青年自愿、及时上交团费;努力形成制度完善、形式多元、支撑有型的综合保障。
2010年潮鸣街道成立了杭州市第一个楼宇社区——环北楼宇社区。2011年街道进一步以建国北路凤起路的4幢楼宇和建国北路庆春路的5楼宇为依托,分别成立了凤起楼宇社区和庆春楼宇社区,构建了潮鸣经济社会的“9+3”发展框架。
创新楼宇社区团建工作实践
以组织建设为载体,实现“区域化”覆盖。按照楼宇社区建团委、楼宇企业建支部的构架,街道团工委在14幢商务楼宇建立了3个楼宇社区团委,全面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和体制界限,把同在楼宇范围内,但关系不相隶属、平时无业务往来的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共建等方式,吸纳到楼宇社区团建工作中来,使“口袋团员”“隐形团员”明确自身组织关系,推动楼宇社区团建开放互联,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区域化、集群式、嵌入型楼宇社区团建网络。
以联动合力为基础,推进“一体化”协作。在“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引领下,将楼宇社区团组织建设和工会、妇联组织建设结合在一起,纳入统筹协调部署。组织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等创建,建功立业、岗位成才,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塑造行业、单位的良好形象。选树“潮鸣肖像”,发现身边最美,引导青年以道德榜样为先,在重难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开展群团推优入党,教育和激励团员青年学优、创优、争优,产生入党积极分子50余名,发展党员20余名。
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组织“社团化”活动。开展楼宇社区文化节,启动“活力社团季”,培育了登山社、羽毛球队、声乐汇、篮球队等各类社团,定期组织团员网上学习、健康讲座、运动比赛、文艺演出、爱心助学、参观讨论等活动,搭建青年互动平台,丰富组织内涵。成立楼宇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公益服务,特别是今年为护航峰会顺利召开,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参与路面街巷、守望岗巡防执勤,公交车站、交通路口文明劝导,还发挥特长举办了日常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引导市民自觉加入美丽杭州建设,营造了“人人都是东道主”的良好氛围。
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推动“亲情化”关爱。充分利用楼宇社区公共空间,开辟职工书屋和运动场所,为企业青年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舒缓压力提供保障。开通运作楼宇社区QQ群、微信群,及时更新信息动态,畅通发言交流渠道。深入服务生活需求,帮助解决就餐、停车、子女入学等问题;协助申请青年公寓,缓解住房压力;举行联谊交友活动,增进单身青年交流沟通。宣传、实施各级人才政策,健全人才资源库,培养优秀青年领军人物;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助力青年创业,举办“楼宇论坛”“职业规划”等,为青年成长导航引路。
分析楼宇社区团建工作困难
舆论氛围不够浓厚,团建思想统一难。企业重点将实现利润最大化、缩短资本积累时间作为首要目标,普遍对建立团组织、开展团活动积极性不高,对团组织在凝聚青年员工、打造企业文化、促进未来发展的作用上认识不足,对楼宇社区团建没有形成共识。
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团组织全覆盖难。楼宇内入驻的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行业分布广,除个别重点单位和规模上企业外,大部分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团组织的要求,截止目前楼宇社区团委下建立企业团支部仅30家。
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载体创新持续难。楼宇社区团建经费主要来源于街道划拨、个人团费上缴和部分上级团组织下拨。一方面街道划拨不单独列项,和共青团其他经费使用一起,还与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打包预算;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主动按比例上交团费较少,经常不及时、不配合,致使活动经费不足。
团员管理教育松懈,队伍作用发挥难。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青年团员定期集中教育时间难以保证,内容缺乏吸引力,参加支部会议成为了一种负担。团员组织隶属关系复杂,有自主选择接受教育管理的权利,以及人户分离情况等,给楼宇社区团员管理造成影响。
深化楼宇社区团建工作思考
提高思想认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各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使开展楼宇社区团建工作成为每个企业的“共同责任”;明确抓团建促发展理念,围绕楼宇经济建设凝聚团员、吸引青年、服务企业,营造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强化团员队伍建设,注重发挥青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让青年唱主角,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积极培养楼宇社团青年领袖,增强青年团员对共青团的情感认同、精神认同和价值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完善工作机制,夯实组织基础。动态掌握的入驻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职工、团员人数等,对已建立团组织的企业定期更新人员信息;对暂无法成立团组织的企业,可先建立团员服务点或服务站,努力创设成熟条件及时建立团组织,提高覆盖率。健全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楼宇社区团建工作意义目标、内容要求,发挥约束功能。总结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借鉴运用到楼宇社区团建上来,打好组织基础,实现架构网络化,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拓宽管理途径,创新活动载体。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探索建立符合不同楼宇青年特点的管理模式,开展网上团课、青年论坛、网上组织生活等,对团员实行便捷有效的管理。整合各方资源,加大组建力度和优化组织设置,强化青年差异化分类教育。充分尊重首创精神,鼓励大胆尝试,改变固有活动形式,丰富载体内容,深化“网上+网下”全覆盖,搭建有效交流平台,促进团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互动共进。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推进项目化、具体化运作,创建楼宇社区团建品牌活动。
回应不同需求,强化综合保障。走进团员、深入青年,在思想上、生活上积极关心楼宇社区青年员工,在情感上靠近他们,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真正成为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满足需求。动员楼宇企业和辖区单位,根据自愿互利原则,提所属场地和设施;加大政府对楼宇社区经费投入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优惠政策,促使企业青年自愿、及时上交团费;努力形成制度完善、形式多元、支撑有型的综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