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山深處,寂静山村,传来阵阵木鱼敲击和诵经声。这里地处偏僻,土地贫瘠,只是树木还算繁茂,小溪清清,流水潺潺,山势奇雄。这样的环境有一座庙宇倒也不意外。
  庙不大,老和尚只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慧勤,一个慧俭。慧勤、慧俭每天打坐诵经,接待信众。由于庙新,地处偏僻,香客有限,师徒三人倒是十分清闲。
  这一年春天,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旱情,眼看着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苦。庙里也没有积蓄,老和尚安排两徒弟下山化缘。两人辞别师父,一路南行,一直走到古北口里,才勉强化得些银两,待转回庙里时已到了霜降。这一行历经半年,着实辛苦了。
  冬天过去,大地渐渐苏醒。又到了春耕时节,慧勤看庙前一大片沙石地,觉得可以开垦出来,只是要下功夫才行。想起化缘时的艰难,慧勤决定试一试。他把想法讲给师父听,师父只是点了点头。他把想法说给师弟,慧俭一点儿也不支持,带着轻蔑的口气说道:“瞎子点灯——白费蜡!”
  慧俭不支持,慧勤决定自己干。他一镐一锹将石头连刨带撬捡出来,一天下来只垦出碾盘大小一块。太阳下山了,慧勤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小庙,慧俭在一旁冷言冷语说道:“你这是白受累!”慧勤可不信这个,一天一小块,一个多月下来可就连成了一大片。
  地整好了,就该播种了!沙土地不耐旱,只能种点荞麦。这天下完种回来,慧俭见着慧勤,嘟囔着说:“长不好!”自打播了种,慧勤天天去地里看,一场雨后,齐刷刷的荞麦芽破土而出。这可把慧勤高兴坏了,自此锄草松土,天天不离那片地了。到了荞麦开花的时候,望着满眼的荞麦花迎风招展,慧勤心里也乐开了花。
  转眼到了秋天,白色的荞麦花落去,黑色的荞麦成熟了,眼看就要收割。慧勤在磨刀石上磨镰刀,慧俭则在一旁嬉皮笑脸地说:“收不了!”慧勤懒得答理他,只管磨刀。
  太阳升起,阳光照上庙宇的台阶,上完早课的慧勤,提上镰刀来到荞麦地收割。割倒的荞麦在地里晾晒十几天,收回庙里等着脱粒。看着一垛垛成熟的荞麦,慧勤踏实了,总算没白辛苦一回。这时慧俭又说话了:“吃得上吗?”
  没过几天,慧勤把荞麦脱了粒磨成面,做成面汤盛在盆里。闻着香喷喷的面汤,慧勤心里这个高兴。一旁的慧俭闻了下,吸口气:“吃到吃不到嘴里还两说呢!”慧勤听他这么说,来气了:“从一开始你就泼冷水,今天汤做好了偏不给你喝,我和师父喝去!”说完端起汤盆扭头就走。
  由于和慧俭生气了,心不定,到门口被门坎拌了一下,一盆就要到嘴里的荞麦汤洒了一地。慧勤盆也不收,径直到了师父屋里,一肚子的委屈,不知说啥好。师父见状说道:“一开始无论他如何,你都能不受干扰,为什么到最后被乱了心绪?”听了师父的话,慧勤无语。多年以后,那片沙石地被慧勤一点点垫上了黄土,成了粮田。收成好时多余的粮食给了需要救济的百姓,来庙里上香的人也越来越多……
其他文献
他是搞摄影的,但更痴迷民间收藏。他去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古籍,也结交了许多业内人士,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这天,他在大山里采风,口渴得要命,忽然看见一个小村,村头有个小茶棚,他疾步上前,要了一碗茶,正欲喝时,忽然看见茶嫂一只手端着一只碗,另一只手拿着梳子,蘸着碗里的皂水梳头。直觉告诉他,那碗不是等闲之物,走近一看,果然是一件古物,一件很珍奇的瓷器。  茶嫂有些嗔怪:“女人梳头,有什么好看的?”他
期刊
一  1941年6月初的一天早晨,盐业银行董事兼上海分行总稽核张伯驹正在法租界亚尔培路168弄的家中享用夫人精心准备的早餐,突然间铃声大作,电话里有人告诉他,从北平来的朋友已经坐船抵达上海码头,要他前去接人。  电话里说的这位朋友姓卢,是张伯驹的同乡好友,见面不多,却素有来往。放下电话,张伯驹面露喜色,早餐也不吃了,收拾齐整,就要出门。夫人潘素将一只黑色公文包递到他手中,笑盈盈地说道:“今晚早些回
期刊
