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来源 :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解决是物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基础,有了问题,思维就有方向,探究就有目标。发现和提出问题来也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开始和延续,渗透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物理规律的的重要一环。因此,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中之重。教师如何创设各种情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1、联系生活情景,提出问题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生活中、自然界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我们司空见惯,学生已习以为常。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活,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刚学习光学,我先播放自然界中的闪电、太阳、星星、月亮和生活中的城市夜景节日彩灯等。然后问:对于光,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提出:“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光是怎样传播的?彩灯为什么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晚上没有光,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白天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等问题。
  2、亲身体验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刺激和亲身体验设置情景,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参加活动、参与游戏、比赛等形式,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深刻,易于发现问题,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影响压强大小因素时,学生通过两只手同时压在铅笔的尖部和尾部的感受,学生发现了“压铅笔尖端的手指痛”。并提出“为什么压铅笔尖端的手指痛?”的问题。又如:在讲重力作用点时,让学生用一个手指托起一支钢笔,看谁的钢笔不掉下来,学生发现有的钢笔掉下来,有的不掉下来,提出了“钢笔在什么情况下不会掉下来?”的问题?
  3、展示图片情景,提出问题
  展示实物、挂图或图片,利用学生思维矛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比较与前问题(已有经验)或日常的不同,再提出新问题。如:学习惯性知识后,观察“飞机投弹”图片,提出“为什么要在飞抵目标前投弹?”等问题。又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4、操作实验情景,提出问题
  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往往能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和探究的最佳境界,教师可有意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浮力的产生”一节时,可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将一规则的长方体蜡块分割成两块,其中一块浸在已盛有水的杯中时即松开手,则它漂浮在水面上;另一块紧贴在另一杯底后(杯底已事先涂上了一层均匀的蜡),再徐徐向杯中倒满水,却发现此木块仍处于原位置;再取一长方体铁块放于第三个已盛水的杯中,铁块也静止在杯底。根据这一情境可提出许多有意义的令学生易产生好奇心的问题。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做覆杯托水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还有“烧不着的手帕”、“越捋越分开的塑料细绳”、“纸锅烧水”等实验都能激发学生质疑发问,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学生勤于思考。
  5、展现模拟情景提出问题
  天体运行、微观世界很多现象,学生缺乏经验,也无法体验,教师不能进行实验和表演来创设情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创设和展现“模拟”情景。不仅可以实现局部的突显和定格,而且可以实现动静、大小、快慢结合,大大地增强视觉效果。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太空中的“模拟”飞行,学生提出了“宇航员为什么可以在太空中腾云驾雾?宇航员之间怎样对话?他们怎样与地面联系?宇宙飞船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等问题来。
  其次,有些民谚、俗语、诗歌、故事及生活常识蕴含物理知识和科学道理,也是我们设置物理课堂教学情景的丰富资源。
  总之,好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对提出问题有诱发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征,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中通过合理利用惊奇,激发疑惑,设计困境,揭示矛盾,设置悬念等方式,采用观察、比较、归纳、联想、类比、推理等方法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心理环景和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尽可能帮助展现发现问题的思路,渗透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懂得问题是怎样被发现和提出来的。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最后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语无伦次、毫无条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实践。  一、培养自信,激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和获得知识的主要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高效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创设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激发;小学;语文;兴趣;直观;宽松和谐;赞扬欣赏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
期刊
一、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够把教学内容根据音乐的节奏配上丰富的表情、欢快的动作、协调的节拍,让学生去充分的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比如在上《买菜》这节课时,先给学生示范一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想象太阳公公、老奶奶、各种蔬菜,还有小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然后在音乐节奏的伴随下逐一表演出来。幼儿对这样
期刊
一、从小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如果抓住此期进行训练,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培养与训练?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下面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谈一下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注重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探索,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从而让学生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力图使语感教学具有实践意义,使语感教学真正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重视;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识之士也越来
期刊
初中地理是地理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地理学科课时较少,但学习任务重。那么学习更要讲究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正确地指导学习实践。下面简单谈谈初中地理的几个学习方法。  一、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理学习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正确的读图
期刊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说法。然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他们觉得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作为教师应怎样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那么农村小学如何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融入生活
期刊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估算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
期刊
【摘 要】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