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电台迎来“小阳春”
也就是在短短的20多年前。还是令人记忆犹新的广播电台“黄金时代”。早晨,人们起床先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中午,全家人聚在一台小小的“红灯”牌或者“咏梅”牌收音机旁。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傍晚,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暂时安静下来,因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20多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成为家庭最普及的“电器”和娱乐工具;电脑网络从幻想走进现实生活:手机从“大哥大”到成为今天人们身边最离不了的“必备品”之一。
电视抢走了众多听众,中央电视台晚7点的《新闻联播》取代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成为最权威的新闻品牌:网络抢走了年轻人。他们能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网上畅游,却不会听1分钟的广播;手机更厉害,当一个人低头看手机的时候,很可能是在看手机报,而它的出现,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
电视、电脑、手机等新技术的出现导致受众接受新闻的改变,大势所趋,再加上老牌的竞争对手报纸的发展,广播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汽车飞速进入国人的生活。更因为广播人自身的锐意改革,在群雄气势汹汹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近年来广播电台迎来了发展的“小阳春”。像地处偏远的黑龙江广播电台1年的广告收入达1.6亿元,地处中原的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超过1亿元,更别说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广播电台了。
广播新闻的变革之路
除了中央和省级综合性的广播电台由于体制和机制的缘故,广播新闻没有大的改变。其他专业台、都市台的新闻播报都已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针对“汽车族”量身打造的新闻,无论是新闻_的采编还是播发,都与以往的广播新闻有着很大的改观。综合来看,变革的主要方向是“短些,短些。再短些”,这应该就是广播夺回听众。赢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短些,首先是稿件短。以前动辄五六百字以上、超过1分钟的稿件今后将不再是广播新闻的主打稿了,一两句话,几十字的新闻将逐渐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打产品。这类似于报纸的标题新闻,但对广播新闻来说,是重生的关键。第一,因为对汽车族来说。他们不可能静下心来听长篇大论,广播新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信息。第二,传媒的增多,使传媒本身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广播的专长就是及时和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但缺点是纯声音的播报使新闻的深度和思想性受到限制。扬长避短。简短的“标题式新闻”就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活力所在。
短些。其次是播报时间短。以往的广播新闻正点播报,时间较长,20分钟算少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有,品种丰富,内容繁多,看似新闻很充实,但却忽略了受众接受的程度。在电视和网络都没有出现的时候。广播新闻是很多人唯一获取新闻的渠道。人们可以一两个小时守在收音机旁,但现在电视和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不用说获取新闻的习惯了。10分钟、5分钟,甚至2~3分钟的新闻播报,对快节奏的人们来说,较为合适,而时长30分钟以上的新闻节目。将逐步退出广播新闻的历史舞台。
短些,再次是播出的间隔短。新闻永远是广播媒体的重中之重。要改变的是过去早16时半、晚7时半等固定时段,每天一个台播报的新闻不少,但间隔时间过长,人们打开收音机,除非在上述特定的时间段,否则很难听到新闻。现在这种局面已经被打破,很多电台都推出了整点播报、半点播报等。但这种间隔目前还不是主流,更短时间的间隔还很少探索,笔者认为,无间断播报可能很难做到,也没有必要做到,但播出的间隔短将是潮流所趋。
短些与长些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的变革之路是稿件内容短、播报时间短、播出间隔短。这种变革是顺应新媒体挑战的结果,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短些的本质却是更长的新闻。它包括每天播发新闻的数量多了,每天播报新闻的时间长了,广播人的工作量更重了。
新闻数量的增多和播报时间的延长很好理解,每条新闻的字数减少了,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播发的新闻条数增多了;播出间隔短了,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播出新闻的总时间延长了。
可以说,广播新闻的短些、短些、再短些,恰恰是广播新闻的长些、长些、再长些。对广播新闻工作者来说,工作量增加了,责任更重了,最主要的是,广播记者的采访和写作模式要改,采编部门几十年一贯制的采编和播发机制要改。
对记者来说,打破新闻的“5个W”,对单一的只需播出一次的新闻来说,只需回答出“何人、何时、何地、何结果”就行了,就如报纸新闻的导语,甚至比导语更短。如果同一件新闻,报纸消息需要700字,电视新闻需要2分钟,而广播新闻则可能只需70个字,20秒钟时间。对重大的、群众极为关心的突发性新闻,记者则要学习新华快讯的报道方式,随时随地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随地报道事件的进程。
看似短小的新闻。但对记者提出的要求更高了,一是需要记者具有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要在几句话当中提炼出来,对记者来说是一个写作上的挑战。二是突发性的新闻随时随地报道,要求记者随时随地守候在现场,多方采访和了解掌握情况,并突破通信传输等困难。及时把报道发回去。对记者来说是体力和精力上的挑战。
短些,对采编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流程是按部就班,稿件经过编辑之手,固定在几个时间段由部门主任和总编辑审定后播发。这种程序的好处是把关严格,分工明确,但显然不适应新闻改革的需要。要实现“短”新闻“短”播出的目的,采编流程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其目标是记者、编辑、播音的紧密结合,缩短编辑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实行不间断的编辑和审稿流程。当然,采编机制的变革不是朝夕之功。它需要磨合与探索。但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编校:张红玲
