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国外与国内关于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分析,从系统实施过程与流程持续优化的角度,探讨企业如何成功实施ERP,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关键成功因素 系统实施过程 流程持续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ERP系统的实施是国内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最终选择,不仅是ERP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更重要的是ERP系统促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与标准化。但是众多ERP实施失败的经历也使有些企业与学者对ERP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实施ERP可能将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并拖垮企业,从而使得人们对ERP的理解产生了障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说明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并就国内企业如何将ERP系统与企业有效的整体与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国外研究成果
根据麻省理学院的John Rockart(1979)将关键成功因素(CSFs)用于对信息需求分析的定义,关键成功因素是几个有限的,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并需要持续关注的管理活动领域 。这就意味着关键成功因素是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关键,通过对有限的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实现对ERP系统的实施。
国外通过几十年的ERP系统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对ERP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三个:关键成功因素模型的建立、与实施过程结合的因素研究、结合案例的实证研究。
ERP关键成功因素模型研究中,以Holland(1999)的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模型为主导 ,提出企业要以流程为导向,将关键成功因素分为战略性和战术性两种因素。而Estsves(2000)在其基础上,引入了组织性和技术性,将关键成功因素以技术为导向进行了二维的分析。其他的学者根据应用的不同,对模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
与实施过程研究的结合,强调在不同的实施阶段,关键成功因素对组织的影响不同。因此,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根据对不同阶段的关键成功因素重要性进行了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及企业需求的不断发展,结合实施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特别在系统实施的持续改进与转型阶段尤为突出。
二、 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对关键成功因素做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闵庆飞(2005)等人将ERP关键成功因素分为:领导因素、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管理、变革管理和外部支持 ,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东北大学的强伟(2006)等对首钢ERP实施成功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总结出10个关键成功因素 。林勇(2009)提出一个基于CMM的ERP实施过程关键成功因素的控制模型,并进行了案例研究 。
国内的研究将在理论基础上引入了文化的因素,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提出了多样的关键成功因素。但在研究体系上仍需要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结合国内企业的特点,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在研究方向上,国内的研究也渐渐地重视与实施过程的结合,将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考虑进来。
三、 系统实施过程与流程持续优化
(一)系统实施过程。
通过研究成果的综述,可见系统实施过程对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Ross对ERP实施过程的研究,实施过程分为设计、狭义实施、稳定、持续改进和转型五个阶段,同时引进了组织绩效进行了评估。
为了适应企业的业务需求,并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如系统的网络化、信息共享等,对现有系统的不断升级与转型,使得企业在系统改进方面占有巨大的成本 。而其中有60%用于培训和专业化服务 ,实际上系统自身所消耗的费用也是占了一小部分。这一现象提醒我们,系统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系统投入使用就是意味着系统已经实施成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阶段的特点,把握不同阶段的重点,有计划地进行改进。
(二)流程持续优化。
企业为了取得实施的成功,仅仅改进系统是做不到的,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中,都强调的就是企业流程改进的重要作用。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对企业流程进行分析,并做到对企业流程的不断改进,既做到与系统的有效整合,又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一步对企业是关键的,也是艰难的,因为企业需要在此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时代的发展给予了企业管理新的定义,企业的进步是需要伴随着其合适的系统2进步的。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当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的发展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对企业的将来进行有效的规划。
四、 建议
跦擂ERP壽瑩傖髡秪匼ㄛ褫眕植嗣跺源醱勤珛妗囥ERP枑堤膘祜ㄛ掛恅耜笭婓眕奻煦昴腔價插奻ㄛ婓炵苀妗囥徹最迵霜最厥哿蚥趙腔褒僅勤ERP腔妗囥枑堤膘祜ㄛ洷咡蚕森珛夔勤ERP衄載輛珨祭腔妎ㄛ甜勤珛妗囥ERP炵苀衄垀質牖﹝
(一)重视对企业战略性发展的分析。
ERP系统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企业不能仅关注当前的状况,需要对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形势与信息技术条件有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并以此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有所规划,才能有针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和实施方式。
(二)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企业流程进行优化。
企业进行流程优化要在对企业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优化的方式,如所在领域和行业的不同,企业流程的优化形式也不同。ERP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规划好项目的规模和实施顺序,从而迅速地获得最大程度的商业回报,同时不危及ERP整合的最佳效果。结合企业的战略性需求,进行流程改进方式的改进,才能做到流程的持续改进。
(三)对系统实施情况的不断评估。
系统实施的成功与否需要通过对实施情况的评估来了解。这需要在系统评估理论的同时,也要将企业自身的情况考虑进来。这同时也需要企业高级领导对ERP系统的充分理解与认同,能在评估中看清现象的本质,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利益得失。
五、小结
笔者认为根据系统实施过程对企业流程持续优化是决定企业实施ERP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随着经济环境与信息技术条件的不同进步,企业信息化会面临更多新的问题,这需要学者要时刻关注现实的企业发展,才能使理论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注释:
Rockart J.F. 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 -April 1979, pp.81-93.
闵庆飞.中国企业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
李奔波,陈升,强海涛.中国企业ERP实施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现代财经,2005.6(25):34-38 .
强伟,黄小原.大型制造企业ERP构建与实践:以首钢为例.管理世界,2005,11:164-165.
林勇.基于CMM的ERP实施过程关键成功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9.
R.D. Austin, M.J. Cotteleer, C.X. Escall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Technology Not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9-699-020, March, 2003, pp.1–8.
V.A. Mabert, A. Soni, M.A. Venkataramanan,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Common Myths Versus Evolving Reality, Business Horizons, May–June, 2001, pp. 71–78.
