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但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政治课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事实。部分学生对政治课学习不重视,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政治成绩不理想,政治课德育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此各位教师作了不少尝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笔者在教学困惑中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一、教学尝试的具体方法
这种尝试主要是受到洋思教学经验的影响和启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可以说是对洋思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这种教学模式或理念既符合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能力、分析材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大有裨益。同时,这也符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新课改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协作意识、探究能力大有益处,也是教育模式回归的一种具体体现。
1.具体操作程序及时间分配
课前预习、预习检测(10分钟)——释疑解惑(10分钟)——当堂训练(10分钟)——完善提高(5分钟)——预习指导(3分钟)。
2.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预习指导:用投影出示下节课的自学目标和自学方法,并作简要提示和说明,也可以给出一些背景知识。课前预习:任务有二,一是阅读分析教材,写出批注,解决自学目标,提出疑难问题;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形成本节课的内容提纲。预习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基础梳理和自测自评习题,同桌相互批阅、订正答案,统一认识。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对个别问题做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保留在释疑解惑中解答。释疑解惑:对发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引导释疑,帮助学生形成共识,在解答过程中通过投影形成本节课板书或提纲,让学生形成总体认识,构建知识框架。当堂检测:在释疑解惑的基础上,学生练习完成速效提能习题。教师继续巡视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完成训练后又相互批阅、订正答案,进一步统一认识。完善提高:教师将学生学习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释疑,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善整理预习结果,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
这种模式使学生课堂训练时间长达20多分钟。通过训练既可以检测预习效果,又可以检测知识掌握效果。基础梳理和自测自评习题的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点认识得到深化,是知识点纵向的深入。提纲或板书的形成使学生对知识点得到系统化,使知识点横向拓展。速效提能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读题、析题、解题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相互的批阅和订正答案使学生形成相互负责、相互协作、共同探究意识和能力。
二、目前取得的成绩
1.学生由于进行了针对性的预习,课堂互动效果、学生讨论气氛较传统教学模式要好,也正是这一点使我深信这种模式有可取之处。
2.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前提高,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一改旧模式的被动接受,学生提纲的形成和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处于一种创新氛围中,具有新鲜感。
3.学生列提纲或板书的能力有长足进步,有个别学生的提纲对教师提纲的形成有启发和帮助。
4.作业错误率较前大幅度降低。
5.通过半学期实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前期有大幅度提高。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对政治课的传统认识和政治在高考成绩中所占比例低的认识,使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行动上的懈怠,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
2.学生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使得個别学生丧失了自信,产生了倦怠。
3.学生缺乏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组织语言的方法。学生更缺少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个别与一般等逻辑知识。这就导致学生预习效果不理想,且效率低下,浪费学习时间。解决以上问题应从学生思想深处着手,必须让学生明白: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以学习过程为载体,能力的逐渐具备会使学习的过程变得简单而有效率。游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水中练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模式的使用不仅使政治课堂效率得以提高,最为关键的是从中形成的能力将使其他课程的学习变得简约,而且将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终生。同时,在使用这种模式之前和使用中一定要贯穿学习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并使学生能主动应用方法去指导学习过程。
四、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培养
1.“总——分——总”的教材内容编写结构。
2.“三W”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方式。
3.概念、判断、推理等简单的逻辑知识。
4.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的简单辩证关系。当然,这些方法和能力既是使用这种模式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使用这种模式的前提和条件。正因如此,教学中就没有必要进行专题方法、能力的学习,完全可以放在学中练,练中学,学中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进行学习方法的准备。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欣,《课堂教学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 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一、教学尝试的具体方法
这种尝试主要是受到洋思教学经验的影响和启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可以说是对洋思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这种教学模式或理念既符合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能力、分析材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大有裨益。同时,这也符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新课改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协作意识、探究能力大有益处,也是教育模式回归的一种具体体现。
1.具体操作程序及时间分配
课前预习、预习检测(10分钟)——释疑解惑(10分钟)——当堂训练(10分钟)——完善提高(5分钟)——预习指导(3分钟)。
2.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预习指导:用投影出示下节课的自学目标和自学方法,并作简要提示和说明,也可以给出一些背景知识。课前预习:任务有二,一是阅读分析教材,写出批注,解决自学目标,提出疑难问题;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形成本节课的内容提纲。预习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基础梳理和自测自评习题,同桌相互批阅、订正答案,统一认识。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对个别问题做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保留在释疑解惑中解答。释疑解惑:对发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引导释疑,帮助学生形成共识,在解答过程中通过投影形成本节课板书或提纲,让学生形成总体认识,构建知识框架。当堂检测:在释疑解惑的基础上,学生练习完成速效提能习题。教师继续巡视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完成训练后又相互批阅、订正答案,进一步统一认识。完善提高:教师将学生学习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释疑,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善整理预习结果,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
这种模式使学生课堂训练时间长达20多分钟。通过训练既可以检测预习效果,又可以检测知识掌握效果。基础梳理和自测自评习题的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点认识得到深化,是知识点纵向的深入。提纲或板书的形成使学生对知识点得到系统化,使知识点横向拓展。速效提能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读题、析题、解题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相互的批阅和订正答案使学生形成相互负责、相互协作、共同探究意识和能力。
二、目前取得的成绩
1.学生由于进行了针对性的预习,课堂互动效果、学生讨论气氛较传统教学模式要好,也正是这一点使我深信这种模式有可取之处。
2.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前提高,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一改旧模式的被动接受,学生提纲的形成和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处于一种创新氛围中,具有新鲜感。
3.学生列提纲或板书的能力有长足进步,有个别学生的提纲对教师提纲的形成有启发和帮助。
4.作业错误率较前大幅度降低。
5.通过半学期实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前期有大幅度提高。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对政治课的传统认识和政治在高考成绩中所占比例低的认识,使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行动上的懈怠,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
2.学生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使得個别学生丧失了自信,产生了倦怠。
3.学生缺乏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组织语言的方法。学生更缺少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个别与一般等逻辑知识。这就导致学生预习效果不理想,且效率低下,浪费学习时间。解决以上问题应从学生思想深处着手,必须让学生明白: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以学习过程为载体,能力的逐渐具备会使学习的过程变得简单而有效率。游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水中练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模式的使用不仅使政治课堂效率得以提高,最为关键的是从中形成的能力将使其他课程的学习变得简约,而且将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终生。同时,在使用这种模式之前和使用中一定要贯穿学习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并使学生能主动应用方法去指导学习过程。
四、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培养
1.“总——分——总”的教材内容编写结构。
2.“三W”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方式。
3.概念、判断、推理等简单的逻辑知识。
4.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的简单辩证关系。当然,这些方法和能力既是使用这种模式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使用这种模式的前提和条件。正因如此,教学中就没有必要进行专题方法、能力的学习,完全可以放在学中练,练中学,学中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进行学习方法的准备。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欣,《课堂教学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 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