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楚汉浪漫主义,对文学作品以及设计作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景观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主要包括自然要素系统和人文要素系统,而楚文化视角下的现代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究,楚汉时期的文化对现代景观中公共景观有着很好的借鉴与文化传播的渠道。
关键词:楚文化;现代景观;公共景观;探究;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39-1
引言
景观都市主义的提出让人们重新审视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在当今城市发展千篇一律的怪圈中,设计是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不管是从图案的分解重组或者文化内涵的角度去分析武汉都市景观中公共景观文化,荆楚大地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公共景观是城市的一道窗,透过这个媒介能让跟多的人去体验与感受楚文化的魅力。
一、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楚文化的内涵
在这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荆楚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席地位,“楚文化”的构成由受老庄道家代表的南方哲学思想和屈原所著的《楚辞》为代表的南方文学为主要框架,当然还跟楚国人都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跟出国所处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楚文化影响最大之一的就是《楚辞》,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影响楚文化的精神。抽取这些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体现在设计中,让设计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做到精神和需求相结合,从史书中可以看到从公元前八世纪到前三世纪末这500多年间的楚艺术,是一个独特的相对完整的发展体系。
(二)楚文化的特征
楚文化是容纳百川、色彩斑斓的文化,楚文化除了具有神秘的色彩,更多的是浪漫主义情怀与激情主义,红色虽然是楚艺术的基色,但清新、脱俗、典雅更是楚文化楚艺术中无处不在的特征。在都市景观中的公共景观中应该得到积极借鉴与应用。
二、现代都市公共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追求效果
目前,我国许多景观设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在路网设计中,由于过于追求形式,导致道路弯曲复杂失去了便捷性。由于路面选用磨光石材或无防滑的地砖,遇上雨雪天居民摔伤是时有发生的。景观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从使用者的年龄、职业、习惯、文化、生理等要求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才能使每个细节更加完善、体贴人的活动行为,让使用者能感受到舒畅的人性空间体现。
(二)因地制宜
“档次”本应该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原本只要顺其自然,便会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然而有些设计师却要豪华壮观的效果,但却使整体自然韵味尽失,缺乏景观设计与城市建设的品位相结合,成了一个彻底的“人造景观”,违背了设计的初衷。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要因地制宜,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楚文化元素与武汉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形成发展必定受到一种或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楚文化正是影响武汉发展的主要文化因素,楚文化和武汉城市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从而形成了武汉自有的城市韵味。
(一)楚文化元素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楚文化是武汉城市的根基文化,是武汉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传播城市形象的载体。城市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一个城市区别与其他城市的独特品质,构成具有历史风貌的城市形象。它是体现内聚力、地方感、历史感的设计元素,它赋予城市以突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把城市潜在的形象、个性、特点象征化,并传播给大众,因此传统文化是一种传播载体。楚文化是塑造武汉市形象的手段。
(二)楚文化元素与城市精神的关系
城市精神,是指一个城市通过其市民行为方式、文化艺术、伦理道德、城市景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导向,是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灵魂。传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风俗、地域特征的集结,其内在含量就体现着城市人文地域的特殊精神状态。
四、楚文化元素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一)汲取原则
指对具有楚文化传统特点的元素进行提炼和加工,撷取其精华部分,并结合景观的功能,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手段。如体现武汉知音文化的琴台大剧院、彰显楚文化的东湖磨山楚城等。
(二)创新原则
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一种实践活动。那么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可以在楚文化传统元素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创新设计,使武汉城市景观成为武汉市的一个亮点,也只有经过创新的景观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给人以享受。
五、结语
武汉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有本土化的特色,必需建立在武汉的传统基础之上。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楚文化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要求设计师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它和超越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继承的文化,必须是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不是对传统元素的照搬与抄袭,而是把传统元素作为可借鉴的资料与经验。只有借鉴传统,立足现代,才能正确地认识传统,只有以现实为基础,对传统有选择地运用,借鉴其经典的元素,才能真正意义上把楚文化和现代城市景观建设连接起来。
参考文献:
[1]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7.