关键词 关键成功因素 系统实施过程 流程持续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ERP系统的实施是国内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最终选择,不仅是ERP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更重要的是ERP系统促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与标准化。但是众多ERP实施失败的经历也使有些企业与学者对ERP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实施ERP可能将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并拖垮企业,从而使得人们对ERP的理解产生了障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说明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并就国内企业如何将ERP系统与企业有效的整体与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国外研究成果
根据麻省理学院的John Rockart(1979)将关键成功因素(CSFs)用于对信息需求分析的定义,关键成功因素是几个有限的,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并需要持续关注的管理活动领域 。这就意味着关键成功因素是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关键,通过对有限的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实现对ERP系统的实施。
国外通过几十年的ERP系统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对ERP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三个:关键成功因素模型的建立、与实施过程结合的因素研究、结合案例的实证研究。
ERP关键成功因素模型研究中,以Holland(1999)的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模型为主导 ,提出企业要以流程为导向,将关键成功因素分为战略性和战术性两种因素。而Estsves(2000)在其基础上,引入了组织性和技术性,将关键成功因素以技术为导向进行了二维的分析。其他的学者根据应用的不同,对模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
与实施过程研究的结合,强调在不同的实施阶段,关键成功因素对组织的影响不同。因此,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根据对不同阶段的关键成功因素重要性进行了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及企业需求的不断发展,结合实施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特别在系统实施的持续改进与转型阶段尤为突出。
二、 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对关键成功因素做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闵庆飞(2005)等人将ERP关键成功因素分为:领导因素、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管理、变革管理和外部支持 ,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东北大学的强伟(2006)等对首钢ERP实施成功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总结出10个关键成功因素 。林勇(2009)提出一个基于CMM的ERP实施过程关键成功因素的控制模型,并进行了案例研究 。
国内的研究将在理论基础上引入了文化的因素,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提出了多样的关键成功因素。但在研究体系上仍需要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结合国内企业的特点,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在研究方向上,国内的研究也渐渐地重视与实施过程的结合,将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考虑进来。
三、 系统实施过程与流程持续优化
(一)系统实施过程。
通过研究成果的综述,可见系统实施过程对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Ross对ERP实施过程的研究,实施过程分为设计、狭义实施、稳定、持续改进和转型五个阶段,同时引进了组织绩效进行了评估。
为了适应企业的业务需求,并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如系统的网络化、信息共享等,对现有系统的不断升级与转型,使得企业在系统改进方面占有巨大的成本 。而其中有60%用于培训和专业化服务 ,实际上系统自身所消耗的费用也是占了一小部分。这一现象提醒我们,系统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系统投入使用就是意味着系统已经实施成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阶段的特点,把握不同阶段的重点,有计划地进行改进。
(二)流程持续优化。
企业为了取得实施的成功,仅仅改进系统是做不到的,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中,都强调的就是企业流程改进的重要作用。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对企业流程进行分析,并做到对企业流程的不断改进,既做到与系统的有效整合,又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一步对企业是关键的,也是艰难的,因为企业需要在此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时代的发展给予了企业管理新的定义,企业的进步是需要伴随着其合适的系统2进步的。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当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的发展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对企业的将来进行有效的规划。
四、 建议
跦擂ERP壽瑩傖髡秪匼ㄛ褫眕植嗣跺源醱勤珛妗囥ERP枑堤膘祜ㄛ掛恅耜笭婓眕奻煦昴腔價插奻ㄛ婓炵苀妗囥徹最迵霜最厥哿蚥趙腔褒僅勤ERP腔妗囥枑堤膘祜ㄛ洷咡蚕森珛夔勤ERP衄載輛珨祭腔妎ㄛ甜勤珛妗囥ERP炵苀衄垀質牖﹝
(一)重视对企业战略性发展的分析。
ERP系统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企业不能仅关注当前的状况,需要对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形势与信息技术条件有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并以此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有所规划,才能有针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和实施方式。
(二)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企业流程进行优化。
企业进行流程优化要在对企业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优化的方式,如所在领域和行业的不同,企业流程的优化形式也不同。ERP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规划好项目的规模和实施顺序,从而迅速地获得最大程度的商业回报,同时不危及ERP整合的最佳效果。结合企业的战略性需求,进行流程改进方式的改进,才能做到流程的持续改进。
(三)对系统实施情况的不断评估。
系统实施的成功与否需要通过对实施情况的评估来了解。这需要在系统评估理论的同时,也要将企业自身的情况考虑进来。这同时也需要企业高级领导对ERP系统的充分理解与认同,能在评估中看清现象的本质,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利益得失。
五、小结
笔者认为根据系统实施过程对企业流程持续优化是决定企业实施ERP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随着经济环境与信息技术条件的不同进步,企业信息化会面临更多新的问题,这需要学者要时刻关注现实的企业发展,才能使理论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注释:
Rockart J.F. 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 -April 1979, pp.81-93.
闵庆飞.中国企业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
李奔波,陈升,强海涛.中国企业ERP实施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现代财经,2005.6(25):34-38 .
强伟,黄小原.大型制造企业ERP构建与实践:以首钢为例.管理世界,2005,11:164-165.
林勇.基于CMM的ERP实施过程关键成功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9.
R.D. Austin, M.J. Cotteleer, C.X. Escall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Technology Not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9-699-020, March, 2003, pp.1–8.
V.A. Mabert, A. Soni, M.A. Venkataramanan,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Common Myths Versus Evolving Reality, Business Horizons, May–June, 2001, pp.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