也就是在短短的20多年前。还是令人记忆犹新的广播电台“黄金时代”。早晨,人们起床先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中午,全家人聚在一台小小的“红灯”牌或者“咏梅”牌收音机旁。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傍晚,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暂时安静下来,因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20多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成为家庭最普及的“电器”和娱乐工具;电脑网络从幻想走进现实生活:手机从“大哥大”到成为今天人们身边最离不了的“必备品”之一。
电视抢走了众多听众,中央电视台晚7点的《新闻联播》取代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成为最权威的新闻品牌:网络抢走了年轻人。他们能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网上畅游,却不会听1分钟的广播;手机更厉害,当一个人低头看手机的时候,很可能是在看手机报,而它的出现,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
电视、电脑、手机等新技术的出现导致受众接受新闻的改变,大势所趋,再加上老牌的竞争对手报纸的发展,广播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汽车飞速进入国人的生活。更因为广播人自身的锐意改革,在群雄气势汹汹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近年来广播电台迎来了发展的“小阳春”。像地处偏远的黑龙江广播电台1年的广告收入达1.6亿元,地处中原的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超过1亿元,更别说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广播电台了。
广播新闻的变革之路
除了中央和省级综合性的广播电台由于体制和机制的缘故,广播新闻没有大的改变。其他专业台、都市台的新闻播报都已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针对“汽车族”量身打造的新闻,无论是新闻_的采编还是播发,都与以往的广播新闻有着很大的改观。综合来看,变革的主要方向是“短些,短些。再短些”,这应该就是广播夺回听众。赢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短些,首先是稿件短。以前动辄五六百字以上、超过1分钟的稿件今后将不再是广播新闻的主打稿了,一两句话,几十字的新闻将逐渐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打产品。这类似于报纸的标题新闻,但对广播新闻来说,是重生的关键。第一,因为对汽车族来说。他们不可能静下心来听长篇大论,广播新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信息。第二,传媒的增多,使传媒本身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广播的专长就是及时和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但缺点是纯声音的播报使新闻的深度和思想性受到限制。扬长避短。简短的“标题式新闻”就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活力所在。
短些。其次是播报时间短。以往的广播新闻正点播报,时间较长,20分钟算少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有,品种丰富,内容繁多,看似新闻很充实,但却忽略了受众接受的程度。在电视和网络都没有出现的时候。广播新闻是很多人唯一获取新闻的渠道。人们可以一两个小时守在收音机旁,但现在电视和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不用说获取新闻的习惯了。10分钟、5分钟,甚至2~3分钟的新闻播报,对快节奏的人们来说,较为合适,而时长30分钟以上的新闻节目。将逐步退出广播新闻的历史舞台。
短些,再次是播出的间隔短。新闻永远是广播媒体的重中之重。要改变的是过去早16时半、晚7时半等固定时段,每天一个台播报的新闻不少,但间隔时间过长,人们打开收音机,除非在上述特定的时间段,否则很难听到新闻。现在这种局面已经被打破,很多电台都推出了整点播报、半点播报等。但这种间隔目前还不是主流,更短时间的间隔还很少探索,笔者认为,无间断播报可能很难做到,也没有必要做到,但播出的间隔短将是潮流所趋。
短些与长些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的变革之路是稿件内容短、播报时间短、播出间隔短。这种变革是顺应新媒体挑战的结果,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短些的本质却是更长的新闻。它包括每天播发新闻的数量多了,每天播报新闻的时间长了,广播人的工作量更重了。
新闻数量的增多和播报时间的延长很好理解,每条新闻的字数减少了,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播发的新闻条数增多了;播出间隔短了,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播出新闻的总时间延长了。
可以说,广播新闻的短些、短些、再短些,恰恰是广播新闻的长些、长些、再长些。对广播新闻工作者来说,工作量增加了,责任更重了,最主要的是,广播记者的采访和写作模式要改,采编部门几十年一贯制的采编和播发机制要改。
对记者来说,打破新闻的“5个W”,对单一的只需播出一次的新闻来说,只需回答出“何人、何时、何地、何结果”就行了,就如报纸新闻的导语,甚至比导语更短。如果同一件新闻,报纸消息需要700字,电视新闻需要2分钟,而广播新闻则可能只需70个字,20秒钟时间。对重大的、群众极为关心的突发性新闻,记者则要学习新华快讯的报道方式,随时随地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随地报道事件的进程。
看似短小的新闻。但对记者提出的要求更高了,一是需要记者具有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要在几句话当中提炼出来,对记者来说是一个写作上的挑战。二是突发性的新闻随时随地报道,要求记者随时随地守候在现场,多方采访和了解掌握情况,并突破通信传输等困难。及时把报道发回去。对记者来说是体力和精力上的挑战。
短些,对采编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流程是按部就班,稿件经过编辑之手,固定在几个时间段由部门主任和总编辑审定后播发。这种程序的好处是把关严格,分工明确,但显然不适应新闻改革的需要。要实现“短”新闻“短”播出的目的,采编流程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其目标是记者、编辑、播音的紧密结合,缩短编辑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实行不间断的编辑和审稿流程。当然,采编机制的变革不是朝夕之功。它需要磨合与探索。但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