[2]翟俊.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建筑学报,2010,(11).
[3][美]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著,朱强,俞孔坚,王志芳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作者简介:
夏羿,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楚文化;现代景观;公共景观;探究;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39-1
引言
景观都市主义的提出让人们重新审视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在当今城市发展千篇一律的怪圈中,设计是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不管是从图案的分解重组或者文化内涵的角度去分析武汉都市景观中公共景观文化,荆楚大地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公共景观是城市的一道窗,透过这个媒介能让跟多的人去体验与感受楚文化的魅力。
一、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楚文化的内涵
在这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荆楚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席地位,“楚文化”的构成由受老庄道家代表的南方哲学思想和屈原所著的《楚辞》为代表的南方文学为主要框架,当然还跟楚国人都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跟出国所处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楚文化影响最大之一的就是《楚辞》,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影响楚文化的精神。抽取这些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体现在设计中,让设计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做到精神和需求相结合,从史书中可以看到从公元前八世纪到前三世纪末这500多年间的楚艺术,是一个独特的相对完整的发展体系。
(二)楚文化的特征
楚文化是容纳百川、色彩斑斓的文化,楚文化除了具有神秘的色彩,更多的是浪漫主义情怀与激情主义,红色虽然是楚艺术的基色,但清新、脱俗、典雅更是楚文化楚艺术中无处不在的特征。在都市景观中的公共景观中应该得到积极借鉴与应用。
二、现代都市公共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追求效果
目前,我国许多景观设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在路网设计中,由于过于追求形式,导致道路弯曲复杂失去了便捷性。由于路面选用磨光石材或无防滑的地砖,遇上雨雪天居民摔伤是时有发生的。景观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从使用者的年龄、职业、习惯、文化、生理等要求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才能使每个细节更加完善、体贴人的活动行为,让使用者能感受到舒畅的人性空间体现。
(二)因地制宜
“档次”本应该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原本只要顺其自然,便会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然而有些设计师却要豪华壮观的效果,但却使整体自然韵味尽失,缺乏景观设计与城市建设的品位相结合,成了一个彻底的“人造景观”,违背了设计的初衷。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要因地制宜,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楚文化元素与武汉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形成发展必定受到一种或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楚文化正是影响武汉发展的主要文化因素,楚文化和武汉城市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从而形成了武汉自有的城市韵味。
(一)楚文化元素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楚文化是武汉城市的根基文化,是武汉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传播城市形象的载体。城市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一个城市区别与其他城市的独特品质,构成具有历史风貌的城市形象。它是体现内聚力、地方感、历史感的设计元素,它赋予城市以突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把城市潜在的形象、个性、特点象征化,并传播给大众,因此传统文化是一种传播载体。楚文化是塑造武汉市形象的手段。
(二)楚文化元素与城市精神的关系
城市精神,是指一个城市通过其市民行为方式、文化艺术、伦理道德、城市景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导向,是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灵魂。传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风俗、地域特征的集结,其内在含量就体现着城市人文地域的特殊精神状态。
四、楚文化元素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一)汲取原则
指对具有楚文化传统特点的元素进行提炼和加工,撷取其精华部分,并结合景观的功能,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手段。如体现武汉知音文化的琴台大剧院、彰显楚文化的东湖磨山楚城等。
(二)创新原则
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一种实践活动。那么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可以在楚文化传统元素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创新设计,使武汉城市景观成为武汉市的一个亮点,也只有经过创新的景观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给人以享受。
五、结语
武汉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有本土化的特色,必需建立在武汉的传统基础之上。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楚文化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要求设计师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它和超越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继承的文化,必须是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不是对传统元素的照搬与抄袭,而是把传统元素作为可借鉴的资料与经验。只有借鉴传统,立足现代,才能正确地认识传统,只有以现实为基础,对传统有选择地运用,借鉴其经典的元素,才能真正意义上把楚文化和现代城市景观建设连接起来。
参考文献:
[1]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7.
[2]翟俊.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建筑学报,2010,(11).
[3][美]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著,朱强,俞孔坚,王志芳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作者简介:
夏羿,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