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材施教”可谓渊源深远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解释为:针对学习者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作为工作在一线上的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学生,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求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 ,采取有针对性地的教育教学措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探索;教学措施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短处
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与缺点,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进行正确引导,扬长避短。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顺着这个“长”发展下去,其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地展示。面对“短”时应该先避其短,然后改之,善之。由于每个人的“长”“短”不一,因此,他们绝对不可能成为同一类型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材施教,就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注重个性特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倡导乐学,从而实现使学生多才多艺、有特色地发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一)熟悉学生,对学生分层
在每个学期初,教师要做的首先是熟悉学生,根据本班学生习情况,和性格爱好对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组分别 是 a b c d四人小组(a组由班级中成绩最为拔尖的同学组成;b组分配了学习较为上中水平的学生;c组是学习中等水平的学生,d组由学困生组成;每组由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 。这样优良中差的同学在一起,只要合作的好,小组的整体水平就会上升。今年我班排位的时候特意把优良中差四类学生分在一起,一组内8人,设大组长和分管各科的组长,每个小组长督促好各组的差生的学习并进行对学困生的帮助。这样使不同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发挥,大家共同进步,协同发展。将每一位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下来,在每一个月末都做一次成绩统计,每一个组都选出晋级和降级的学生,以些来带动他们的积极性。这项举措在我们班的第一个月的评比中就有了相当好的效果,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质量都有提高,学生在课堂听课效果好,竞争意识也有增强。
(二)学期目标进行分层
确定目标然后去执行,在每学期初制订适度而又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d 层同学来说要帮助他们打基础,培养学习兴趣,规范行为习惯,抓好养成教育,争取能使成绩接近合格。c 层同学保证基础,培养兴趣,抓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绩力争合格。b层同学基础较好,在新学期就要挖掘潜能。a层同学的要求更高,要把潜力挖掘出来,有所拔高。
(三)教学目标分层
有了学期目标还要有教学目标。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在备课的过程中,对 a、b、c、d层的同学要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哪些内容各个层次的学生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教师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四)进行分层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贯穿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授课中要着眼于 b、c 层中等学生,课后辅导兼顾 a、c 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做到对 a 层的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对 b层学生,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能力。 对 c层学生则要求低,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 d 层学生要求是最低的,达到上课能够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做好笔记。课时进度以 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能够注重层次性,要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五)分层作业
课堂练习以及家庭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这一部分我也注意分层: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是学生通过自读课本和自我学习就能掌握的基础性题目;第二层次为变通题,这些题目较基础题加深了难度,是一些易错题。重在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第三层作业是一些课外阅读及拓展题。第一层以巩固知识为基础练习,学困生则进行强化训练。第二层第三层作业旨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在对学生各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效率。
三、在习作中因材施教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著重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个性在新课标中被赋予了新的丰富的内涵。个性是创造,是一种自由,是个体心灵空间的释放。在作文教学中,它是在写作这个大舞台上的尽情展示,是力求达到写作中“无技巧”这一技巧的最高境界。如此形成的个性化理念无疑会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因材施教最好的体现,减少作文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束缚。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说写一场比赛。优等生不光要能交代比赛过程,赛场上的赛况,还要描写的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而差生能够把句子写通顺,把比赛过程完整写出来已经实属不易,我们就要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肯定,激发习作兴趣。只要学生乐于过习作来表现生活,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长此以往,就能在习作中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注意学生知识起点,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又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这样,才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从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局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书育人为百年大计,做为教师任重道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应是教学中不破的真理。
【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探索;教学措施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短处
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与缺点,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进行正确引导,扬长避短。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顺着这个“长”发展下去,其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地展示。面对“短”时应该先避其短,然后改之,善之。由于每个人的“长”“短”不一,因此,他们绝对不可能成为同一类型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材施教,就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注重个性特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倡导乐学,从而实现使学生多才多艺、有特色地发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一)熟悉学生,对学生分层
在每个学期初,教师要做的首先是熟悉学生,根据本班学生习情况,和性格爱好对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组分别 是 a b c d四人小组(a组由班级中成绩最为拔尖的同学组成;b组分配了学习较为上中水平的学生;c组是学习中等水平的学生,d组由学困生组成;每组由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 。这样优良中差的同学在一起,只要合作的好,小组的整体水平就会上升。今年我班排位的时候特意把优良中差四类学生分在一起,一组内8人,设大组长和分管各科的组长,每个小组长督促好各组的差生的学习并进行对学困生的帮助。这样使不同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发挥,大家共同进步,协同发展。将每一位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下来,在每一个月末都做一次成绩统计,每一个组都选出晋级和降级的学生,以些来带动他们的积极性。这项举措在我们班的第一个月的评比中就有了相当好的效果,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质量都有提高,学生在课堂听课效果好,竞争意识也有增强。
(二)学期目标进行分层
确定目标然后去执行,在每学期初制订适度而又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d 层同学来说要帮助他们打基础,培养学习兴趣,规范行为习惯,抓好养成教育,争取能使成绩接近合格。c 层同学保证基础,培养兴趣,抓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绩力争合格。b层同学基础较好,在新学期就要挖掘潜能。a层同学的要求更高,要把潜力挖掘出来,有所拔高。
(三)教学目标分层
有了学期目标还要有教学目标。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在备课的过程中,对 a、b、c、d层的同学要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哪些内容各个层次的学生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教师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四)进行分层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贯穿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授课中要着眼于 b、c 层中等学生,课后辅导兼顾 a、c 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做到对 a 层的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对 b层学生,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能力。 对 c层学生则要求低,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 d 层学生要求是最低的,达到上课能够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做好笔记。课时进度以 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能够注重层次性,要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五)分层作业
课堂练习以及家庭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这一部分我也注意分层: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是学生通过自读课本和自我学习就能掌握的基础性题目;第二层次为变通题,这些题目较基础题加深了难度,是一些易错题。重在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第三层作业是一些课外阅读及拓展题。第一层以巩固知识为基础练习,学困生则进行强化训练。第二层第三层作业旨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在对学生各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效率。
三、在习作中因材施教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著重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个性在新课标中被赋予了新的丰富的内涵。个性是创造,是一种自由,是个体心灵空间的释放。在作文教学中,它是在写作这个大舞台上的尽情展示,是力求达到写作中“无技巧”这一技巧的最高境界。如此形成的个性化理念无疑会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因材施教最好的体现,减少作文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束缚。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说写一场比赛。优等生不光要能交代比赛过程,赛场上的赛况,还要描写的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而差生能够把句子写通顺,把比赛过程完整写出来已经实属不易,我们就要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肯定,激发习作兴趣。只要学生乐于过习作来表现生活,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长此以往,就能在习作中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注意学生知识起点,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又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这样,才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从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局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书育人为百年大计,做为教师任重道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应是教学中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