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一系列的认识、计算、观察、对比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思维能力是推动创新能力形成的有效动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一、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养成思维的习惯
“观察是思维的开端和源泉。”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呈现。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和直观教具进行观察,进而获得并建立清晰的表象,为其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初学数学时,首先接触的是一些直观的图形和符号,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和符号,例如:认识2时,首先让学生观察2个苹果,2只小鸟,2只手,2本书……这些都可以用数“2”来表示,学生在头脑中明白了2表示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出生活中可以用“2”表示的物体。通过学生由感知到抽象概括,形成了思维。又如:△=○+○,△+○=18,○=?△=?学生观察,找出规律,△是2个○,△+○就是3个○,3个○等于18,一个○就是18÷3=6。教学简单的加法应用题时,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并说出图意,学生在一系列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思维的习惯。
二、在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通过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举几个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12+36)+14,12+(36+34),……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让学生再自己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这样学生不但对加法结合律理解的很清楚,也学到了一种归纳推理的方法。又如,在计算4.8×0.9+0.48时,可以让学生说说4.8和0.48有什么关系,想一想通过怎样变化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使学生在计算时不但正确,而且培养了灵活计算的能力。
三、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图形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关注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做出概括。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利用转化的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维正真活跃起来,通过探讨、交流、归纳、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自主追求未知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实现自我的历练,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使学生学生经历了一个化难为易、化新为旧的过程,发展了数学思维,提高了数学能力。
四、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原有认知水平决定着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因此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呈现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共同进步,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倍数问题的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张大爷家养了鸡和鸭共60只,其中鸡是鸭的1.5倍,鸡和鸭各有多少只?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有的学生用列算式,有的学生用列方程,我先让用列算式解决的学生交流,说出自己每一步计算的理由。在提问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几个问题:(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2)根据那个条件设未知数的?(3)设谁为x比较合适?为什么?(4)问题中包含怎样的等量关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
又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四人一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小组交流拼成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比观察,交流概括,利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不但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在实践应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善学”,这是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是有效拓展学生解答应用题思维的关键所在。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正是指从数学知识的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一题多解”,能激活学生的解题思维、养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例如:校园有松树和柏树共180棵,其中松树棵树与柏树棵树的比是2:3,松树、柏树各有多少棵?
解法一:180÷(2+3)=36(棵) 36×2=72(棵) 36×3=108(棵)
解法二:180× =36(棵) 180× =72(棵)
解法三:180÷(1+ )=72(棵) 180-72=36(棵)
解法四:180÷(1+ )=36(棵) 180-36=72(棵)
解法五:解设松树有2x棵,柏树有3x棵。 2x+3x=180
解法六:解设松树有x棵。 x+ x=180
解法七:解设柏树有x棵。 x+ x=180
又如:教学可能性后,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黄球和蓝球的个数说出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接着,我提出要求,“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如果是 ”,应该怎么办?第一个问题只需要学生进行计算,而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逆向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怎样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而且知道要想求某件事的可能性的大小必须知道的条件及应注意的事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养成思维的习惯
“观察是思维的开端和源泉。”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呈现。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和直观教具进行观察,进而获得并建立清晰的表象,为其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初学数学时,首先接触的是一些直观的图形和符号,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和符号,例如:认识2时,首先让学生观察2个苹果,2只小鸟,2只手,2本书……这些都可以用数“2”来表示,学生在头脑中明白了2表示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出生活中可以用“2”表示的物体。通过学生由感知到抽象概括,形成了思维。又如:△=○+○,△+○=18,○=?△=?学生观察,找出规律,△是2个○,△+○就是3个○,3个○等于18,一个○就是18÷3=6。教学简单的加法应用题时,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并说出图意,学生在一系列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思维的习惯。
二、在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通过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举几个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12+36)+14,12+(36+34),……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让学生再自己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这样学生不但对加法结合律理解的很清楚,也学到了一种归纳推理的方法。又如,在计算4.8×0.9+0.48时,可以让学生说说4.8和0.48有什么关系,想一想通过怎样变化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使学生在计算时不但正确,而且培养了灵活计算的能力。
三、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图形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关注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做出概括。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利用转化的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维正真活跃起来,通过探讨、交流、归纳、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自主追求未知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实现自我的历练,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使学生学生经历了一个化难为易、化新为旧的过程,发展了数学思维,提高了数学能力。
四、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原有认知水平决定着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因此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呈现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共同进步,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倍数问题的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张大爷家养了鸡和鸭共60只,其中鸡是鸭的1.5倍,鸡和鸭各有多少只?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有的学生用列算式,有的学生用列方程,我先让用列算式解决的学生交流,说出自己每一步计算的理由。在提问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几个问题:(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2)根据那个条件设未知数的?(3)设谁为x比较合适?为什么?(4)问题中包含怎样的等量关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
又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四人一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小组交流拼成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比观察,交流概括,利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不但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在实践应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善学”,这是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是有效拓展学生解答应用题思维的关键所在。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正是指从数学知识的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一题多解”,能激活学生的解题思维、养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例如:校园有松树和柏树共180棵,其中松树棵树与柏树棵树的比是2:3,松树、柏树各有多少棵?
解法一:180÷(2+3)=36(棵) 36×2=72(棵) 36×3=108(棵)
解法二:180× =36(棵) 180× =72(棵)
解法三:180÷(1+ )=72(棵) 180-72=36(棵)
解法四:180÷(1+ )=36(棵) 180-36=72(棵)
解法五:解设松树有2x棵,柏树有3x棵。 2x+3x=180
解法六:解设松树有x棵。 x+ x=180
解法七:解设柏树有x棵。 x+ x=180
又如:教学可能性后,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黄球和蓝球的个数说出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接着,我提出要求,“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如果是 ”,应该怎么办?第一个问题只需要学生进行计算,而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逆向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怎样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而且知道要想求某件事的可能性的大小必须知道的条件及应注意的事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