清朝年间,吴地出现了一个捕蛇能手葛里七。他年约四五十岁,蓬首垢面,身上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蓝布袄,宽大无比,下面露出一双精光的脚,趿拉一双破鞋。乱蓬蓬的头发,披满一头,像是多年不曾剃过。右手短了两根手指,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让人剁掉的。他被人传得甚是神奇,主要因为他拥有“如意钩”。  “如意钩”是王孙贵族、风流公子梦寐以求的好东西。原是一块难得的蚺蛇尾骨,若是将它含在嘴里,有意想不到的功效。这物事仅在锦
期刊
师父召集徒弟开会。  师父是小城极有威望的厨师,尤擅面点制作,他弟子遍天下。目前,在他手下学厨的就有十人。  师父对徒弟们说,夫人六十大寿即到,我将闭关半月,设计一个新菜品作礼物送给她,到时请你们共同品鉴新菜品。  师父德高望重,徒弟们打心眼儿里敬重他,但对师母,大家喜欢不起来。每次去师父家拜访,全是师父招待。师父端茶递水,给徒弟们做饭,忙里忙外;而师母,穿戴整齐,戴着精致的纱手套,坐在阳台的摇椅
期刊
杜邮亭,驿道边,秋风又起。  白起神色平静地从使者手中接过长剑,没有恐慌,也没有怨恨,甚至连一丝惊诧都没有。  清晨,正在病中的白起被秦昭王派人逐出咸阳押往阴密,刚走出十多里来到杜邮亭,秦昭王便又派使者快马追至,赐剑命他自刎。白起突然对秦昭王充满了感激,因为他很清楚,横剑自刎,已经是他最体面的选择。  三个月前,秦昭王将武安君白起贬为戍卒,只是因为一些朝臣苦苦替他说情才没有即刻发往阴密。那时他就想
期刊
“瘟神”抢地  在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政时期,当朝大红大紫的权臣李鸿章到浙江嘉兴地区巡视,发现整个嘉兴地区农村地多人少,严重缺乏青壮劳力,导致大面积良田荒芜。当时,“杭(州)、嘉(兴)、湖(州)”三大平原是整个江浙两省的粮仓,如果长期出现有田无人种的情况,那江浙地区粮食供应怎么办?李鸿章心急如焚,当即马不停蹄赶回京城奏报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听了,问李鸿章有啥好办法。李鸿章沉思片刻后,如此这般地说了
期刊
结 怨  东村有个木工叫杨义,手艺好,干活快,大家都愿意请他去做活。  那天,新义村的朱老太家要造房,恭恭敬敬来请杨义。见到朱老太,杨义心头一喜。原来虽然两家不是一个村,他却早就听说这朱老太心地善良,出手大方,日子过得蛮富裕。给她家做活,工钱不会差不说,伙食也错不了。两下议定了工钱,定下在明日的吉时开工。  第二天,喝过开工酒,工匠们就开始干活了。  过了晌午,太阳火辣辣照着,工匠们在大太阳下劳作
期刊
杭州萧山的湘湖边上,有座石岩山,是当地海拔最高的山。南宋绍兴年间,有人在石岩山顶建了一座宏大的寺庙,取名“先照寺”。原来,每天这个寺庙是享受第一缕阳光的地方,是最先承受天地刚阳之气甘露滋润的所在。人们如果选择在这里修身养性,念经奉佛,无疑会功力大增,事半功倍。  先照寺气势恢弘,大殿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整个寺院金碧辉煌,给人肃穆之感。它一建成,就引来了周围方圆百十里的信众纷纷上山进寺,烧香、许愿
期刊
大别山东麓,淠河水源头,独山镇,山水相连,其间,百家冲方圆不过三四里地,草木林深,说是“百家”,早先不过是稀稀落落十几户人家的冲口。  民国元年,军阀混战,时局动荡。  一日,百家冲来了一位山外布衣,姓陈,自谦为砍柴的樵夫,腰间常常揣着把柴刀,刀不是好刀,烙有六安州“草堂铁匠铺”印字,笨重,刀口也开得极钝。自打陈刀落户冲口观音洞山下,疯了般不知疲倦地开荒垦地,搭棚建舍,那刀一直没有闲着,久了,刀口
期刊
舟船作为共享交通工具,以景区湖面或渡口最为多见,南方水乡则更为普遍。唐朝时,租船游西湖便已十分兴盛,唐朝诗人白居易就曾租船夜游西湖并留下《湖上夜饮》诗:“郭外迎人月,湖边醒酒风。谁留使君饮,红烛在舟中。”  宋朝时最出名的“共享船”,也是临安西湖的游船。西湖的游船多为一种叫“瓜皮船”的小舟,苏东坡曾两度到杭州做官,常乘瓜皮船游西湖,其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一次久雨初晴后,坐瓜皮
期刊